問題索引:
一、胃十二指腸結核是什么?
二、胃十二指腸異物是什么?
三、胃十二指腸憩室是什么?
四、闌尾腫瘤是什么?
具體解答:
一、胃十二指腸結核
(一)胃結核
【病因】
繼發(fā)于身體其他部位尤其是肺結核。
【臨床表現(xiàn)】
食欲不振、消瘦、低熱、乏力、盜汗。
【病理類型】
1.炎性增殖型。
2.局限腫塊或潰瘍型。
3.彌散粟粒型。
4.其他類型。
【診斷】
1.化驗:血沉增快。
2.X線:是否存在肺結核。
3.鋇餐檢查。
4.胃鏡檢查:明確病變性質。
【治療】
1.幽門梗阻——手術;
2.局限性病變——可作胃部分切除;
3.病變廣泛累及十二指腸或粘連較多——胃空腸吻合術;
4.術后應采用抗結核藥治療。
(二)十二指腸結核
【部位】降部。
【病理】炎性增殖型。
【臨床表現(xiàn)】
與幽門梗阻很相似,但嘔吐物中有膽汁。可累及壺腹部,造成膽總管和胰管梗阻。
【診斷】
鋇餐;胃鏡確診。
【治療】
出現(xiàn)梗阻時手術治療——十二指腸空腸吻合術。
二、胃十二指腸異物
(一)吞咽異物
【治療】依位置不同而處理完全不同。
①食管內(nèi)嵌塞的異物——盡早經(jīng)食管鏡取出。
②胃十二指腸內(nèi)異物——先觀察等待自行排出,金屬異物可定時X線觀察。如7~10天仍無排出則可能發(fā)生嵌塞,需手術治療。細長尖銳異物穿破胃壁可能性大,宜及早手術取出。
③小腸內(nèi)異物——絕大多數(shù)可自行排出,觀察2~3周不能排出才需手術取出。
(二)胃石癥胃內(nèi)逐漸形成的異物團塊。
【病因】
(1)植物纖維、柿子、黑棗內(nèi)鞣酸在胃酸環(huán)境下凝集成。
(2)毛團塊,兒童和精神不正常者有咬食頭發(fā)的反常習慣。
【臨床表現(xiàn)】
上腹不適、惡心、嘔吐,嘔吐量不大。
【治療】
①無特效治療,口服酶制劑、碳酸氫鈉溶液有可能幫助團塊散開。
②經(jīng)胃鏡將團塊搗碎。
③手術取出團塊。
三、胃十二指腸憩室
【好發(fā)部位】
胃后壁小彎近鄰賁門處;十二指腸降部乳頭周圍。
【臨床表現(xiàn)】
上腹疼痛。
【診斷】
①鋇餐造影:圓形光滑存鋇區(qū),形狀隨體位改變而改變。
②胃鏡。
【治療】
術式:單純憩室切除。
手術指征:癥狀明顯,內(nèi)科治療不滿意;有出血、穿孔等并發(fā)癥。
四、闌尾腫瘤
【闌尾黏液腫瘤】
1.本質:潴留性囊腫,非腫瘤。
2.臨床表現(xiàn):急、慢性闌尾炎相似,有時可與右下腹觸及腫物。
3.輔助檢查:鋇餐末端回腸下緣與盲腸間形成鳥嘴樣外觀。
4.治療:手術完整切除,防止破裂,破裂可導致腹膜種植。
【闌尾類癌】
1.本質:腫瘤,最常見。
2.臨床表現(xiàn):亦稱惡性黏液囊腫,可出現(xiàn)黏連腸梗阻 不明顯,與急、慢性闌尾炎相似-起源嗜銀細胞。
3.治療
闌尾切除術:腫瘤<1cm,無轉移;
右半結腸切除術:直徑>2cm,有轉移。
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答疑周刊》2021年第16期(word版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版權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