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 ||
---|---|---|
查分預約>> | 有獎猜分>> | 考后關(guān)注>> |
在《蘇東坡集》中記載了這樣—則故事;蘇東坡的一個同鄉(xiāng)揭穎臣得了一種飲食倍增、小便頻數(shù)的病,許多人說是“消渴。”揭穎臣聽從了一些醫(yī)生的意見,服了很多治消渴的藥,病非但不見好轉(zhuǎn),反而日漸加重。后來蘇東坡向他推薦了一個名叫張肱的醫(yī)生,張肱診后認為此病不是消渴,而是慢性酒精中毒。酒性辛熱,因此病人喜飲水,飲水多,故小便亦多,癥狀極似消渴卻不是消渴。于是張肱用醒酒藥為他治療,多年憂疾就此痊愈。張肱所用的一味主藥就是“枳椇子”。蘇東坡不僅記錄了這個小醫(yī)案,還常以枳椇子作為醒酒良藥向友人推薦。
枳椇子,又名拐棗、雞距子、木蜜、萬壽果等,為鼠李科植物枳具的帶有肉質(zhì)果柄的果實,是紅棗家庭的兄弟。藥用部分為帶有肉質(zhì)果柄的果實或種子,果柄梗呈凹字形,肉質(zhì)膨大,成熟時紅褐色,光滑無毛,甜香可口。果實圓球形,內(nèi)含三粒紅褐色種子?!吨袊鴺淠緦W》又稱它為雞爪梨、甜半夜。該植物生于溝邊、路邊或山谷中,主產(chǎn)于陜西秦巴山區(qū),四川、湖北、浙江、江蘇、安徽、福建等地也有分布。它既是名果之一,也是一種稀罕的藥用食用果品。李時珍稱它為金果樹,并在《本草綱目》第三十一卷中記載,“枳椇……又作枳枸,皆屈曲不伸之意,樹多枝而曲,其子亦卷曲,故以名之”、“枳椇木高三四丈,葉園大如桑柁,夏天開花,枝頭結(jié)實,如雞爪形……嚼之味甘如蜜”,且能“止渴除煩隔隔上熱,潤五臟、利小便,功用同蜂密”。歷代醫(yī)學家也常把它用在解酒方中作為主藥,療效很好。民間和古代官宦人家都收存一些,作年節(jié)宴會后解酒之用。
中醫(yī)認為,智菊子性味甘、平,入脾、胃經(jīng),有解酒止渴之功,歷代醫(yī)家一直用為解酒止渴要藥,適用于飲酒過量,酒醉不醒,口干煩渴,以及消渴等。研究表明,枳椇子含有大菌的葡萄糖、蘋果酸鈣,有較強的利尿作用,能促進乙醇的分解和排出,顯著降低乙醇在血液中的濃度,并能消除乙醇在體內(nèi)產(chǎn)生的自由基,阻止過氧化酯質(zhì)的形成,從而減輕乙醇對肝組織的損傷,避免酒精中毒導致各種代謝異常,誘發(fā)各種疾病。此外,枳椇子還是消化人體過多脂肪的保健果品,常吃可以減肥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