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臨床鄉(xiāng)鎮(zhèn)助理醫(yī)師復習:
(一)高危因素
1.月經狀況:月經初潮早于12歲、絕經年齡晚于50歲、經期長于35年,均為公認的危險因素。
2.婚育狀況:第一胎足月產在35歲以上或40歲以上未孕女性、反復的人工流產等因素均可增加乳腺癌的發(fā)病可能。
3.哺乳史:產后未哺乳者患乳腺癌的危險增加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4.激素水平:乳腺癌的發(fā)生與雌激素水平關系密切,高水平的生長激素亦是乳腺癌的促發(fā)因素,外源性激素的補充也可能增加乳腺癌發(fā)病風險。目前認為雌二醇和雌酮與乳腺癌的發(fā)生有直接關系。
5.乳腺疾病史:乳腺的不典型增生可能會進展為乳腺癌,而單側的乳腺癌病史可使對側的發(fā)病率較常人高出2~5倍。
6.遺傳和家族史:乳腺癌的遺傳性和家族性為乳腺癌危險因素之一。
7.飲食: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飲食會增加乳腺癌發(fā)生的危險性。
8.環(huán)境因素:電離輻射、低劑量診斷用射線、主動或被動吸煙。
9.其他因素:生活精神刺激、心理障礙、特別是憂郁、肥胖、病毒感染、藥物、糖尿病等。
(二)病理類型
1.非浸潤性癌:包括導管內癌、小葉原位癌及乳頭濕疹樣乳腺癌,此型屬早期,預后較好。
2.早期浸潤性癌:包括早期浸潤性導管癌、早期浸潤性小葉癌,此型仍屬早期,預后較好。
3.浸潤性非特殊癌:浸潤性小葉癌、浸潤性導管癌。
4.浸潤性特殊癌:包括乳頭狀癌、髓樣癌(伴大量淋巴細胞浸潤)、小管癌、腺樣囊性癌、粘液腺癌、大汗腺樣癌、鱗狀細胞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