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別不同原因溶血,關鍵實驗有哪些?
鑒別不同原因引起的溶血,主要依賴于一系列實驗室檢查和臨床信息。以下是幾個關鍵性的實驗:
1. 血常規(guī)及網(wǎng)織紅細胞計數(shù) 溶血時可見貧血,且網(wǎng)織紅細胞比例增高(急性大量溶血除外),可以作為溶血的一個初步證據(jù)。
2. 外周血涂片 可以觀察到異常的紅細胞形態(tài)如球形、橢圓形、靶形等。此外還可以看到異形紅細胞、裂細胞和有核紅細胞等,這些都可能提示特定類型的溶血性貧血。
3. 血清游離膽紅素測定 溶血時間接膽紅素水平升高,總膽紅素也可能增加。
4. 隱性血紅蛋白尿試驗(如Rous試驗) 如果存在血管內溶血,則此試驗可呈陽性反應。
5. 血漿游離血紅蛋白檢測 在急性或慢性血管內溶血情況下,血漿中會出現(xiàn)游離的血紅蛋白。
6. 紅細胞滲透脆性試驗 用于評估紅細胞膜穩(wěn)定性。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患者此值通常升高。
7. 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Coombs試驗) 陽性結果支持免疫介導的溶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或藥物誘發(fā)的免疫性溶血。
8. 紅細胞酶活性測定 可以檢測某些遺傳性紅細胞酶缺陷癥,例如G6PD缺乏癥等。
9. 血紅蛋白電泳 用于診斷異常血紅蛋白病,包括地中海貧血和鐮狀細胞病等。
10. 骨髓檢查 在部分難以明確診斷的情況下,可能需要進行骨髓穿刺或活檢以評估造血功能狀態(tài)。
根據(jù)上述實驗結果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和其他輔助檢查資料綜合分析,可以對溶血性疾病的類型做出準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