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知識 > 中醫(yī)古籍 > 正文

黃帝八十一難經10-18難

2011-05-06 19:54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審核時間>> 審核材料>> 特惠活動>>
社保要求>> 中專報考>> 核心考點>>

    十難曰:一脈為十變者,何謂也?

    然。五邪剛柔相逢之意也。假令心脈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心脈微急者,膽邪干小腸也。心脈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心脈微大者,小腸邪自干小腸也。心脈緩甚者,脾邪干心也。心脈微緩者,胃邪干小腸也。心脈澀甚者,肺邪干心也。心脈微澀者,大腸邪干小腸也。心脈沉甚者,腎邪干心也。心脈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腸也。五藏各有剛柔邪?故令一脈輒變?yōu)槭病?/p>

    十一難曰:經言脈不滿五十動而一止,一藏無氣者,何藏也?

    然。人吸者隨陰入,呼者因陽出。今吸不能至腎,至肝而還。故知一藏無氣者,腎氣先盡也。

    十二難曰:經言五藏脈己絕于內,用針者反實其外。五藏脈已絕于外,用針者反實其內。內外之絕,何以別之?

    然。五藏脈已絕于內者,腎肝氣已絕于內也,而醫(yī)反補其心肺。五藏脈已絕于外者,其心肺脈已絕于外也,而醫(yī)反補其腎肝。陽絕補陰,陰絕補陽,是謂實實虛虛,損不足益有余。如此死者,醫(yī)殺之耳。

    十三難曰:經言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相勝之脈者,即死。得相生之脈者,病即自己。色之與脈,當參相應,為之奈何?

    然。五藏有五色,皆見于面,亦當與寸口尺內相應。假令色青,其脈當弦而急;色赤,其脈浮大而散;色黃,其脈中緩而大;色白,其脈浮澀而短;色黑,其脈沉濡[2]而滑。此所謂五色之與脈,當參相應也。脈數,尺之皮膚亦數;脈急,尺之皮膚亦急;脈緩,尺之皮膚亦緩;脈澀,尺之皮膚亦澀;脈滑,尺之皮膚亦滑。

    五藏各有聲色臭味,當與寸口尺內相應,其不相應者病也。假令色青,其脈浮澀而短,若大而緩為相勝;浮大而散,若小而滑為相生也。

    經言:知一為下工,知二為中工,知三為上工。上工者十全九,中工者十全八,下工者十全六。此之謂也。

    十四難曰:脈有損至,何謂也?

    然。至之脈,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經,四至曰奪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絕,此至[3]之脈也。何謂損?一呼一至曰離經,再呼一至曰奪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絕,此損之脈也。至脈從下上,損脈從上下也。

    損脈之為病,奈何?

    然。一損損于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損損于血脈,血脈虛少,不能榮于五藏六府;三損損于肌肉,肌肉消瘦,飲食不為肌膚;四損損于筋,筋緩不能自收持;五損損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反此者至于收病[4]也。從上下者,骨痿不能起于床者死。從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

    治損之法奈何?

    然。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其榮衛(wèi)。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此治損之法也。

    脈有一呼再至,一吸再至;有一呼三至,一吸三至;有一呼四至,一吸四至;有一呼五至,一吸五至;有一呼六至,一吸六至;有一呼一至,一吸一至;有再呼一至,再吸一至;有呼吸再至。脈來如此,何以別知其病也?

    然:脈來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曰平。一呼三至,一吸三至,為適得病,前大后小,即頭痛目眩,前小后大,即胸滿短氣。一呼四至,一吸四至,病欲甚,脈洪大者,苦煩滿,沉細者,腹中痛,滑者傷熱,澀者中霧露。一呼五至,一吸五至,其人當困,沉細夜加,浮大晝加,不大不小,雖困可治;其有大小者,為難治。一呼六至,一吸六至,為死脈也,沉細夜死,浮大晝死。一呼一至,一吸一至,名曰損,人雖能行,猶當著床,所以然者,血氣皆不足故也;再呼一至,再吸一至[5].名曰無魂,無魂者當死也,人雖能行,名曰行尸。

    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上部無脈,下部有脈,雖困無能為害也。所以然者,譬如[6]人之有尺,樹之有根,枝葉雖枯槁,根本將自生。脈有根本,人有元氣,故知不死。

    十五難曰:經言春脈弦,夏脈鉤,秋脈毛,冬脈石,是王脈耶?將病脈也?

    然。弦鉤毛石者,四時之脈也。春脈弦者,肝東方木也,萬物始生,未有枝葉,故其脈之來,濡弱而長,故曰弦。

    夏脈鉤者,心南方火也,萬物之所盛,垂枝布葉,皆下曲如鉤,故其脈之來疾去遲,故曰鉤。

    秋脈毛者,肺西方金也,萬物之所終,草木華葉,皆秋而落,其枝獨在,若毫毛也,故其脈之來,輕虛以浮,故曰毛。

    冬脈石者,腎北方水也,萬物之所藏也,盛冬之時,水凝如石,故其脈之來,沉濡而滑,故曰石。此四時之脈也。

    如有變奈何?

