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局部解剖介紹:
口腔是消化道的始端,并與呼吸道相連,具有咀嚼、吞咽、消化食物及特殊的味覺功能,并具有協(xié)助呼吸、發(fā)音和語言功能。
第一節(jié)口腔的境界和分部:
口腔前壁為唇,后界為咽門,兩側為頰,上、下二壁分別由腭和舌下牙列、牙齦及牙槽骨形成的牙弓和槽弓將口腔分為兩部:前、外側稱口腔前庭,后、內側部為固有口腔,舌體占據(jù)其中。
第二節(jié)口腔前庭:
口腔前庭位于唇、頰與牙列、牙齦之間。當上、下牙列咬合、口唇閉合時,口腔前庭呈馬蹄形的腔隙,通過最后磨牙與下頜升支之間的空隙與固有口腔相通。在牙關緊閉或頜間固定的病人,通過此空隙輸入流體營養(yǎng)物。
口腔前庭有以下一些有意義的表面標志;
一、前庭溝或唇頰齦溝:
前庭溝位于口腔前庭的上、下界,是唇、頰粘膜移行到牙槽粘膜的皺褶。前庭溝處粘膜下組織松軟,常為口腔局部麻醉的刺入點及手術切口部位。
二、上、下唇系帶:
位于上、下前庭溝的正中線上,呈扇狀或線狀的粘膜皺襞。上唇系帶一般較下唇的明顯,兒童的上唇系帶常與腭乳頭相連,隨兒童年齡的增長,唇系帶應逐漸縮小,如果持續(xù)存在于兩中切牙之間,造成上頜中切牙間隙寬大畸形,需手術治療。此外,在制作義齒基托邊緣時,應在唇系帶的相應處形成切跡,以免壓傷軟組織,或影響義齒的固位。
三、頰系帶:
位于上、下前庭溝的尖牙或雙尖牙處,呈扁形粘膜皺襞,其數(shù)目不定。義齒的基托邊緣也應在此處作緩沖。
四、腮腺導管口:
在平對上頜第二磨牙牙冠的頰粘膜上有一乳頭,腮腺導管開口于此。但有時此乳頭平坦,開口不易找到。當擠壓腮腺時,清亮的唾液涌出導管口。在做腮腺造影或腮腺導管內注射治療時,須找到此導管口。
五、磨牙后三角及磨牙后墊:
磨牙后三角位于下頜第三磨牙的后方,呈三角形,其尖端朝后,下頜智齒冠周炎時,此外常紅腫。
六、翼下頜皺襞:
翼下頜皺襞為伸延于上頜結節(jié)內方與下頜磨牙后墊后方之間的一條粘膜皺襞,其粘膜下的深處為翼下頜韌帶(或稱頰咽肌縫)所襯托。此皺襞是下牙槽神經阻滯麻醉的重要標志,也是翼下頜間隙及咽旁間隙手術的口內切口的有關標志。
七、后頰部粘膜處有一三角形隆起,是為頰脂墊,其尖向后鄰近翼下頜皺襞前緣,稱為頰墊墊尖。大張口時,此尖約相當于下頜孔平面,常作為下牙槽神經阻滯麻醉的重要標志。但頰脂墊因系脂肪組織構成,位置有時不恒定,可偏上或偏下醫(yī)|學教育網收集整理,或遠離翼下頜皺襞,這時麻醉的刺點應作相應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