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hshhw.cn/upload/html/2019/06/li212438.png)
新生兒顱內出血的臨床表現是什么?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復習考試,為您提供以下知識匯總:
極度嚴重者可死于產程中或生后僅有微弱心跳,雖經積極復蘇,最后仍告無效。
多數病例出生時有窒息,復蘇好轉緩慢,建立呼吸困難,12小時內出現大腦皮層受刺激、興奮性增高的癥狀,岧煩躁不安、呻吟、拒乳、單聲哭 叫、體溫不升、擁抱反射亢進、肌震顫、抽搐、凝視、斜視、眼球顫動、兩側瞳孔大小不等、對光反向消失、呼吸紊亂等,由于新生兒骨縫未合,顱壓增高征狀常不甚明顯,前囪可能緊張,但少隆起和噴射性嘔吐,角弓反張并不多見。繼之,出現皮層抑制癥狀,如嗜睡、昏迷、四肢張力降低、擁抱反射減弱或消失、呼吸不規(guī)則等,重癥和早產兒可無興奮癥狀而僅表現抑制狀態(tài)。一般損傷型顱內出血較缺氧性的癥狀出現得早而重,少數病例在生后2——3天,才顯癥狀,個別維生素K缺乏導致的顱內出血可到衙后1——2月才出現癥狀。
輕癥或腦室周圍腦實質少量出血的癥狀出現偏晚可以興奮與抑制交替,呈時呆滯、時激惹的跳躍型,易被疏忽。另有一些被稱不為寂靜型的癥狀更少,往往僅有活動少,肌張力低和紅細胞壓積下降等表現而引起注意。近年來在用現代設備CT開展顱內出血檢查時已發(fā)現在正常對照組中檢出有顱內出血,說明本病極輕型可以無癥狀崦被遺漏。Burstion等報告一組1500g以下的室管膜下出血早產兒,68%無臨床癥狀。
小腦幕下出血表現為腦干受壓,呼吸循環(huán)障礙,病情較重,大腦出血表現為興奮尖叫、激惹和驚厥,硬腦膜下出血輕癥可無癥狀,重者可有偏癱、局限性抽搐,顱窩下血腫或小腦出血表現為延髓受壓,病情進展很快。
總的來說本病按出血原因、類型、部位和數量的不同,臨床表現可以相差懸殊,不典型病例的神經系統(tǒng)癥狀常常被呼吸功能紊亂、呼吸不規(guī)則所遮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