    然。春脈弦,反者為病。何謂反?

    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氣來厭厭聶聶,如循榆葉,曰平。益實而滑,如循長竿,曰病。急而勁益強,如新張弓弦,曰死。春脈微弦,曰平。弦多胃氣少,曰病。但弦無胃氣,曰死。春以胃氣為本。

    夏脈鉤,反者為病。何謂反?

    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其脈來累累如環(huán),如循瑯玕,曰平。來而益數,如雞舉足者,曰病。前曲后居,如操帶鉤,曰死。夏脈微鉤,曰平。鉤多胃氣少,曰病。但鉤無胃氣,曰死。夏以胃氣為本。

    秋脈微毛,反者為病。何謂反?

    然。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其脈來藹藹如車蓋,按之益大,曰平。不上不下,如循雞羽,曰病。按之蕭索,如風吹毛,曰死。秋脈微毛,曰平。毛多胃氣少,曰病。但毛無胃氣,曰死。秋以胃氣為本。

    冬脈石,反者為病。何謂反?

    然。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脈來上大下兌,儒滑如雀之喙,曰平。啄啄連屬,其中微曲,曰病。來如解索,去如彈石,曰死。冬脈微石,曰平。石多胃氣少。曰病。但石無胃氣,曰死。冬以胃氣為本。胃者,水谷之海也,主稟四時,故皆以胃氣為本,是謂四時之變病,死生之要會也。脾者,中州也,其平和不可得見,衰乃見耳。來如雀之啄[7],如水之下漏,是脾之衰見也。

    十六難曰:脈有三部九候,有陰陽,有輕重,有六十首,一脈變?yōu)樗臅r,離圣久遠,各自是其法,何以別之?

    然。是其病有內外證。

    其病為之奈何?

    然。假令得肝脈,其外證善潔、面青、善怒。其內證齊左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四肢滿閉、癃溲便難、轉筋[8].有是者肝也,無是者非也。

    假令得心脈,其外證面赤、口干、喜笑。其內證齊上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煩心,心痛,掌中熱而口宛。有是者心也,無是者非也。

    假令得脾脈,其外證面黃、善噫、善思、善味。其內證當齊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腹脹滿、食不消,體重節(jié)痛,怠墮嗜臥,四肢不收。有是者脾也,無是者非也。

    假令得肺脈,其外證面白、善嚏、悲愁不樂、欲哭。其內證齊右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喘咳,灑淅寒熱。有是者肺也,無是者非也。

    假令得腎脈,其外證面黑、喜恐、欠。其內證齊下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逆氣,少腹急痛,泄如下重,足脛寒而逆。有是者腎也,無是者非也。

    十七難曰:經言病或有死,或有不治自愈,或連年月不已,其死生存亡,可切脈而知之耶?

    然??杀M知也。診病,若閉目不欲見人者,脈當得肝脈強急而長,而反得肺脈浮短而澀者,死也。病若開目而渴,心下牢者,脈當得緊實而數,反得沉懦而微者,死也。病若吐血,復鼽衄血者,脈當沉細,而反浮大而牢者,死也。病若譫言妄語,身當有熱,脈當洪大,而手足厥逆,脈沉細而微者,死也。病若大腹而泄者,脈當微細而澀,反緊大而滑者,死也。

    十八難曰:脈有三部,部有四經。手有太陰、陽明,足有太陽、少陰,為上下部,何謂也?

    然。手太陰、陽明金也,足少陰、太陽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陰、少陽木也,生手太陽、少陰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為上部。手心主少陽火,生足太陰陽明土,土主中官,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養(yǎng)者也。

    脈有三部九候,各何所主之?

    然。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頭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齊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齊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審而刺之者也。

    人病有沉滯久積聚,可切脈而知之耶?

    然。診在右脅有積氣,得肺脈結,脈結甚則積甚,結微則氣微。

    診不得肺脈,而右脅有積氣者何也?

    然。肺脈雖不見,右手脈當沉伏。

    其外痼疾同法耶?將異也?

    然。結者,脈來去時一止無常數,名曰結也。伏者,脈行筋下也。浮者,脈在肉上行也。左右表里,法皆如此。假令脈結伏者,內無積聚,脈浮結者,外無痼疾;有積聚,脈不結伏,有痼疾脈不浮結,為脈不應病,病不應脈,是為死病也。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直播】醫(yī)師報名指導及復習備考公開課
2021網上報名/現場審核指導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習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