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臨床助理醫(yī)師 > 答疑周刊

醫(yī)學教育網臨床助理醫(yī)師:《答疑周刊》2008年第6期

2009-02-05 11:20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報名時間>> 考試公告>> 各地動態(tài)>>
重大變動>> 摸底測試>> 資料0元領>>

  【神經病學】特發(fā)性面神經麻痹不應有的癥狀是

  A.額紋消失

  B.Bell(貝爾)現象

  C.耳后或下頜角后疼痛

  D.舌前2/3味覺障礙

  E.外耳道或鼓膜出現疼痛皰疹醫(yī) 學教育 網原創(chuàng)

  答案及解析:本題應選擇E。

  

                                                                                                                                    Bell(貝爾)現象

        特發(fā)性面神經麻痹病初可伴有麻痹側耳后乳突區(qū)、耳內或下頜角的疼痛。表現一側表情肌完全性癱瘓,額紋消失,不能皺額蹙眉,眼裂變大,眼裂不能閉合或閉合不全,用力閉眼時眼球向上外方轉動,顯露白色鞏膜,稱Bell癥。由于膝狀神經節(jié)的味覺纖維走行于面神經管內,繼而與面神經分離,形成鼓索神經,后加入舌神經,支配舌前2/3的味覺。在鼓索參與面神經處以上的病變,鐙骨肌支以上受損時,病變在膝狀神經節(jié)時,都可出現舌前2/3味覺障礙。故答案E不正確。

  【神經病學】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不應有的表現醫(yī)學教育 網原創(chuàng)

  A.面部發(fā)作性劇痛

  B.患側面部皮膚粗糙

  C.面部痛覺減退

  D.痛性抽搐

  E.有觸發(fā)點

  答案及解析:本題應選擇答案C。
  
       

        三叉神經痛的臨床表現:三叉神經痛為驟然發(fā)生的劇烈疼痛,但嚴格限于三叉神經感覺支配區(qū)內。發(fā)作時病人常緊按病側面部或用力擦面部減輕疼痛,可致局部皮膚粗糙,眉毛脫落。有的在發(fā)作時不斷作咀嚼動作,嚴重者可伴有同側面部肌肉的反射性抽搐,所以又稱“痛性抽搐”。每次發(fā)作僅數秒鐘至1~2分鐘即驟然停止,間歇期正常。發(fā)作可由1日數次至1分鐘多次。發(fā)作呈周期性,持續(xù)數周、數月或更長,可自行緩解。病程初期發(fā)作較少,間歇期較長。隨病程進展,間歇期逐漸縮短。

  疼痛常自一側的上頜支(第2支)或下頜支(第3支)開始,隨病程進展可影響其他分支,其中眼支起病者極少見,極個別病人可先后或同時發(fā)生兩側三叉神經痛。臨床上,病人面部某個區(qū)域可能特別敏感,易觸發(fā)疼痛,如上下唇、鼻翼外側、舌側緣等,這些區(qū)域稱之為“觸發(fā)點”。此外,在三叉神經的皮下分支穿出骨孔處,常有壓痛點。發(fā)作期間面部的機械刺激,如說話、進食、洗臉、剃須、刷牙、打呵欠、甚至微風拂面皆可誘發(fā)疼痛。醫(yī)學教 育 網原創(chuàng)

  【神經病學】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的治療應首選

  A.苯妥英鈉

  B.卡馬西平

  C.氯硝西泮

  D.純酒精注射

  E.神經切斷術

  答案及解析:本題應選擇答案B。

  卡馬西平:是首選治療藥物。首劑100mg,每日2次,以后每天增加100mg,直到疼痛停止(最大量不應超過1000mg/d);以后逐漸減少,確定最低有效量作為維持劑量服用。有效率達70%~80%,若出現眩暈、步態(tài)不穩(wěn)、白細胞減少等不良反應需停藥。孕婦忌用。

  【神經病學】原發(fā)性與繼發(fā)性三叉神經痛的鑒別主要依據是

  A.疼痛時間的長短

  B.疼痛發(fā)作的頻率

  C.有無面部痛覺障礙,角膜反射有無改變

  D.有無觸發(fā)點或扳機點

  E.疼痛的范圍醫(yī) 學教育網原創(chuàng)

  答案及解析:本題應選擇C。

  原發(fā)性三叉神經痛應與繼發(fā)性三叉神經痛相鑒別,后者疼痛持久,且伴有三叉神經麻痹,患側面部感覺減退;眼支受損可有角膜反射遲鈍或者消失,第三支受損可有咀嚼肌萎縮,張口下頜歪向病灶側,或合并其他腦神經麻痹,一般藥物治療效果不滿意。常見原因為多發(fā)性硬化、延髓空洞癥、原發(fā)性或轉移性顱底腫瘤。

  【神經病學】格林-巴利綜合征的典型臨床表現之一為四肢遠端

  A.感覺障礙比運動障礙明顯

  B.感覺和運動障礙均十分嚴重

  C.僅有感覺障礙

  D.疼痛明顯

  E.感覺障礙比運動障礙輕

  答案及解析:本題應選擇答案E。

  格林-巴利綜合征的典型臨床表現:

  本病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我國北方似以兒童較多。男女發(fā)病率相似。全年均可發(fā)病,多數患者起病前1~3周有呼吸道或胃腸道感染的癥狀。首發(fā)癥狀常為四肢遠端對稱性無力,很快加重并向近端發(fā)展,或自近端開始向遠端發(fā)展,可涉及軀干和腦神經,嚴重病例可累及肋間肌和膈肌導致呼吸麻痹。癱瘓為弛緩性,腱反射減弱或消失,病理反射陰性。初期肌肉萎縮可不明顯,后期肢體遠端有肌萎縮。感覺障礙一般比運動障礙為輕,表現為肢體遠端感覺異常和手套、襪子樣感覺減退,也可無感覺障礙。某些患者疼痛可很明顯,肌肉可有壓痛,尤其是腓腸肌的壓痛。腦神經損害以雙側面神經麻痹最常見,其次為舌咽和迷走神經麻痹,表現為面癱、聲音嘶啞、吞咽困難。動眼、外展、舌下、三叉神經的損害較為少見;偶可見視乳頭水腫。自主神經功能損害有出汗、皮膚潮紅、手足腫脹、營養(yǎng)障礙、心動過速等癥狀。罕見出現括約肌功能障礙,血壓降低。多數病例病情迅速發(fā)展,約3~15天內達高峰,90%以上患者的病情在4周內停止進展,但其余仍可繼續(xù)加重。約1~2個月后開始恢復。本病常見的并發(fā)癥是肺部感染、肺不張。少見的是心肌炎和心力衰竭。

  實驗室檢查可見周圍血細胞輕度升高。生化檢查正常。發(fā)病后第l周內作腦脊液檢查,多數病人可能正常,第2周后,大多數病人腦脊液內蛋白增高而細胞數正?;蚪咏?,稱為蛋白-細胞分離現象,此現象為本病的特征。蛋白增高自(0.8~8)g/L不等。這種特征性的改變在發(fā)病后第三周最明顯,腦脊液壓力多正常。少數病例腦脊液無變化。肌電圖檢查可見,發(fā)病早期可能僅有F波或H反射延遲或消失。神經傳導速度減慢,遠端潛伏期延長,動作電位波幅正?;蛳陆?。

 〖醫(yī)學教育網版權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臨床醫(yī)師公眾號

距離2025臨床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助理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臨床助理醫(yī)師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