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西周時期人們對艾草就有了認知,《詩經》載有:“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但當時是將其作為祭祀之物來用的,后來才發(fā)現了其藥用價值,《孟子》中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記述,大意是多年的陳艾可以治愈那些時間長的頑病。
到了兩漢、兩晉,艾草入藥更多地出現在藥典古籍中,東晉葛洪在《肘后備急方》中給出了具體的預防瘟疫的方法:“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壯,令不相染。”《本草綱目》載:“艾以葉入藥……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針灸。”因為這棵普通的小草具有這般神奇的力量被稱為“醫(yī)草”。
不少國家對中醫(yī)藥的了解是從針灸開始的,在國際上針灸也在相當程度上代表了中醫(yī)藥。《本草從新》說:“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這段話闡述了這樣一個重要事實:要保證針灸中的“灸”的療效就離不開艾草——“灸”其實就是利用艾絨來點燃了放到穴位上進行治療,離開艾草就難以達到“灸”的效果,這直觀地體現了艾草的特殊價值。
中醫(yī)認為艾草苦燥辛散,能“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濕、止冷痛,為婦科要藥。”《本草綱目》也載:“艾葉能灸百病。”這與現代科學研究發(fā)現的相一致:艾草里含有一種天然香味的芳香油,具有消毒、殺菌的作用,有平喘、鎮(zhèn)咳、祛痰功效;可以止血凝血、護肝利膽以及抗過敏等。
除了在藥學理論上的論述之外,艾草在現實生活中的用處也很多醫(yī)|學教育網整理。艾葉被鄉(xiāng)村醫(yī)生視為低廉易取、可避邪防疫、驅蚊治病、抗菌抗病毒的藥物,常被用來預防瘟疫等流行性疾病。艾葉煮水可以治療疥瘡等皮膚病,祛濕止癢;熏洗皮膚可以治療濕疹,減輕瘙癢;艾草洗浴可以美容健體,促進氣血流通,改善新陳代謝;盛夏在室外乘涼或野外過夜,可以點燃艾草熏蚊驅蠅。有人利用艾草保健養(yǎng)生的特點,將艾草洗凈曬干做成枕芯,既防蚊蟲又防疾病。
中醫(yī)講究藥食同源,艾草含有較高的礦物質、蛋白質、維生素等,是一種具有較高營養(yǎng)價值的食材,既可以做成青團、糍粑、炒飯、餃子,也可以用來泡茶、入菜、做湯、煲粥等,不僅解饑解渴又能增加對疾病的抵抗力。
許多地方都有端午節(jié)在門前掛艾草、用艾葉煮雞蛋的習俗,這并不是迷信,而是一種經驗的總結。這個時段艾草藥性最好,掛在門前可以避邪(瘟疫)驅蚊趕蟲,艾草煮雞蛋可使眼睛明亮、少患眼病。正是在這一年又一年的習俗中,中醫(yī)藥得到了發(fā)揚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