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六腑之一。分“上焦”,“中焦”和“下焦”。
從部位而言,上焦一般是 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內(nèi);中焦指膈下、臍部以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臟腑:下焦指臍以下部位,包括腎、膀胱、小腸、大腸(從病理生理的角度,還包括部位較高的肝,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故下焦往往肝、腎并提)。
從功能而言 ,《靈樞。營衛(wèi)生會篇》指出“上焦如霧”(主要指心肺的輸佈作用),“中焦如漚”(指脾胃的消化轉(zhuǎn)輸作用),“下焦如瀆”(指腎與膀胱的 排尿作用,并包括腸道的排便作用),這些功能實際就是體內(nèi)臟腑氣化功能的綜合,故三焦的功能,概括而言是受納水谷,消化飲食,化生氣血精微物質(zhì),輸送營養(yǎng),排泄廢料。三焦的“焦”字,有“熱”的含義,這種熱來源于命門之火,是通周氣化的作用來體現(xiàn)的。
至于三焦的實體是一個爭論未決的問題?!鹅`樞·營衛(wèi)生會篇》說:“上焦出于胃上囗,并咽以上,貫膈而佈胸中。…… 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 下焦者,別回腸,注于膀胱而滲入焉。”《難經(jīng)》認為三焦是“有名而無形”、張介賓《類經(jīng)附翼》記載:“…… 及至徐遁、陳無擇始創(chuàng)言三焦之形,云” 有脂膜如掌大, 正與膀胱相對, 有二白脈自中出,夾脊而上,貫于腦, …… “張氏本人則認為:”三焦為臟腑之外衛(wèi)“,”所謂焦者, 象火類也,色赤屬陽之謂也。今夫人之一身,外自皮毛,內(nèi)自臟腑,無巨無名,無細無目,其于腔腹周圍上下全體,狀若大囊者,果何物耶?且其看內(nèi)一層,形色最赤,象如六合,總護諸陽,是非三焦而何?“虞搏《醫(yī)學正傳 》認為:”三焦者指腔子而言, …… 總名三焦, …… 其體有脂膜在腔子之內(nèi),包羅乎五臟六腑之外也。“王清任《醫(yī)林改錯》以為”網(wǎng)油“即是三焦。唐容川《血證論》謂:”三焦,古作[月焦](按:這是一個字) ,即人身上下內(nèi)外相聯(lián)之油膜也。“以上是古代醫(yī)家的一些主要論點,但都不能全面地解釋三焦在人體的氣化綜合功能,錄出以備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