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史采集
要了解糖尿病人患病持續(xù)時間、治療方式及其他并發(fā)癥情況,識別腳出現潰瘍的原因、持續(xù)時間、程度和進展情況;
二體格檢查
時注意潰瘍面的外觀、范圍、深度、溫度、氣味,同時確定腳有無畸形、浮腫、軟組織感染或骨髓炎。檢查患者對側肢體情況及鞋襪是否合適;
三輔助檢查
1. 神經系統(tǒng)檢查
目的是了解患者是否仍存在保護性的神經感覺。最為簡單和常用的方法是用一根特制的10克尼龍絲,一頭接觸于患者的大腳趾、腳跟和前腳底外側,用手按住尼龍絲的另一頭,并輕輕施壓,正好使尼龍絲彎曲,患者腳底或腳趾此時能感覺到腳底的尼龍絲,則為正常,否則為不正常。另外還有用音叉來檢查患者對振動的感覺。
2. 皮膚溫度檢查
糖尿病足檢查方法
檢查皮膚對溫度變化的感覺,反應神經功能是否受損。分定性和定量檢查。定性即將音叉或一根細不銹鋼棍置于溫熱水杯中,取出后測定患者不同部位的皮膚感覺,同時與正常人對照。定量檢查需要用儀器。
3. 壓力測定
通過測定腳不同部位的壓力,了解患者是否有腳部壓力異常。通常讓受試者站在有多點壓力敏感器的平板上,通過掃描成像,在計算機上分析。
4. 周圍血管檢查
最簡單的方法是用手來觸摸腳背或脛后動脈的搏動來了解腳部大血管病變,波動消失提示有嚴重的大血管病變,需進行下一步檢查。
⑴血管超聲檢查:通過檢查明確血管有無狹窄或閉塞。
⑵踝動脈-肱動脈血壓比值:反映下肢血壓與血管狀態(tài),正常值為1.0-1.4;﹤0.9為輕度缺血,0.5~0.7為中度缺血,﹤0.5為嚴重缺血。嚴重缺血的患者容易導致下肢(或腳趾)壞疽。
⑶血管造影:了解下肢血管閉塞程度和部位,為截肢平面或血管旁路手術提供依據。
⑷跨皮氧分壓測定:反映微循環(huán)狀態(tài),同時反映周圍動脈的供血狀況。
⑸血流變學檢查:全血粘度,血漿比粘度,全血還原粘度;紅細胞聚集指數,紅細胞剛性指數;血漿纖維蛋白原含量測定。
5. 潰瘍合并感染的檢查
用探針探查懷疑有感染的潰瘍,如發(fā)現竇道,探及骨組織,要考慮骨髓炎;同時用探針取潰瘍深部的標本做細菌培養(yǎng),增加培養(yǎng)出感染細菌的特異性。深部感染或骨病變還可用X線平片、同位素掃描或磁共振檢查等方法鑒別。
6. Charcot關節(jié)病的檢查
長期糖尿病史患者可能并發(fā)Charcot關節(jié)病。需做??茩z查、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