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Ⅱ型超敏反應常見的靶細胞有哪些?
II型超敏反應,也稱為細胞毒性或抗體介導的超敏反應,主要涉及IgG或IgM類抗體與靶細胞表面抗原結合。這些抗體可以激活補體系統(tǒng),導致細胞溶解;或者通過Fc受體與吞噬細胞上的抗體片段結合,引發(fā)調理作用和吞噬作用,最終導致靶細胞損傷或功能障礙。
常見的II型超敏反應的靶細胞包括:
1. 紅細胞: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時,紅細胞表面抗原被自身抗體識別并攻擊。
2. 白細胞:例如在藥物引起的粒細胞減少癥中,某些藥物可作為半抗原與白細胞結合,引發(fā)免疫反應。
3. 血小板:如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患者體內產生針對血小板的自身抗體。
4. 甲狀腺細胞:Graves病和橋本氏甲狀腺炎中,甲狀腺細胞表面的TSH受體被自身抗體識別并激活或破壞。
5. 腎臟細胞:如在腎移植排斥反應及某些類型的腎小球腎炎中,腎臟組織中的抗原可成為靶標。
6. 神經系統(tǒng)細胞:例如,在重癥肌無力癥中,神經肌肉接頭處的乙酰膽堿受體被自身抗體攻擊。
這些只是II型超敏反應可能影響的一些靶細胞類型。實際上,任何具有特定表面抗原的細胞都可能是該類超敏反應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