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lǐng)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 ||
---|---|---|
查分預約>> | 有獎猜分>> | 考后關(guān)注>> |
囟陷:
病證名。病證名。即囟門下陷如坑狀。多由于先天虧損或因長期腹瀉或慢驚風后,氣血虛弱,臟虛不能上榮所致。六個月以內(nèi)的乳兒,囟部微陷,無其它癥狀的,不作病態(tài)。《諸病源候論》卷四十八:“臟腑氣血虛弱,不能上充腦髓,故囟陷也。”小兒在六個月內(nèi),前囟門微陷,不屬病理狀態(tài)。如同時枕部凹陷,則屬病重。常兼見面色萎黃,神疲氣短,食少便溏,四肢不溫,指紋淡滯等。多因嬰幼兒稟賦不足,或五疳久病,元氣虧損,瀉痢氣虛,脾胃陽氣不能上充所致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治宜培元補腎,用《醫(yī)宗金鑒》固真湯(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附子、肉桂、山藥、黃芪)。若中氣下陷,用補中益氣湯升提中氣。外治可用狗頭骨炙黃為末,以雞子清調(diào)敷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