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液的成分及作用”相信是準備參加
醫(yī)學考研的朋友比較關注的事情,為此,正保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內容如下:
黏液由胃黏膜表面上皮細胞和分散在胃底腺、頸部的少量頸黏液細胞分泌,胃泌素由“G”細胞分泌。胃液中鹽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成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為胃蛋白酶水解蛋白造成酸性環(huán)境。HCl還有殺菌作用。胃蛋白酶可激活胃蛋白酶原。黏液蛋白除潤滑食物外,以膠凍狀性質形成“黏液-HCO3ˉ屏障”保護胃黏膜表面上皮細胞免受HCl侵蝕,“內因子”為一種糖蛋白,與維生素B12結合成復合物,促進維生素B12的吸收。若內因子分泌不足,將引起維生素B12的吸收障礙,結果影響紅細胞的生成而出現(xiàn)惡性
貧血(如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純凈的胃液是一種無色透明的酸性液體,pH值約為0.9~1.5。正常成人每日胃液分泌量約1.5~2.5L。胃液所含的固體物中的重要成份有鹽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和“內因子”。
鹽酸
由胃腺壁細胞分泌的鹽酸又稱胃酸。胃酸存在著兩種形式:一種為游離酸;另一種為結合酸,即與蛋白質結合的鹽酸蛋白質。二者的濃度合稱為總酸度,其中游離酸占絕大部分。
鹽酸的分泌機制在正常情況下,胃液中的H+濃度比血液中的高三、四百萬倍,壁細胞分泌H+的過程必然是逆濃差的主動轉運過程。根據(jù)
生物化學的研究,已知H+來源于壁細胞內物質氧化代謝所產生的水、H2O解離成OH-和H+。H+借存在于細胞內小管。膜上的H+泵的作用,主動轉運入小管內,合成HCl所需要的Cl-來自血漿,它一部分是順著濃度差彌散入壁細胞內,一部分則借載體轉運。當Cl-進入壁細胞后,則依靠細胞內小管膜上的Cl-泵,主動轉運入小管內。H+和Cl-在細胞內小管中形成HCl,然后進入腺腔。壁細胞在分泌鹽酸過程中所需能量來自ATP。
鹽酸的作用①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轉變?yōu)橛谢钚缘奈傅鞍酌?,并為胃蛋白酶提供適宜的酸性環(huán)境;②可抑制和殺死隨食物進入胃內的細菌;③鹽酸進入小腸后能促進胰液、膽汁和小腸液的分泌;④分解食物中的結締組織和肌纖維,使食物中的蛋白質變性,易于被消化。⑤與鈣和鐵結合,形成可溶性鹽,促進它們的吸收。
胃蛋白酶
胃腺主細胞分泌入胃腔的胃蛋白酶原是無活性的,在胃酸作用下,轉變?yōu)榫哂谢钚缘奈傅鞍酌?。已激活的胃蛋白酶對胃蛋白酶原也有激活作用。胃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質,主要產物是膘和胨,少量多肽和氨基酸。但胃蛋白酶必須在酸性較強的環(huán)境中才有作用,其最適pH為2.0,隨著pH的增高,其活性降低。
黏液
胃內的黏液是由黏膜表面的上皮細胞、胃底泌酸腺的黏液細胞,以及賁門腺和幽門腺分泌的,其主要成份為糖蛋白。黏液覆蓋于胃黏膜的表面,具有潤滑作用,可減少粗糙的食物對胃黏膜的機械損傷。有的還認為胃黏膜表面的黏液細胞既分泌很稠的黏液覆蓋于粘膜上,又能分泌HCO-3,黏液和HCO-3構成“黏液-碳酸氫鹽”屏障,此屏障可保護黏膜免受胃酸、胃蛋白酶及其它物質損傷。但如果飲酒過多或服用乙酰水楊酸一類藥物過多時,就可能破壞這種保護因素。
內因子
在人體,內因子是由壁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內因子與食入的維生素B12結合,形成一種復合物,可保護維生素B12不被小腸內水解酶破壞。當復合物移行至回腸,使與回腸黏膜的特殊受體結合,從而促進回腸上皮吸收維生素B12。若機體缺乏內因子,維生素B12吸收不良,影響紅細胞的生成,造成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以上是正保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的“胃液的成分及作用”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醫(yī)學考研知識及內容,請點擊正保醫(yī)學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