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傘形科草本植物小茴香的果實。
異名:茴香、谷茴香、香子。 我國各地普遍栽培。夏末、秋初果實成熟時采收,除雜質(zhì),曬干用。
性能:味辛,性溫。
功用:開胃進食,理氣散寒,有助陽道。主治:中焦有寒,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部冷痛;疝氣疼痛,睪丸腫痛;脾胃氣滯,脘腹脹滿作痛。
成分:含揮發(fā)油,主要為茴香醚、小茴香酮、甲基胡椒酚、茴香醛等成分。
性味歸經(jīng):味辛,性溫。入腎、膀胱、胃經(jīng)。
用法:作調(diào)味品,煎湯,或入丸、散劑。
注意:有實熱、虛火者不宜。
小茴香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zhì)、脂肪、膳食纖維、茴香腦、小茴香酮、茴香醛等。其香氣主要來自茴香腦、茴香醛等香味物質(zhì)。是集醫(yī)藥、調(diào)味、食用、化妝于一身的多用植物。嫩莖、葉作蔬菜、餡食,茴香果實中含茴香油2.8%,茴香腦50~60%,a-茴香酮18~20%,甲基胡椒粉10%及a-蒎烯雙聚戊烯、茴香醛、莰烯等。胚乳中含脂肪油約15%,蛋白質(zhì)、淀粉糖類及粘液質(zhì)等約85%??勺飨懔?,常用于肉類、海鮮及燒餅等面食的烹調(diào)。中醫(yī)學上入藥,性溫,味辛,歸肝、腎、脾、胃經(jīng)。功能溫肝腎,暖胃氣、散塞結(jié),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睪丸偏墜,婦女痛經(jīng),少腹冷痛,脘腹脹痛,食少吐瀉等癥。
小茴香還有抗?jié)?、?zhèn)痛、性激素樣作用等,茴香油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能刺激胃腸神經(jīng)血管,促進唾液和胃液分泌,起到增進食欲,幫助消化的作用。適合脾胃虛寒。腸絞痛、痛經(jīng)患者用于食療,食用方法為:取小茴香少許,炒后煎湯去渣,然后加大米,煮成米粥食用。
廣東省韶關(guān)學院英東生物工程學院;對7個茴香品種的部分植株形態(tài)及營養(yǎng)物質(zhì)含量進行了比較。結(jié)果表明,河北青縣的割茬茴香和山西太原的小茴香品種早熟〔74d(播種至采收嫩莖葉)〕,吉林四平的茴香和甘肅玉門、內(nèi)蒙古托縣的小茴香品種中熟(86d),新疆伊犁和遼寧阜新的小茴香品種晚熟(97d);吉林四平的茴香品種真葉數(shù)最多,地上部鮮質(zhì)量和地下部鮮質(zhì)量最大,山西太原的小茴香品種地上部干物率最高,7個茴香品種的植株可食率均達90%以上;甘肅玉門的小茴香品種VC、有機酸、蛋白氮和全氮含量均相對較高,可溶性糖和全碳含量以新疆伊犁的小茴香品種相對較高。綜合評定,甘肅玉門的小茴香品種的營養(yǎng)價值相對較高。
由于多食茴香會有損傷視力的副作用產(chǎn)生,不宜短期大量使用,每天應(yīng)以10克為上限。而性燥熱,較適合虛寒體質(zhì)食之,每次食用的量也不宜過多。
1.小茴香丸:小茴香16g,胡椒10g。研末,酒糊為丸,每次服3~6g,溫酒送下。源于《三因方》。本方散寒理氣、止痛作用較強。用于疝氣,小腹冷痛、脹滿。2.小茴枳殼散:小茴香30g,枳殼15g。微炒研末,每次服6g,溫開水送下。源于《袖珍方》。小茴香配伍理氣行滯的枳殼,共奏理氣止痛之效。用于肝胃氣滯,脘腹脅下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