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兒科主治醫(yī)師 > 輔導精華

嬰幼兒腹瀉的病理生理-兒科學中級職稱考試

2014-08-30 10:05 醫(yī)學教育網
|

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搜集整理了兒科主治醫(yī)師考試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1.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物代謝障礙:因腸道消化功能減低和腸蠕動亢進,營養(yǎng)物的消化和吸收發(fā)生障礙。病程中蛋白質的同化減低不多,有的患兒腹瀉很重,仍能消化吸收相當量的蛋白質。脂肪的同化和吸收受影響較大,一般患兒脂肪的呼吸為正常的50~70%;嚴重病例只吸收食入量的20%.恢復期腸蠕動亢時已消失數(shù)日至數(shù)周后,作脂肪平衡實驗,發(fā)現(xiàn)脂肪的同化作用用仍低。碳水化物的吸收也受影響。患兒糖耐量試驗曲線低平,與碳水化物吸收障礙有一定關系。

2.水和電解質紊亂:腹瀉導致大量的水和電解質丟失,主要是大量腸液的丟失,產生一系列臨床癥狀。

(1)脫水:

原因:

①吐瀉使液體丟失量增加。根據(jù)北京兒童醫(yī)院觀察:較重病例每天從大使丟失液體約30ml/kg,最多者達81mg/kg,比正常增加10倍以上;

②食物和液體入量減少,食欲減退,嚴重嘔吐,幾乎等于禁食;

③葉瀉丟失鈉、鉀等電解質,使身體保留水分的能力減低;患兒多數(shù)發(fā)熱,呼吸增憶快,酸中毒時呼吸深快,使不感覺水分損失增多,可高達80mg/kg.d(正常為30mg/kg.d)。有人測量體溫每升高1℃,水分丟失增加10~12mg/kg.d.

因水和電解質損失比例的不同,脫水的性質可分三種類型:

1)等滲性脫水:國內材料等滲性脫水占嬰幼兒腹瀉脫水病人的40%~80%.血清鈉在正常范圍,130~150mmol/L.病程較短、大使中含鈉較少者、以及腎功能調解較好者,多呈等滲性脫水。病程較短、營養(yǎng)情況正常的大腸桿菌腸炎,也多呈等滲性脫水。這類脫水的主要特點是細胞外液丟失,細胞內液丟失不明顯。

2)低滲性脫水:占脫水患兒的20~50%.血清鈉濃度減低(低鈉血癥)至130mmol/L以下。腹瀉便中含鈉較多,如病程稍長的大腸桿菌腸炎患兒大便含鈉多在20~75mmol/L,有的更高。在腹瀉較重、病程稍長、鈉丟失多,尤其是病程中飲水多而攝入含電解質的食物少,易導致抵滲性脫水。在營養(yǎng)不良兒,平時血清鈉偏低或正常低限,腹瀉后也易發(fā)生低滲滲性脫水。此類脫水特點是細胞外液丟失多,一部分排出體外,一部分進入細胞,導致細胞內液增加。所以脫水癥狀出現(xiàn)早,循環(huán)量減少快,易致循環(huán)衰竭。

3)高滲性脫水:占脫水患兒的1~12%.血清鈉濃度增高(高鈉血癥),在150mmol/L以上。因丟失水分相對地較鈉為多,或攝入鹽類較多,而呈高滲。如患兒營養(yǎng)狀況好、發(fā)病急、發(fā)熱高、病程短、大使中含鈉不高,尤病后進食減少不多者,易發(fā)生高滲性脫水。在氣候炎熱時,因口渴而大量吃奶,或脫水重而腎功能受影響時,有時因濫用含鈉液治療,都可發(fā)生高滲性脫水。此類脫水特點是:細胞外液滲透壓高,導致部分細胞內液轉移至細胞外,致細胞內脫水,而細胞外液減少不重,故臨床脫水癥狀出現(xiàn)較晚,而由於腦細胞脫水,出現(xiàn)神經系統(tǒng)癥狀。

(2)酸中毒:脫水時常伴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原因: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①從大便丟失大量堿性溶質;②中度以上脫水時血容量減少、腎血流量不足,腎調節(jié)功能減低,遠曲小管Na+與H+的交換減少,H+排出減少,體內H+增加;③血液濃縮致循環(huán)減慢,因而組織缺氧等,使人體分解過程增加,酸性代謝產物增多(有機酸和無機酸等);④饑餓致血糖降低,肝糖原不足以及肝功能減低,而致酮體堆積,腎臟不能及時排出。因此可見酸中毒是代謝性的?;純貉宥趸冀Y合力多在10~20mmol/L(22~45vol%),重癥可達5~10mmol/L或更低。小嬰兒酸中毒常較重,但呼吸代償功能不好,多無呼吸深長的癥狀,不易早期發(fā)現(xiàn)。較重的低滲性脫水患兒,因細胞外液丟失多,腎調節(jié)功能差,酸中毒多較重。

(3)低鉀血癥:腹瀉水樣便中鉀濃度約20~50mmol/L,因進食少,鉀入量少。腹瀉時細胞內鉀丟失很重要,丟失原因:①酸中毒時細胞外液氫離子和鈉離子進入細胞,換出鉀離子隨小便排出,即使在細胞內缺鉀時仍然發(fā)生。因此酸中毒時細胞內缺鉀,血清鉀并不低,甚至因血濃縮而升高;②血清鉀降低時細胞內鉀離子移至細胞外,鈉離子進入細胞;③當脫水、缺氧等引起細胞障礙時,細胞膜鈉泵受影響,鉀向細胞內和鈉向細胞外的轉移都減少。輸液前血濃縮、腎功能低下,小便排鉀減少,此時血清鉀濃度多不低,亦少低鉀癥狀。輸液后血濃縮被糾正,血清鉀稀釋;脫水好轉后尿量增多,遠曲小管鈉、鉀離子交換活躍,大量鉀始排出。輸液供葡萄糖,在合成糖原時一部分鉀被固定(每合成1g糖原需鉀0.36mmol)。此時輸液禁食,鉀入量少。

(4)血鈣和鎂的改變:腹瀉較久的患兒,或原有營養(yǎng)不良、佝僂病者,在酸中毒糾正后,常因血鈣離子降低而出現(xiàn)手足搐搦癥。缺鎂癥狀僅在久瀉、營養(yǎng)不良者偶見。兒科研究所曾測定41例患兒的血清鎂:入院時正常,輸液后不同程度地下降,平均降低0.53~0.55mmol/L,脫水重者下降幅度較大。治療期間未補鎂,恢復期五般病例血清鎂又回升至正常,但病久及脫水重者回升都少。低鎂癥狀多在低鈉、低鉀、低鈣都糾正后出現(xiàn)。

題庫小程序

距2024年兒科主治醫(yī)師考試還有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費一 兒科主治醫(yī)師 免費試聽
    2024成績放榜慶功會

    主講:師資團 6月11日19:00

    詳情
    免費資料
    兒科主治醫(yī)師 備考資料包
    教材變動
    考試大綱
    高頻考點
    備考技巧
    立即領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