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臨床助理醫(yī)師 > 輔導精華 > 正文

臨床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輔導精華:股骨髁上骨折

2009-09-02 15:05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查分入口>> 查分答疑>> 曬分有禮>>
有獎征文>> 二試安排>> 好課8折>>

  股骨髁上骨折(supracondylar fractures of femur)指發(fā)生于腓腸肌起始點上2~4cm范圍內的骨折。多發(fā)生于青壯年患者。

  臨床表現(xiàn)

  1.外傷史:傷者常有明確的外傷史,直接打擊或扭轉性外力造成,而間接暴力多由高處跌地,足部或膝部著地所造成。

  2.腫痛:傷肢由于強大暴力,致使骨折周圍軟組織損傷亦很嚴重,故肢體腫脹明顯而疼痛。

  3.畸形:傷肢短縮,遠折段向后旋轉,成角畸形。即使畸形不明顯。局部腫脹,壓痛及功能障礙明顯。

  4.失血與休克:股骨下1/3骨折的出血量可達1000ml以上,如為開放性則出血量更大。剛入院的傷員常有早期休克的表現(xiàn),如精神緊張、面色蒼白,口干、肢體發(fā)涼、血壓輕度增高、脈搏稍快等。在轉運過程中處理不當及疼痛,均可加重休克。

  5.腘動脈損傷:股骨髁上骨折及股骨手下1/3骨折,二者凡向后移位的骨折端,均可能刺傷腘動脈,腘窩部可迅速腫脹,張力加大。若為胭動脈挫傷。血栓形成,則不一定有進行性腫脹。腘動脈損傷癥狀可有小腿前側麻木和疼痛,其下1/3以下肢體發(fā)涼,感覺障礙,足趾及踝關節(jié)不能運動,足背動脈搏動消失。所有腘動脈損傷患者都有足背動脈搏動消失這一特點,因此在骨折復位后搏動仍不恢復者,即使患肢遠端無發(fā)涼、蒼白、發(fā)紺,感覺障礙等情況,亦應立即行胭血管探查術。Kennedy亦認為在閉合復位后仍無足背動脈搏動恢復者,是危險的信號。所以不應長時間保守觀察,遲疑不決。如為腘動脈血栓形成,產生癥狀有時較慢而不典型,開始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最后消失,容易誤診。延誤手術時機。

  6.合并傷:注意傷員的全身檢查,特別是致命的重要臟器損傷者,在休克時腹部外傷癥狀常不明顯,必須隨時觀察,反復檢查及腹腔穿刺,以免遺漏。對車禍,礦井下事故,常為多發(fā)性損傷,應注意檢查。

  7.X線攝片:對無休克的傷員,首先拍片,以于解骨折的類型,便于立即作緊急處理。如有休克,需待緩解后,再作攝片。

  診斷依據(jù)

  1.有外傷史。

  2.肢體功能障礙,局部腫脹、疼痛及壓痛、可有畸形。

  3.注意有無血管、神經損傷。

  4.X線攝片可明確骨折情況。

  容易誤診的疾病

  1.股骨下端急性骨髓炎:發(fā)病急驟、高熱,寒戰(zhàn)、脈快,大腿下端腫痛,關節(jié)功能障礙,早期局部穿刺可能有深部膿腫,發(fā)病后7~10天拍片。可見有骨質破壞,診斷便可確定。

  2.股骨下端病理骨折:股骨下端為好發(fā)骨腫瘤的部位,如骨巨細胞瘤,骨肉瘤等?;颊哂泄晒窍露寺赃M行性腫脹史,伴有疼痛遷延時間較長,進行性加重,輕微的外傷可造成骨折,X線片可明確診斷。

  治療原則

  1.石膏及小夾板固定法:道用于成人無移位的股骨干下1/3骨折及股骨髁上骨折。兒童青枝型骨折,可行石膏固定或用四塊夾板固定,先在股骨下端放好襯墊,再用四根布帶綁扎固定夾板,一般固定6~8周后去除,練習活動,功能恢復滿意。

  2.骨牽引加小夾板固定:適用于移位的髁上骨折。后旋型在手法整復后,行髁上斯氏針骨牽引,膝屈至100°的位置上,置于托馬斯(Thomass)或勃朗(Braun)架上,使腓腸嘰松弛。達到復位,然后外加小夾板周定。

