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手機網(wǎng)
醫(yī)學教育網(wǎng)手機網(wǎng)

手機網(wǎng)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醫(yī)學百科類 > 草藥 > 正文

瑞香花的培植

2012-11-02 20:44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繁殖培育

瑞香的繁殖以扦插為主,也可壓條,嫁接或播種。扦插多在清明、立夏前進行,也可在秋季。剪頂部粗壯枝8—10厘米,留2—3片葉,經(jīng)促根劑浸泡后扦入沙床中,深度為總長1/2至1/3,隨即遮蔭,大約40天生根。瑞香扦插時民間常將插穗下端割裂,夾入一米粒大小的石子,增加接穗與基質(zhì)接觸面,以利生根。立秋扦插時,可在扦床上覆膜增溫。對于地栽的瑞香移栽時需帶土球,在春或秋季進行,霜種前施基肥,以后再追1—2次肥,至入冬前再施一次催花肥,而盆栽瑞香首先宜選既保水又透水的栽培基質(zhì),目前多用塘泥。因瑞香喜肥,要隨時追肥,但不宜用人糞尿?;ㄅ钁苊怅柟庵鄙洌募颈仨氄谑a。

繁殖管理

繁殖可在春、夏、秋三季進行扦插,春季插在二月下旬至三月下旬,選用一年生的粗壯枝條約10厘米左右,剪去下部葉片,保留2~3片葉片即可,而后插入苗床;夏插在六月中旬至七月中旬;秋插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均選當年生枝條。夏、秋 扦插,剪下當年生健壯枝條,插條基部最好帶有節(jié)間,更有利于發(fā)根。插在河砂盆中,約2/3深,插后遮蔭,保持濕潤,但又不要過濕,45~60天,即可生根。如在插條基部蘸漬木本生根粉,則更有利于插條的生根。

高壓法繁殖宜在3-4月份植株萌發(fā)新芽時進行。首先選取1-2年生健壯枝條,作1-2厘米寬環(huán)狀剝皮處理,再用塑料布卷住切口處,里面填上土,將下端扎緊,塑料布上端也扎緊,但要留一點小孔,以便透氣和灌水,保持袋中土壤濕潤,一般經(jīng)2個多月即可生根。秋后剪離母體上盆或另行栽植。

性喜溫暖的環(huán)境,懼烈日,喜陰,畏寒冷。夏季要遮蔭、避雨淋和大風;冬季放在室內(nèi)向陽、避風處,維持8℃以上的室溫。保持葉面清潔干凈,保持盆土不過干或過濕;不要受凍,不要讓室內(nèi)有煤煙和油煙。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pH值6至6.5),忌用堿性土,可用山泥或田園土摻入40%的泥炭土、腐葉土、松針土和適量的煤球灰、稻殼灰、城市垃圾等為培養(yǎng)土。栽培時應選半陰半陽、表土深厚、濕潤地種植。為避免陽光直射,而在冬季又能曬到陽光,常常采用與落葉喬、灌木混植的辦法。春秋兩季都可進行移植,但以春季開花期或梅雨期移植為宜。成年樹不耐移植,移植時務必盡量多帶宿土,還要加以重剪。

