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金森病的生化變化”是鄉(xiāng)村全科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考試輔導精華,醫(yī)學教育網小編將相關內容整理如下,希望能對大家的考試復習有幫助!
1.黑質-紋狀體通路:黑質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經元從血流攝入左旋酪氨酸,在細胞內酪氨酸羥化酶(TH)作用下轉化為左旋多巴(L-Dopa),再經過多巴胺脫羧酶(DDC)作用轉化為多巴胺(DA)。 多巴胺通過黑質-紋狀體束作用于殼核和尾狀核突觸后神經元。釋放的多巴胺最后被神經元內單胺氧化酶(MAO)和膠質細胞內的兒茶酚-氧位-甲基轉移酶(COMT)分解成高香草酸(HVA)而代謝。
2.多巴胺和乙酰膽堿(ACh):帕金森病患者由于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丟失,酪氨酸羥化酶和多巴脫羧酶減少醫(y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使紋狀體內多巴胺含量顯著降低,多巴胺與乙酰膽堿之間的平衡被打破,造成乙酰膽堿系統(tǒng)功能相對亢進,因此產生肌張力增高、動作減少等運動癥狀。
3.基底節(jié)中其他遞質或神經肽:如去甲腎上腺素(NE)、5-羥色胺(5-HT)、P物質(SP)、腦啡肽(ENK)、生長抑素(SS)在帕金森病亦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