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手機網(wǎng)
醫(yī)學教育網(wǎng)手機網(wǎng)

手機網(wǎng)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醫(yī)學百科類 > 中藥 > 正文

蚤休-藥材

2012-09-05 10:49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采集】

全年可采。挖取根莖,洗凈,削去須根,曬干或烘干。

【藥材性狀】

干燥根莖呈灰黃至灰褐色,圓柱形,略扁壓,長4.5~8.5厘米,徑2.5~3.5厘米,節(jié)結(jié)密生,呈盤狀隆起,棕色鱗葉多已脫落,殘留須根及其痕跡。莖基處下陷,時有灰白的殘莖,周圍密被棕色菲薄鱗葉。質(zhì)堅實,不易折斷。斷面平坦,粉質(zhì),黃白色至淺灰黃色。氣微,略有辣味。以粗壯、干燥者為佳。產(chǎn)廣西、四川、云南、陜西等地。蚤休商品,除云南、廣西外,大部分地區(qū)習用蓼科蓼屬拳參組多種植物的根莖-拳參。

【化學成分】

七葉一枝花根含蚤休甙、薯蕷皂甙,薯蕷皂甙元的3-葡萄糖甙、3-鼠李糖葡萄糖甙、3-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甙和3-四糖甙,娠二烯醇酮-3-查考茄三糖甙等多種皂甙。

【藥理作用】

① 平喘、止咳作用豚鼠口服七葉一枝花煎劑有明顯平喘作用(組胺噴霧法)。提取物(共五種)在1/2~1/5半數(shù)致死量時即有明顯平喘作用,效果與1/2半數(shù)致死量的氨茶堿相似。提取物之一為皂甙,另三種Liebermsnn反應陽性。小鼠灌服煎劑有明顯止咳作用(二氧化硫引咳法),但無祛痰作用(酚紅法)。

② 抗菌作用蚤休(未注明品種)100%制劑在試管內(nèi)對腸道桿菌和化膿性球菌等多種致病菌皆有抗菌作用,近來用煎劑未能證明其有抑菌作用。

醇提取物7.8毫克/毫升在體外有殺滅鉤端螺旋體作用,同濃度水煎劑則無此作用。用雞胚接種法證明水或醇提取物對甲型及亞洲甲型流感病毒都有抑制作用,稀釋至1:1萬至1:10萬仍有效,小鼠用蚤休藥液滴鼻,5小時后接種病毒,其死亡率比對照組略低。蚤休中含取質(zhì),其抗病毒作用與之有重要關系。

作用研究

目的 觀察蚤休對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致內(nèi)皮細胞損傷后,其培養(yǎng)基損傷誘導人臍動脈平滑肌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① 分離制備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② 培養(yǎng)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與動脈平滑肌細胞.

③ 制備蚤休(Parispolyphyllavar.yunnanensis)水提液(本實驗室提取).

④ 應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內(nèi)皮細胞損傷建立致平滑肌細胞增殖條件培養(yǎng)基,實驗分為5組,空白對照組,條件培養(yǎng)基組,條件培養(yǎng)基+ 10μmol/L 蚤休組,條件培養(yǎng)基+ 30μmol/L 蚤休組;條件培養(yǎng)基+ 100 μmol/L 蚤休組.經(jīng)不同濃度蚤休處理后,采用細胞計數(shù)以及氚-胸腺嘧啶核苷摻入法檢測藥物效應.

結(jié)果

① 條件培養(yǎng)基組與對照組相比,人臍動脈平滑肌細胞數(shù)目增加,氚-胸腺嘧啶核苷摻入率增加.

② 條件培養(yǎng)基與不同濃度的蚤休同時處理組與條件培養(yǎng)基組相比,細胞數(shù)目減少,氚-胸腺嘧啶核苷摻入率也降低,DNA合成下降( r= 0.9423,P < 0.05).③隨蚤休濃度增加對臍動脈平滑肌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遞增.

結(jié)論

① 致內(nèi)皮細胞損傷后培養(yǎng)基可有促平滑肌細胞增殖作用,蚤休表現(xiàn)為劑量依賴性地抑制平滑肌細胞計數(shù)及氚-胸腺嘧啶核苷摻入量.

② 可初步認為蚤休降血壓作用可能與其抑制人臍動脈平滑肌細胞增殖有關.

【毒性】

小鼠灌服煎劑30~60克/公斤,3天內(nèi)未見死亡。小鼠每日灌服0.4克,每天3次,連續(xù)3天;或靜脈注射0.2%0.4毫升/只,均無死亡。故毒性很低。

【性味】

苦辛,寒,有毒。

①《本經(jīng)》:味苦,微寒。

②《別錄》:有毒。

③《日華子本草》:冷,無毒。

④《滇南本草》:性微寒,味辛苦。

【歸經(jīng)】

入心、肝經(jīng)。

①《綱目》:足厥陰經(jīng)。

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心經(jīng)。

③《本草再新》:入肺經(jīng)。

【功用主治】

清熱解毒,平喘止咳,熄風定驚。

治癰腫,疔瘡,瘰疬,喉痹,慢性氣管炎,小兒驚風抽搐,蛇蟲咬傷。

①《本經(jīng)》:主驚癇,搖頭弄舌,熱氣在腹中,癲疾,癰瘡,陰蝕,下三蟲,去蛇毒。

②《唐本草》:醋摩療癰腫,敷蛇毒。

③《日華子本草》:治胎風搐手足,能吐瀉瘰疬。

④《滇南本草》:消諸瘡,無名腫毒,利小便。

⑤《綱目》:去瘧疾寒熱。

⑥《生草藥性備要》:補血行氣,壯精益腎,能消百毒。

⑦《本草求原》:益脾汁,升胃之清氣,上行于肺,以益血行氣壯精益腎,已癆嗽內(nèi)傷。

活血,止血,消腫,解毒。

⑧《分類草藥性》:治痔、疔瘡。

⑨《現(xiàn)代實用中藥》:治扁桃體炎。

【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煎湯,1~3錢;磨汁、搗汁或入散劑。

外用:搗敷或研末調(diào)涂。

【宜忌】

體虛,無實火熱毒,陰證外瘍及孕婦均忌服。

①《本草匯言》:熱傷營陰吐衄血證忌用之。

②《本經(jīng)逢原》:元氣虛者禁用。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