栽植后的管理,露地栽培比較粗放,天氣過旱時才澆水;越冬前在株叢周圍施些腐熟的廄肥。盆栽的瑞香,應保持盆土半干半濕,在春、秋兩季各施一次肥料。春季在萌芽抽梢期,用30%腐熟的豆餅和雞糞混合液肥;秋季在9月下旬,肥料濃度宜淡。施肥的時間要選在有陽光的晴天,上午10點前為好。施肥當天下午5點以后要對葉面噴一次水。水不能用新放出來的自來水,最好是經(jīng)陽光曬過的,或是室內(nèi)存一天的水,水溫不能低于室內(nèi)溫度。不要將肥液灑在葉面上,如灑在葉面上要立即用噴壺水沖掉。肥料以氮肥、鉀肥為主,也就是常以餅肥、魚腥肥混合用。但必須是充分發(fā)酵好了的肥液,還要加上少量的黑礬水。瑞香的用肥不能濃,要淡薄。注意在盆土過濕和氣溫過高或過低時不宜施肥。 初夏開始,盆栽的瑞香就應放置于樹蔭下或蔭棚里,避免強光照射。株盆忌直接放在地上,以免花的香氣招引螞蟻和蚯蚓。瑞香較耐修剪,一般在發(fā)芽前可將密生的小枝修剪掉,留出一定的空隙,以利通風透光。瑞香宜在花后進行整形修剪,剪短開過花的枝條,剪除徒長枝、重疊枝、過密枝、交叉枝以及影響樹型美觀的其它枝條,以保持優(yōu)美的造型。瑞香應每隔2年至3年翻盆換土一次,一般在花謝后進行,秋季也可。翻盆時剔除2/3舊土,適當修去一些過長的須根,可結合翻盆,適當提根。

在3月底清明節(jié)前,瑞香可以出室,但是要防止大風吹、猛雨淋,以免瑞香新發(fā)的嫩芽受到傷害。到4月底慢慢縮短光照時間。6月中旬到9月中旬可以全日不受光照。因到夏季瑞香基本上停止生長,進入了半休眠狀態(tài)。在這個時期防止淋暴雨,嚴禁施肥。還要給它造成一個涼爽通風的好環(huán)境,減少澆水量。瑞香越夏后到9月底至10月初可見些早晨的陽光,有2至3小時為好,以后可以慢慢延長光照時間,10月底就可以全天光照了。根據(jù)各地氣候不同情況,在10月或11月初瑞香就要入室了,人室后放在光照時間長的位置。到11月中旬和12月上旬、下旬各施一次薄肥液,因瑞香的花蕾生長較慢,肥不能施太勤、太多、太濃,但也不能不施肥。

瑞香病蟲害很少,在盆土過濕或施用未經(jīng)腐熟的有機肥時,極易引起根腐病的發(fā)生,應每隔10天至15天噴灑一次12%綠乳銅乳油600倍液,或50%多菌靈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等殺菌藥劑。 瑞香的根為肉質(zhì)根,且有甜味,容易遭受螞蟻、蚯蚓的危害,應注意防治。

養(yǎng)護管理

放置場所:瑞香盆景宜放置于溫暖濕潤、半陰半陽的場所。夏季應避陽光曝曬,冬季宜放在有光照、空氣流通的南邊窗下。

澆水:瑞香不耐濕,平時盆土宜帶干,不可積水。夏季高溫時宜早晚澆2次水,春秋時期澆水相應減少,但秋季孕蕾期,要注意盆土不可過干。天晴干燥時可常噴葉面水,做到枝葉常濕,利于生長,雨季可把盆搬至屋檐窗下,以避雨淋。

施肥:冬季要施足基肥。春季要施2~3次腐熟的餅肥水,肥水不宜濃。夏季伏天停施,以免灼傷根系。入秋后薄肥勤施,直至花蕾綻開。春季施以氮鉀為主的肥水,秋后施肥以磷為主,花蕾形成后可用濃度為0.1~0.2%的磷酸二氫鉀噴灑枝葉,進行根外施肥,但須將肥水噴在葉背面,以提高肥效,促使花繁葉茂。瑞香忌 用人糞尿肥。

修剪:瑞香修剪多在花后進行,一般可將開過花的枝條剪短,以促使分枝多,增加翌年開花數(shù)量。剪除徒長枝、交叉枝、重疊枝,對影響美觀的枝條也要及時剪除,以保持一定樹形。

