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方法及內容
術中出血的預防及處理
1、準確診斷妊娠月份,選用大小合適的吸管。
2、對較大、較軟的子宮和手術時間較長者,應適時肌注或靜注宮縮劑,清理宮腔要迅速、細致。
迷走神經(jīng)興奮綜合征
【診斷】 該綜合征表現(xiàn)有面色蒼白、出冷汗、嘔吐、脈緩(<60/min),甚至心律失常、昏厥、抽搐、血壓低于10.7kPa(80mmHg)、心臟停搏。
【預防】 宮腔內容物已基本清除時,吸引壓力不應過高或反復抽動吸管。術后不要迅速起床。
【處理】
1、平臥吸氧。
2、阿托品0.5-1mg或654-2(山莨菪堿)20mg肌注或靜注。
3、50%葡萄糖液50-100ml靜注。
4、針刺中極、關元、腕踝針等,一般預后佳,輕癥者大部分術后休息10min可自行恢復。
損傷
(一)子宮穿孔
可發(fā)生在宮底、峽部或宮頸管,以峽部為多見。亦可穿入腹腔、闊韌帶、膀胱后壁、腸袢,甚至拉出大網(wǎng)膜等,導致內出血、闊韌帶內血腫、繼發(fā)性腹膜炎及中毒性休克。
【診斷】
1、發(fā)覺所用器械進入宮腔的深度,明顯地超過檢查時所估計的長度,且無阻力,即可判定。
2、若為子宮探針所穿破,傷口較小,可無癥狀或僅小腹部稍有壓痛。
3、若由宮頸擴張器、刮匙、卵圓鉗或吸引管所致?lián)p傷,則傷口較大,患者會突然感到下腹疼痛。如穿孔傷及鄰近器官或累及較大血管而有內出血時,可有惡心、嘔吐、血壓下降,甚至休克。
【預防】
1、術前必須查清子宮位置及大小。
2、操作宜準、輕、穩(wěn),不可用力過猛。
【處理】
疑有穿孔時,應住院嚴密觀察,注意患者一般情況、血壓、脈搏及體溫。如宮腔組織已刮凈,又無內出血征象者,可給宮縮劑和抗生素,如宮腔組織尚未吸凈,患者情況又良好時,可給宮縮劑及和抗生素,觀察1-2周,穿孔常自愈,然后再做人工流產,或在B超引導下進行吸刮術。如出現(xiàn)明顯內出血或感染,應立即剖腹探查,并視穿孔情況及生育要求,決定手術方式。術中應認真檢查腸袢有無損傷。一般作穿孔修補、止血,有嚴重感染時應切除子宮,并做腹腔引流。
?。ǘm頸損傷
【預防】
1、擴張宮頸管時不可用力過猛。
2、大月份人工流產,不可強力牽拉胎兒肢體。
【處理】
1、如為小出血,用紗布壓迫止血即可。
2、如宮頸全層裂傷,應用1號鉻制腸線作間斷縫合。
流產后感染
【預防】
1、做好術前準備。
2、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并向受術者詳細交待術后注意事項。
【處理】
1、抗感染,應根據(jù)宮腔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結果,給予有效的抗生素。
2、服用復方升化湯加減、益母流浸膏2-4ml,3/d。
流產不全
【預防】
1、認真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吸出胚囊后應再普通吸宮腔周壁,特別注意宮角,對過度傾屈子宮應特別注意子宮壁下方及子宮內口處。
2、詳細檢查吸出物,如吸出物量與孕月份及B超測量的大小不符,應重做雙合診和吸引,吸出物送病理檢查。
3、人工流產吸凈的征象為①宮腔明顯縮小、子宮壁有堅實感;②搔刮后僅有少量暗紅色血液及泡沫滲出;③用刮匙輕輕刮宮壁時有“沙沙”聲。
【處理】 按不全流產處理。
漏吸
【預防】
1、術前作陰道檢查,明確子宮大小、形態(tài)及位置,對極度前屈或后屈的子宮,須糾正到中位,如為雙子宮,應分別探測兩宮腔,尋找妊娠子宮,再行吸引。對難以觸到胎囊的病例,可在B超監(jiān)測下行吸引術。
2、如吸出組織過少或不見絨毛,刮出物應送病理檢查,并尋找原因,注意有無宮外孕之可能。
【處理】 發(fā)現(xiàn)漏吸者,應盡早再做妊娠終止術。
子宮頸管及宮腔粘連
【診斷】
1、術后月經(jīng)過少、閉經(jīng),并有周期性腹苦。
2、B超檢查可見宮腔有液性暗區(qū)(積血),嚴重者雙側輸卵管亦有積血。
3、探針探查宮腔,有經(jīng)血流出。
4、必要時作碘油造影,可見宮腔有分隔或不完全充盈。
【預防】
1、吸引時負壓勿過高,吸管口邊緣不可過于銳利。
2、吸管或在刮匙在宮腔內操作次數(shù)不應過多。
3、吸管進出子宮頸管不可有負壓。
4、預防感染。
【處理】
1、宮頸粘連一般只需子宮探針輕輕分離粘連,排出經(jīng)血,癥狀即可緩解。
2、宮腔粘連在擴張宮頸后可用探針分離。粘連較重者,需在宮腔鏡下作鈍性或銳性分離。術后宮腔放置節(jié)育環(huán)3個月,以防再次粘連。術后可給雌激素、孕激素周期療法,連用2-3個月。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