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功效分類】清熱解毒藥;涼血活血藥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活血
【性味歸經(jīng)】
①《中國藥典》:微苦、澀,涼。歸肝經(jīng)。
②《中華本草》:味辛;苦;性涼。
【主治】風熱感冒;咳嗽;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白喉;腹痛痢疾;吐血;咯血;尿血;崩漏;外傷出血;肝炎;膽囊炎;窄肋;胃痛;關節(jié)疼痛;瘡瘍腫;毒蛇咬傷;濕疹;痔瘡;跌打腫痛。
【臨床運用】用于崩漏,尿血,鼻衄,牙齦出血,創(chuàng)傷出血;子宮肌瘤出血。
【用法用量】
①《中國藥典》:9~15g。外用適量,研末或取鮮品搗爛敷患處。
②《中華本草》:內服:煎湯,15-3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
【劑型】斷血流片。
【貯藏】置干燥處,防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