翻盆:宜每隔2~3年進行一次,最好在春季花后進行,秋季亦可。翻盆時須多帶舊土,根系不能多動,可適當剪除一些過長的須根。盆底必須放足基肥。

冬季養(yǎng)護 白天應將瑞香花放在向陽處接受光照,夜間需將其移到不低于5℃的地方。此外還要忌盆土太濕,忌施濃肥、生肥,忌淋雨。

平時要注意觀察瑞香花的葉片,如果葉片挺拔向上,說明肥水正常;若葉片下垂,便是用肥偏濃、偏生、偏勤或澆水太多、太勤,要查明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澆水太多,容易糾正,若是用肥不當,可連續(xù)澆透水,讓肥從盆里流失,然后將其放在通風處,使盆土快干。若是爛根,則需翻盆,將爛根剪掉,用殺菌藥劑將其洗凈,然后栽在沙土里讓它發(fā)新根。上部枝葉,也要相應地剪去一些。

盆土以中性略偏酸的沙土為主,此外還需摻40%的腐葉土、松針土、泥碳土或稻殼灰。盆土不宜施用基肥,應適時追施液態(tài)肥。液態(tài)肥以黃豆水(將黃豆磨碎或煮爛,至少漚1年。黃豆肥性溫和,動物性肥料刺激性大)與磷酸二氫鉀溶液(高效速效磷鉀肥,將晶體顆粒加1000倍水稀釋)混合施用為佳。

病蟲防治 瑞香抗病性較強,偶有蚜蟲、紅蜘蛛為害,可用80%敵敵畏1200倍液或用波美0.5度石硫合劑噴灑防治。瑞香根系有甜味,易招引蚯蚓,故翻盆時可將盆土中蚯蚓撿盡,平時花盆不宜放在泥土地上,以避免蚯蚓從盆底鉆進。

染病植株葉面出現(xiàn)色斑及畸形,同時開花不良,出現(xiàn)爛心現(xiàn)象。防治辦法:在高溫高濕季節(jié)到來前噴波爾多液2-3次,并放陰涼處,如發(fā)現(xiàn)爛心應及時剪去枝葉、花朵,并燒掉,防止擴散。尤其金邊瑞香嬌嫩難養(yǎng),怕潮濕、低壓氣候,養(yǎng)植應選高爽之處,加強保護。

落葉防治 導致瑞香落葉的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盛夏季節(jié),不僅天氣炎熱,而且多降大雨、暴雨和雷陣雨,特別是雷陣雨,來勢突然,強度較大,使溫度急劇下降,極易損傷瑞香的毛細根。

二是雨過天晴,盆內(nèi)積水,植株處在上曬下蒸的環(huán)境下,使根部的呼吸作用受阻,容易引起爛根。

三是施肥過量,超過了植株的實際需要,引起毒害,使植株生長受到抑制?;蛘呤┯脹]有發(fā)酵腐熟的重肥,根系受了肥害。

瑞香出了毛病一時難以發(fā)現(xiàn),其革質(zhì)葉片仍在鮮艷翠綠的情況下,便會出現(xiàn)葉片全部落光的狀態(tài)。對已落葉的植株,要及時地從花盆中脫出來,用清水沖洗干凈,把傷根和爛根全部剪掉,然后用中粒河砂再栽到花盆中去,放置在通風良好的蔽蔭處。經(jīng)常用細眼噴壺或噴霧器噴灑植株和花盆,并保持周圍環(huán)境濕潤。待一個多月后便會從枝干上萌發(fā)出很不舒展的小葉片,此時可把植株再移到散射光條件下,植株便會進行較弱的光合作用,產(chǎn)生多種有機物質(zhì),供植株本身新陳代謝之用,促使植株恢復正常生長。當病株已萌發(fā)出新根后,再重新移栽到疏松及排水良好、PH值在5.5-6.5的土壤中去。

花卉觀賞 瑞香樹姿優(yōu)美,樹冠圓形,條柔葉厚,枝干婆娑,花繁馨香,寓意祥瑞,觀賞以早春二月開花期為佳。如須提前開花,要在花前1個月提高澆水水溫,可提前半個月開花,盛花期扣水可延長開花期。

瑞香是我國傳統(tǒng)名花,古代詩詞中頗多贊詠之詞,宋代詩人王十朋有《瑞香花》詩曰:“真是花中瑞,本朝名始聞”。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