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網(wǎng)校老師 02月21日 16:00-18:00
詳情
張鈺琪 02月21日 09:00-21:00
詳情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 ||
---|---|---|
全國技能繳費時間>> | 最新版大綱/教材變動>> | 醫(yī)師“搞”分秘籍資料>> |
大承氣湯是中醫(yī)助理醫(yī)師考試需要了解的內容,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了相關知識點,以便廣大考生參考學習。
《傷寒論》
組成:大黃四兩,酒洗(12g)、厚樸八兩,去皮,炙(15g)、枳實五枚(12g)、芒硝三合(9g)
用法: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內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余勿服。 J
功用:峻下熱結。
主治:
l)陽明腑實證。大便不通,頻轉矢氣,脘腹痞滿,腹痛拒按,按之硬,甚或潮熱譫語,手足撒然汗出,舌苔黃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脈沉實。
2)熱結旁流。下利清水,色純青,臍腹疼痛,按之堅硬有塊,口舌干燥,脈滑實。
3)里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fā)狂等。
方解:本方主治雖然有三,但以陽明腑實證為中心,其他熱結旁流,以及里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fā)狂等,與陽明腑實證癥狀雖異,病機則同,皆為實熱積滯內結腸胃,熱盛而津液大傷所致。
陽明主里,統(tǒng)屬胃腸,以通降為順,傳化物而不藏。傷寒之邪人里化熱,或溫熱之邪內侵中焦,與胃腸中宿食、燥屎相結,氣機阻滯,腑氣不通,故大便秘結,頻轉矢氣,脘腹痞滿疼痛;糟粕結聚燥屎結于腸中,故腹痛拒按,按之則硬;熱在陽明,日哺(申至酉時)為陽明旺時,故日哺發(fā)熱,如潮汛之有信;熱擾神明,故神昏譫語;里熱內盛,津液被蒸迫外泄,故見汗出;四肢察氣于胃,故手足濺然汗出較為明顯;有形之熱消灼津液,真陰欲竭,故舌苔黃燥,焦黑起刺。以上諸癥前入歸納為“痞、滿、燥、實”四字。“痞”是自覺胸脘有壓重、緊張、悶塞感:“滿”是指脘腹脹滿,按之有抵抗:“燥”是指熱灼津傷,腸中糞便,既燥且堅:“實”是指熱邪與燥屎互結,正盛邪實,大便不暢,腹痛拒按,苔黃,脈實等。
熱結旁流乃里熱熾盛,燥屎結于腸中,邪熱蒸迫腸中糞水從旁而下,雖下利清水而腹痛不減。熱厥是由實熱積滯,閉阻于內,陽氣被遏,不達四肢所致。四肢雖厥而肚腹仍熱,揚手擲足,煩躁不安。熱盛于里,陰液大傷,筋脈失養(yǎng),又可出現(xiàn)抽搐,甚至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之痙病,如邪熱內擾,則見神昏,甚至發(fā)狂。
根據(jù)以上實熱積滯內結腸胃,熱盛而津液大傷的病機,治宜峻下熱結,以急下實熱燥結,存陰救陰,即“釜底抽薪,急下存陰”之法。方中首選苦寒之大黃蕩滌胃腸為君,以芒硝咸寒泄熱、潤燥軟堅為臣,與大黃相須而用,助其瀉積泄熱之力。燥實內結,腑氣不通,故又佐枳實行氣破結,厚樸下氣消滿,既利肺、胃、大腸之氣而除脘腹痞滿脹痛,又藉其推蕩之力,助硝、黃瀉下熱結。四藥合用,共奏峻下熱結之功。
本方峻下熱結,可承順胃氣下行,使塞者通,閉者暢,故名之曰“承氣”。
配伍特點:瀉下與行氣并重,行氣以助攻下,瀉下以助行氣。
證治要點:以數(shù)日不大便,脘腹脹滿,苔黃厚而干,或焦黑燥烈,脈沉數(shù)有力為證治要點。
網(wǎng)校老師 02月21日 16:00-18:00
詳情張鈺琪 02月21日 0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