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幽門螺旋桿菌誘發(fā)形成自噬小體

2010-02-05 10:27 醫(yī)學教育網
|

  幽門螺旋桿菌( Helicobacter pylori) 是一種革蘭氏陰性、具有鞭毛的微嗜氧細菌,可選擇性的生存在人類的胃部。在全世界造成廣泛性的感染,全球約有百分之五十的人口受感染;發(fā)展中國家約百分之八十、而工業(yè)化國家則有百分之二十到五十。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時,在局部引起的免疫反應會吸引巨噬細胞(macrophage)、嗜中性白血球(neutrophil)及淋巴細胞(lymphocyte)聚集至黏膜。雖然先天性(innate immune)及后天性免疫反應(adaptive immune)均被啟動,但是此菌卻難以被清除,沒有任何治療時會持續(xù)存在數十年。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初期均無徵狀,只有百分之十到二十左右的受感染者產生明顯病徵,從胃炎到十二指腸潰瘍,長期的感染會增加胃部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與胃部粘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tissue lymphoma)的發(fā)生概率,已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定義為第一級致癌因子。Robin Warren與Barry Marshall先生因發(fā)現幽門螺旋桿菌與人類胃部疾病的相關性而在公元2005年受頒諾貝爾醫(yī)學生理獎,然而我們對于此菌所引起的相關疾病所知仍然有限。為了增加存活與持續(xù)的依附在宿主體內,幽門螺旋桿菌發(fā)展出一些策略來抵御被免疫清除的命運,它可影響吞噬細胞的功能,包括避免受調理作用、抑制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影響細胞內的運輸作用與吞噬小體的成熟。

  臺灣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研究團隊發(fā)表一篇研究指出,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會誘發(fā)巨噬細胞產生自噬小體(autophagosome),并且適應地在其中進行復制。幽門螺旋桿菌的命運受菌株與感染細胞的選用而不同,部分臺灣臨床菌株可在巨噬細胞中的雙層膜結構中進行復制,而標準菌株則被清除。此研究的資深學者黎煥耀博士表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誘發(fā)細胞形成自噬小體,不僅僅在巨噬細胞中被發(fā)現,也在樹狀突細胞與胃上皮細胞中被發(fā)現。”這個幽門螺旋桿菌可藉由感染細胞的自噬小體進行復制的新發(fā)現,會改變我們過去對幽門螺旋桿菌在宿主身上生活史的了解,它原來是胞外細菌,現在可以被考慮為胞內細菌。其躲藏于細胞內不僅提高其抵御抗生素的作用,也使得對抗此菌的抗體無法發(fā)揮功能。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也會影響樹狀突細胞的功能,使其無法有效的呈獻抗原誘發(fā)適當的免疫反應,導致宿主有困難清除此細菌。更進一步使得宿主在對付此菌過程中因Th1與Th2反應失衡導致引起免疫病理作用,傷害宿主細胞。在此研究中臺灣臨床菌株的微小異質性爲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難纏疾病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啟示。《實驗生物學與醫(yī)學》期刊總編輯Steven R. Goodman博士表示:“這個研究對于將來發(fā)展新藥物以增強自噬小體的誘發(fā)來殺死幽門螺旋桿菌,是一個重要的提示。黎煥耀博士和他的研究伙伴們在幫助我們了解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上做了一個重要的貢獻。”

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公眾號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