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dǎo)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來源】為豆科植物多莖野豌豆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多莖野豌豆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
根莖極粗。
莖上升,很多。
葉軸頂端有卷須,卷須通常不分枝;托葉半箭頭狀,長5~7毫米,上部的托葉線形、矩形或卵狀披針形;小葉8~16,矩橢圓形或線矩形,先端鈍或尖,長15~22毫米,闊1.5~2.5毫米。
總狀花序被豎立的毛,高出于葉,有10~20朵向一邊疏生的花;花梗長達5毫米;花平展地遠離,長15~18毫米;萼鐘狀,有平伏短茸毛,上面的萼齒較短,三角形,下面的披針形,中間的幾乎和萼管等長;花冠紫色,旗瓣矩倒卵形,有極短的爪。
莢果矩形,無毛,長20~30毫米,闊6毫米。
種子有小臍。
生于牧區(qū)林緣及河灘灌叢中。
分布于東北等地。
【采集】夏秋采割全草,曬干,備用。
【性味】辛,平。
【歸經(jīng)】入肝、膽二經(jīng)。
【功用主治-多莖野豌豆的功效】發(fā)汗除濕,活血止痛。
治風(fēng)濕疼痛,筋骨拘攣,黃疸肝炎,白帶,鼻血,熱瘧,陰囊濕疹。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
外用:煎水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