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50年,一位名叫勞澄的老者來到古城長沙坡子街開了一家未名小藥鋪,這就是勞九芝堂的前身。勞澄之子勞楫取其父所繪《天香書屋圖》(圖中植雙桂,桂生九芝)之意,給藥鋪取名“勞九芝堂”。
公元1918年,藥鋪經營遇到瓶頸,族眾推舉勞昆僧出任經理。他自墊銀洋300元,充實流動資金,竭立整頓店務,使藥鋪重現生機,出現了一個中興局面。
公元1930年,藥鋪年營業(yè)額達到18萬銀元??谷諔?zhàn)爭前夕,勞九芝堂累計資金達40萬銀元(包括不動產)。
公元1938年11月,長沙“文夕”大火,店房被燒毀,資金損失在半數以上。
公元1944年,日軍侵陷長沙,藥鋪遷址蘭田鎮(zhèn)(今漣源縣)作小規(guī)模經營,直至抗日戰(zhàn)爭勝利,方回到長沙復業(yè)。
公元1953年,全國解放的春風給勞九芝堂帶來了復蘇與振興,成立了私營性質的“新中制藥廠”。
公元1956年,公私合營中以勞九芝堂藥鋪為主,合并多家藥店,成立了“九芝堂加工廠”,并設計啟用了“芝”字牌商標。從此,勞九芝堂藥鋪告別了漫長的風雨飄搖歷史,跨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公元1959年,改名為“九芝堂制藥廠”。 公元1967年,更名為“長沙中藥廠”。
公元1971年,改稱“長沙中藥一廠”。
公元1978年,更名“長沙市中藥一廠”。
公元1992年6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新聞發(fā)布會,恢復“長沙九芝堂制藥廠”廠名。公元1993 年6月,“九芝堂藥鋪”在長沙市黃興路隆重復業(yè)。
公元1994年6月,改制為長沙九芝堂藥業(yè)集團公司,實現了工廠制向公司制的轉軌。
公元1995年,兼并了國有中型商業(yè)企業(yè)長沙市藥材公司,有效地實現了工商結合、優(yōu)勢互補的目標。
公元1996年8月,為加快建立現代企業(yè)制度,積極實施集團發(fā)展戰(zhàn)略,與長沙神箭制藥總廠實現強強聯合,正式組建了長沙九芝堂(集團)有限公司。
公元1999年5月,集團公司與國投藥業(yè)投資有限公司(現已變更為國投創(chuàng)業(yè)投資有限公司)、海南湘遠經濟貿易公司(現已變更為海南湘遠工貿有限公司)、湖南省醫(yī)藥公司、湖南 長沙友誼(集團)有限公司(現已變更為湖南友誼阿波羅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發(fā)起人以發(fā)起設立方式成立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
公元2000年6月,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開發(fā)行4000萬A股并于同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融資3.6億元。
公元2003年7月,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增發(fā)新股5100萬股,融資5億元。
公元2004年,九芝堂在中國上市公司醫(yī)藥行業(yè)深滬兩市排名第二位,在深市排名第一位;整體實力在湖南省醫(yī)藥行業(yè)排名第一位。6月,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
公元2005年,相繼完成九芝堂工業(yè)、商業(yè)的戰(zhàn)略整合。
公元2006年5月,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以高票通過股份分置改革,推動著九芝堂持續(xù)、健康、穩(wěn)定的發(fā)展。
公元2008年6月,九芝堂中藥文化被列入中國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目錄,標志著以“藥者當付全力,醫(yī)者當問良心”為代表的九芝堂文化已經深入人心,并將獲得政府的支持與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