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物的非胃腸道吸收:
為了幫助即將參加2014年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的考生順利復習,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了相關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預祝大家取得好成績!
一、注射部位的吸收:
1.注射給藥、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
2.藥物的理化性質影響藥物的吸收,分子量小的藥物主要通過毛細血管吸收,分子量大的主要通過淋巴系統(tǒng)吸收。
3.難溶性藥物的溶解度影響藥物的吸收,如混懸型注射劑中藥物的溶解度是藥物吸收的限速因素等。
4.各種注射劑吸收速度的順序為:水溶液>水混懸液>油溶液>O/W乳劑>W(wǎng)/O乳劑>油混懸液。
二、肺部吸收:
1.藥物從呼吸道吸收為被動擴散過程,脂溶性藥物易吸收,油水分配系數(shù)影響藥物吸收。
2.與其他吸收部位比較多肽、蛋白質大分子較易吸收。
3.可避免肝臟首過效應。
三、鼻黏膜吸收:
1.藥物在鼻黏膜的吸收主要為被動擴散過程,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故脂溶性藥物易吸收。
2.親水性大分子可經(jīng)細胞間隙旁路慢速轉運。
3.藥物通過鼻黏膜吸收后直接進入體循環(huán),可避免肝臟的首過效應。
四、口腔黏膜吸收:
1.吸收機理多為被動擴散,故脂溶性、未解離藥易吸收。同時載體可參與藥物的轉運過程。
2.避免肝的首過效應及藥物在胃腸道的破壞。
五、陰道黏膜吸收:
藥物通過陰道粘膜以被動擴散通過細胞膜的脂質通道為主,同時陰道吸收也可以通過含水的微孔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