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年間,在福建侯官古槐坳的一個山莊(今福建長樂古槐鎮(zhèn)青山村)住著一戶董姓人家,董家世代行醫(yī),待人樸實,持家勤儉,相對普通百姓而言,日子還算是過得安逸,并且代代相傳積攢了一份較為殷實的家業(yè)。
至東漢順帝時期,由于朝廷腐敗、黨錮之禍使社會混亂,戰(zhàn)火連綿,官府橫征暴斂,百姓不堪重負,董家亦日漸衰落。建寧初年(約公元169年),膝下無子承歡、已人到中年的董郎中終于喜得貴子,這猶如久旱逢甘霖,給沉寂的董家?guī)砹藷o限的喜悅與希望。董氏夫婦商議之后,給這孩子取名叫奉,字君異。為何要取“奉”這個名呢?希望能夠奉天承運,風調雨順,安居樂業(yè)。
小董奉也不負父母厚望,自小聰明伶俐,活潑可愛,四歲能識字,五歲能背詩,六歲就能誦讀祖上留下的醫(yī)方湯頭。董氏夫婦看在眼里,喜在心頭。
董奉家的后山有一片杏林,杏果成熟時節(jié),董奉經常會幫著媽媽采摘杏果。遇上鬧災荒的年份,媽媽會將杏果和杏脯送給逃荒的災民和窮苦百姓。從母親那里董奉認識了杏,認識到它能幫助窮苦農民渡過青黃不接的饑荒。
童年的董奉人緣很好,極有組織能力,當然也很頑皮。一離開父母的視線,他就領著同村的孩子在杏樹林子里玩耍,躲貓貓,捉迷藏。有一年的春天,董奉照常和小朋友們在后山林子里玩耍。突然聽到一個孩子哇哇大哭,四處一望不見人影,抬頭一看,只見陳家小孩爬在樹杈上躲藏時手臂被樹枝劃了一道長長的口子,鮮血直流。其他的孩子嚇得一溜煙地跑回家了,只有董奉一人趕緊爬上樹將那小伙伴接引下來,連忙摘了些杏花,用小手搓揉,然后敷在小伙伴的傷口上,一會兒血就止住了,董奉便護送小伙伴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