頜骨囊腫可根據組織來源和發(fā)病部位而分類。由成牙組織或牙的上皮或上皮剩余演變而來的,稱為牙源性頜骨囊腫。由胚胎時期的殘余上皮所致的囊腫和由損傷所致的血外滲液囊腫以及動脈瘤樣骨囊腫等稱為非牙源性頜骨囊腫。臨床上均比較少見。
應采用外科手術摘除。如伴有感染須先用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藥物控制炎癥后再行手術治療。
手術一般可在局麻下進行。切口的大小,根據囊腫的部位及波及范圍而定。切口以能充分顯露手術野,便于徹底清除囊壁為原則。一般囊腫,可做弧形切口。黏骨膜瓣底部應較寬些,以保證有充分的血液供應,并注意縫合處要有骨壁的支持。盡量保存患牙。手術時慎勿傷及下牙槽神經血管及面神經的下頜緣支。囊腫范圍過大,骨質缺損較多,可能發(fā)生骨折者,術后需做頜間結扎暫時固定。
上頜囊腫如范圍較廣,手術時與上頜竇穿通,或上頜竇有炎癥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均應同時進行上頜竇根治術,將囊壁與上頜竇整個黏膜同時刮除,嚴密縫合口內切口,同時在下鼻道開窗,骨腔內填塞碘仿紗條,并從下鼻道開口處引出,3~5天后逐步由此抽出紗條。
角化囊腫容易復發(fā)(文獻報道其復發(fā)率為3%~60%);角化囊腫也可發(fā)生惡變,因此手術刮除要求更徹底;在刮除囊壁后用苯酚或硝酸銀等腐蝕劑涂抹骨創(chuàng),或加用冷凍療法,以消滅子囊,防止復發(fā)。必要時還可考慮在囊腫外圍切除部分骨質。如病變范圍太大或多次復發(fā)的角化囊腫,應考慮將頜骨連同病變的軟組織一起切除,即刻植骨。
近年來,對角化囊腫的研究,特別從免疫組化以及分子生物學方面的研究頗多。研究的結果表明,目前把牙源性角囊腫歸為是一種與成釉細胞瘤相近,且具有侵襲能力的良性腫瘤也許是恰當的。在處理上比一般囊腫應更積極也是正確的。
消滅頜骨囊腫摘除后所遺留的死腔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碟形手術
將遺留的骨腔邊緣盡量用咬骨鉗或骨鑿去除,使近圓形的骨腔變?yōu)樗茰\碟狀的骨腔。
2.血塊充填法
任何遺留的骨腔內充滿血塊待其自行機化。這種辦法適用于小的囊腫術后。
3.囊腔植骨術
在遺留的囊腔內植骨促使骨化。骨源有自體碎骨(多取自髂嵴)、異體脫礦骨(取自胎兒更好)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異體冷凍干燥骨等。此法特別適用于上頜大的囊腔的處理。
4.生物材料置入
目前多選用羥基磷灰石顆粒,可取得消滅死腔及促使與骨結合的效果。
5.成形性囊腫切開加囊腫摘除術
成形囊腫切開術亦稱袋形縫合術,即從口內打開囊腫切除部分囊壁及黏膜,并將黏膜與囊膜相互縫合,使囊腔與口腔相通:引流自直。由于沒有囊液聚集消除了壓力,囊腔可逐漸自行縮小、變淺。以后可再采用手術的方法將剩余的囊膜摘除,由于死腔不大,封閉也就很容易。這一方法的另一優(yōu)點是僅在口內手術即可,不必從口外做切口,特別運用于大型或巨型囊腫。其缺點是療程較長;對角化囊腫應慎用本法。對萌出性囊腫也應采取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