  前移型可采用脛骨粗隆牽引,牽引姿勢、位置同上。在牽引情況下,遠折段向相反方向整復,即可復位。如牽引后仍不復位,可在硬膜外阻滯麻醉下行手法整復,勿使用暴力,注意腘血管的損傷,如骨折尖端刺在軟組織內,可用撬撥法復位后。外加小夾板固定,屈膝牽引4~6周,牽引期內膝關節(jié)不斷地進行功能練習。牽引解除后,仍用夾板或石膏托圈定,直至骨折臨床愈合。牽引復位時間約在l~7天內,宜用床邊X線機觀察。

  本法優(yōu)點在于經濟,安全,愈合率高。配合早期功能鍛煉,減少了并發(fā)癥。但傷員臥床時間較長,有時需反復床邊透視、復位及凋整夾板或壓墊,雖不愈合者極少。但畸形愈合者常見。如有軟組織嵌入骨折端,則不易愈合。橫斷骨折可見過度牽引而致骨折端分離,造成延遲愈合。開放性股骨髁上骨折合并腘動脈。腓總神經等損傷者則不宜牽引,需行手術治療,以免加重血管、神經的損傷。

  3.股骨髁上骨折撐開器固定法:本法適用于股骨髁上骨折而無血管損傷者。并且遠折段較短,不適宜內固定的傷員。在硬膜外阻滯麻醉下,采用斯氏針,分別在股骨髁及股骨近折段各橫穿一斯氏針,兩針平行,在針的兩側各按裝一個撐開器,然后在透視下手法整復,並調整撐開器的長度,待復位后,采用前、后石膏托固定于屈膝位。如骨折處較穩(wěn)定,可將撐開器轉而為加壓,使骨折處更為穩(wěn)定牢固。固定4~6周后拔針,繼續(xù)石膏固定,直至骨折臨床愈合。若手法整復失敗,可考慮切開復位,從股骨下端外側縱切開,直至骨折端,避開腘血管,整復骨折后,仍在骨折的上、下段穿針如上,外用撐開器,縫合傷口。因髁上骨折的遠折段甚短,無法內固定。本法使用撐開器代替牽引,患者可較自由的在床上起坐活動,避免了牽引之苦,是個簡單易行的方法。

  4.術后處理:術畢需外上長腿石膏托,抬高患肢,將下肢置于勃朗架上。有利于靜脈回流:另一種情況術后不上石膏托,為對抗股部肌肉的拉力,可行小腿皮牽引,2~3周后拆除,再以石膏管型固定。功能練習從第10天拆線后開始,先練習肌肉等長收縮,每小時活動5分鐘,夜間停止,術后8~l0周拆石膏。開始不負重練習膝關節(jié)活動,待拍片及檢查骨折已臨床愈合時,再開始負重練習。但手術內固定的傷員,其骨折愈合時間較非手術治療者長,一般需要4~5個月方能臨床愈合。

  股骨下端為松質骨,螺絲釘當時固定較緊,兩周后便可松動,術后仍需加外固定以防錯位。另一種情況是手術固定的傷員愈合較遲,由于過早負重及膝關節(jié)活動障礙,增加了骨折處的杠桿力,使股骨下端前側的鋼板,螺絲釘松動翹起。為防止此種并發(fā)癥,應定期拍片。下地負重活動之前,必須確認已經臨床愈合,而不只是骨折固定時間已到的片面愈合時間概念。

  股骨髁上骨折的遠折段過短,沒有固定兩枚螺絲釘?shù)拈L度,則不宜采用本法。即使遠折端能勉強上兩枚螺絲釘,在股骨遠折端前側置鋼板和固定螺絲釘是比較困難的,取除亦同樣困難。因此,放置前側鋼板不宜過低,同時必須注意髕骨滑動是否受到阻礙。否則會影響膝關節(jié)的活動。

  雙鋼板縱形置于股骨下端前、外側,二者互成90°角。從力學觀點來看,固定較為確實而穩(wěn)定,限制了前后及左右兩個方面的應力。可以早期練習肌肉的等長收縮。拆石膏后可不負重練習關節(jié)活動,從而免除受長期牽引之苦。

  5.近愈標準:骨折對位對線良好,手術后傷口愈合。

  6.治愈標準:骨折愈合,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復。

臨床醫(yī)師公眾號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直播】臨床醫(yī)師腎小球疾病考點2
【直播】臨床醫(yī)師腎小球疾病六大考點

直播時間:2月4日 19:30-20:30

直播主題:臨床腎小球疾病六大考點2

直播老師:章一芹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