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題庫軟件
慢性心力衰竭治療是心血管內科學主任醫(yī)師考試可能涉及到的問題,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了相關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慢性心衰(CHF)的治療已從利尿、強心、擴血管等短期血流動力學/藥理學措施,轉為以神經內分泌抑制劑為主的長期的、修復性的策略,目的是改變衰竭心臟的生物學性質。
1.病因治療
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危險因素,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和他汀類調脂藥物進行冠心病二級預防;
2.改善癥狀
根據病情調整利尿劑、硝酸酯和強心劑的用法用量;
3.正確使用神經內分泌抑制劑
從小劑量增至目標劑量或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劑量。
4.監(jiān)測藥物反應
(1)水鈉潴留減退者,可逐漸減少利尿劑劑量或小劑量維持治療,早期很難完全停藥。每日體重變化情況是檢測利尿劑效果和調整劑量的可靠指標,可早期發(fā)現體液潴留。在利尿劑治療時,應限制鈉鹽攝入量(265.2μmol/L(3mg/dl)]、高鉀血癥(>5.5mmol/L)或有癥狀性低血壓(收縮壓<90mmHg)時應停用ACEI(或ARB)。
(4)病情穩(wěn)定、無體液潴留且心率≥60次/分鐘的患者,可以逐漸增加β受體阻滯劑的劑量,若心率<55次/min或伴有眩暈等癥狀時,應減量。
5.監(jiān)測頻率
患者應每天自測體重、血壓、心率并登記。出院后每兩周復診一次,觀察癥狀、體征并復查血液生化,調整藥物種類和劑量。病情穩(wěn)定3個月且藥物達到最佳劑量后,每月復診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