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將飲用水的氟濃度調整到最適宜的水氟濃度,以達到既能防止齲病的發(fā)生,又不引起氟牙癥的流行。飲水氟化有自來水氟化、學校飲水氟化和家庭飲水氟化。
為了達到防齲的目的,在低氟區(qū)將社區(qū)供水的氟濃度調整到適宜濃度即為自來水氟化。實施過程中,水廠要有嚴格的管理和檢測系統(tǒng),能確保飲水氟濃度達到并保持在預定的標準范圍內,投加的氟化物有氟硅酸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氟硅酸鈉和氟化鈉等。如果是氟硅酸和氟化鈉,用液體投加法,如果是氟硅酸鈉,則用固體投加法。
1916年Mckay和Black在經過流行病學和組織病理學調查后首次將氟牙癥論文向美同公眾報道,在經過多年對上千人進行調查的基礎上,1928年Mckay指出存在氟牙癥的人群患齲率并不高。20世紀30年代早期Churchill、Smith相繼報道了氟牙癥與水氟的關系。經過約40年的調查研究,1938年Dean作出結論,水氟含量高是引起氟牙癥的主要原因,幾乎同時發(fā)現飲水氟濃度與齲病的患病呈負相關。隨后Dean開展的一系列流行病學研究,證實了提高水氟濃度可以降低齲病的患病率,并顯示當水氟濃度為1mg/L時有著最佳的防齲效果和最少量的氟牙癥。
1945年1月世界上首次在Grand Rapids的自來水系統(tǒng)中加入了適量氟,使水氟濃度達到1mg/L.此后相繼在Newburgh、Brantford、Sheboygan開展了自來水氟化。1995年9月美國已有1萬個社區(qū)、1億3下2百萬人口飲用氟化水,2000年飲用氟化水人口達到1億6千2百萬,占美國總人口的65.8%.全世界約40個國家或地區(qū)開展了自來水氟化,如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亞、加拿大、愛爾蘭、馬來西亞、新西蘭等,其中香港、新加坡100%的人口飲用氟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