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3月8日 19:00-22:00
詳情
3月12日 19:00-21:00
詳情【提問】A.人工破膜
B.剖宮產
C.引產
D.會陰側切
E.低位產鉗術
64.孕35周,子癇,抽搐控制6小時,此時應采取的措施是 答案:B
解析:正確答案B。
65.輕度妊高征初產婦,孕39周,臨產,宮口開全1小時,LOA,S+3,胎心110次/分,羊水輕度胎糞污染,此時應采取的措施是 答案:D
解析:正確答案D。
老師,我覺得65題答案錯誤,請幫我核實,另外我想讓老師幫我講解下低位產鉗術和在什么時候的應用?謝謝?。?!
[該提問 2006-9-18 15:13:56 被教師編輯過]
【教師77回答】
--------------------------------------------------------------------------------
答復:胎兒窘迫主要臨床表現為:胎心率異常、羊水糞然及胎動減少或消失。此產婦臨產為分娩期,為急性胎兒窘迫,胎心率<120bpm,提示缺氧嚴重。急性胎兒窘迫宮口開全骨盆各徑線正常者,胎頭雙頂徑已過坐骨棘平面以下,一旦診斷為胎兒窘迫應盡快經陰道助產,娩出胎兒。因達胎頭最低點到坐骨棘平面下3cm,未到達陰道口,不適用低位產鉗術。本題選擇D。
兒頭顱頂骨最低部位(不是先鋒頭的最低部分)降達會陰部時上鉗,稱低位產鉗術。
看了分析,下面的78題我還不明白,這道題在2006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歷年考點縱覽上選的是C,到底對不對?幫我分析一下,77題是A還是C幫我分析一下
27歲初產婦,妊娠40周,陣發(fā)性腹痛10小時,宮縮10~15分鐘一次,持續(xù)30秒,宮口開大2cm.
76.出現上述臨床表現的原因是 (答案:A)
A.子宮收縮節(jié)律性異常
B.子宮收縮對稱性異常
C.子宮收縮極性異常
D.子宮收縮縮復作用異常
E.腹肌和膈肌收縮力異常
77.此時的處理原則應是 (答案:C)
A.靜脈滴注縮宮素
B.靜脈滴注麥角新堿
C.肌內注射哌替啶(杜冷?。?
D.人工破膜
E.立即行剖宮產術
78.若已進入第二產程,胎頭+4,胎心102次/分,此時的處理應是 (答案:A)
A.立即行剖宮產術
B.等待自然分娩
C.行產鉗術助娩
D.靜脈滴注縮宮素加強宮縮
E.靜注地西泮(安定)加速產程進展
【回答】答復:假臨產:孕婦在分娩發(fā)動前,常出現假臨產。其特點是宮縮持續(xù)時間短且不恒定,間歇時間長且不規(guī)律,宮縮強度不增加,常在夜間出現、清晨消失,宮縮引起下腹部輕微脹痛,宮頸管不短縮,宮口擴張不明顯,給予鎮(zhèn)靜劑能抑制假臨產。
對于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者,在潛伏期內出現的宮縮乏力,首先應與假臨產相鑒別,可用強鎮(zhèn)靜劑如哌替啶100mg或嗎啡10mg肌注,鎮(zhèn)靜治療后可使假臨產者宮縮消失,而絕大多數潛伏期宮縮乏力者經充分休息后自然轉入活躍期。
不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處理原則是調節(jié)子宮收縮,使其恢復正常節(jié)律性及極性??山o予哌替啶100mg或嗎啡100mg肌注,產婦充分休息后多能恢復為協調性子宮收縮,但會伴有胎兒窘迫征象及伴有頭盆不稱這則禁用強鎮(zhèn)靜劑,應盡早行剖宮產。
故77題答案選擇C。
因為產婦已進入第二產程,宮口開全,骨盆各徑線正常者,胎頭雙頂徑已過坐骨棘平面以下,一旦診斷為胎兒窘迫,應盡快經陰道助產,娩出胎兒。由胎心率可以診斷急性胎兒窘迫,應行陰道助產術,故答案選擇C。
【追問】間歇時間長且不規(guī)律,請標數值,到底乍樣才算間歇時間長且不規(guī)律
【回答】答復:規(guī)律宮縮:產程開始時,出現伴有疼痛的子宮收縮,常用“陣痛”一詞描述,初起時宮縮持續(xù)時間較短(約30秒)且弱,間歇期較長(5-6分鐘)。隨產程進展,持續(xù)時間漸長(50-60秒)且強度增加,間歇期漸短(2-3分鐘)。當宮口近開全時,宮縮時間可達1分鐘更長,間歇期僅1-2分鐘。
不符合規(guī)律宮縮的標準即為不規(guī)律。
【追問】78宮口開全????????27歲初產婦,妊娠40周,陣發(fā)性腹痛10小時,宮縮10~15分鐘一次,持續(xù)30秒,宮口開大2cm,若已進入第二產程,胎頭+4,胎心102次/分在哪說到宮口開全了???????不是開大2CM嗎
【回答】答復:“若已進入第二產程,胎頭+4,胎心102次/分”。第二產程就是從宮口開全到胎兒娩出,如宮口沒開全就不能是第二產程。
【追問】77老師,第一個問題里你說"胎頭最低點到坐骨棘平面下3cm,未到達陰道口,不適用低位產鉗術",那么最后一個問題"若已進入第二產程,胎頭+4,胎心102次/分"為什么可以行產鉗術助娩呢?
你說的"兒頭顱頂骨最低部位"是什么?請老師再講講,謝謝
【回答】答復:
產鉗術助娩適應癥:凡是產婦或胎兒在分娩時發(fā)生困難均可施行產鉗術。但必須在宮口開全,頭盆相稱,胎膜已破,活嬰,胎方位適合,排空膀胱的情況下應用。具體可從母兒兩方面考慮。
兒頭顱頂骨最低部位(不是先鋒頭的最低部分)降達會陰部時上鉗,稱低位產鉗術。兒頭顯著于陰道口時上產鉗,為出口產鉗術。尤其是出口產鉗術,困難多較小,較安全。
★問題所屬科目: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婦產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