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肥大(迪歇納)型和貝克型肌營養(yǎng)不良是最常見的肌營養(yǎng)不良,常造成近端軀干肌無力。
假肥大型與貝克型肌營養(yǎng)不良累及同樣基因但基因缺陷是不同的,該基因是隱性的,在X染色體上(見第2節(jié))。雖然女性可能攜帶該缺陷基因,但由于另一條正常X染色體的代償,可不發(fā)病。而任何有這種缺陷X染色體的男性將患病。
肌營養(yǎng)不良的男孩幾乎完全沒有一種重要的肌蛋白即肌細胞增強蛋白,該蛋白被認為在維持肌細胞結構方面有重要作用。每10萬個新生男嬰中,有20~30個假肥大型肌營養(yǎng)不良。貝克型肌營養(yǎng)不良的男孩能制造肌細胞增強蛋白,但該蛋白過大且無功能。貝克型肌營養(yǎng)不良的患病率為3/1000。
. 癥狀
假肥大型肌營養(yǎng)不良常首發(fā)于3~7歲男孩,表現為骨盆肌無力,隨后出現肩胛帶肌無力且逐漸惡化,伴隨著肌無力,肌肉體積可增大,但異常的肌組織是無力的。在90%的患病男孩中出現心肌肥大、無力,造成心跳異常,可在ECG上發(fā)現。
患有假肥大型肌營養(yǎng)不良的男孩常有走路蹣跚,經常跌倒,上樓梯困難,由坐位站立困難。由于上、下肢肌肉常在關節(jié)處收縮,因此肘和膝部常不能完全伸直,最后出現脊柱彎曲(脊柱側突)。10~12歲時,大多數兒童需用輪椅。這種進行性的無力使他們易患肺炎及其他疾病,大多數于20歲時死亡。
雖然癥狀相似,但患貝克型肌營養(yǎng)不良的男孩病情嚴重者少,癥狀在10歲左右開始,16歲時僅有很少人需要依靠輪椅,20歲時90%以上患者仍存活。
. 診斷
當一個年輕男孩變得越來越無力時應懷疑肌營養(yǎng)不良。一種肌酶(肌酸激酶)從肌細胞逸出,造成血中酶水平異常升高。但是,血中肌酸激酶增高并不意味著一定患有肌營養(yǎng)不良,其他肌病也可造成該酶升高。
常用肌活檢來確定診斷:取一小片肌肉進行顯微鏡下檢查。在顯微鏡下,可見肌組織死亡及異常增粗的肌纖維。肌營養(yǎng)不良的晚期,脂肪和其他組織取代了死亡的肌肉組織,當特殊檢查顯示肌肉中肌細胞增強蛋白極度降低時可診斷假肥大型肌營養(yǎng)不良。支持診斷檢查包括肌肉功能電測定(肌電圖)及神經傳導功能檢查。
. 治療
假肥大型和貝克型肌營養(yǎng)不良都不可治愈。理療及鍛煉有助于防止關節(jié)附近肌肉持續(xù)收縮,有時需外科手術松解僵硬及疼痛的肌肉。
腎上腺皮質激素強的松有時可暫時緩解肌無力。正在研究中的基因療法能使肌肉產生肌細胞增強蛋白。
有肌營養(yǎng)不良患者的家庭,不論是假肥大型還是貝克型,均應向遺傳專家咨詢,幫助他們估計將該病遺傳給下一代的危險性。
幾種不常見的肌營養(yǎng)不良,都為遺傳性的,也可造成進行性肌無力。
面-肩-肱(朗-德)型肌營養(yǎng)不良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因此,僅有一個異?;蚣纯芍虏?,男女都可發(fā)病。常在7~20歲發(fā)病。由于面肌及肩胛肌受累,因此抬高上肢費力,不能吹口哨或緊閉眼。有些病人還發(fā)展到下肢無力,不能向上翹腳,造成足下垂。Landouzy-Dejerine肌營養(yǎng)不良很少非常嚴重,患者預期壽命正常。
肢帶肌肉萎縮造成骨盆(萊-默肌營養(yǎng)不良)或肩胛(埃爾布肌營養(yǎng)不良)肌無力。這些遺傳性疾病通常在成年后出現且很少造成嚴重無力。
線粒體肌病是一種遺傳性肌病,存在于細胞的能量工廠線粒體中的缺陷基因通過母親的卵細胞傳給下一代。線粒體有其自身基因,由于受精時,精子不提供線粒體,因此所有線粒體基因來自母親。因此,這些疾病永不會來自父親。這些少見的疾病僅在一組肌肉中造成進行性無力,如眼?。ㄑ奂“c瘓)。
. 診斷
診斷需從無力肌肉組織中取標本進行鏡檢或化學檢查。但是,由于無特殊治療,很少對這些不常見肌營養(yǎng)不良進行精確診斷。
強直性肌病是一組遺傳性疾病,指肌肉收縮后不能正常放松,可能會出現無力、肌肉痙攣或肌肉縮短(攣縮)。
肌強直性營養(yǎng)不良(斯坦納特病) 是男女均可發(fā)病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既有肌肉無力又有肌肉強直收縮,特別在手。常見眼瞼下垂。癥狀可出現于任何年齡,輕重不一。最重者肌肉極度無力,且有許多其他癥狀包括白內障、小睪丸、禿頂、心律不齊、糖尿病及智力發(fā)育遲滯。常在50多歲死亡。
遺傳性肌強直(托姆森?。?是累及男女的一種少見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癥狀常出現于嬰兒期。由于肌肉無法放松使手、腳及眼瞼變得僵硬。通常肌無力很輕。根據兒童特征性的表現和當手伸開又很快緊握后不易放松拳頭,以及醫(yī)生叩擊肌肉可引起長時間收縮等表現可以診斷。確診需作肌電圖??捎帽酵子?、奎寧、普魯卡因胺,或硝苯地平來緩解肌強直和痛性痙攣,但所有這些藥物都有副作用。規(guī)律地鍛煉可能有益。托姆森病患者預期壽命正常。
糖原貯積癥是少見的一組相關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患者不能正常代謝糖原。因此糖原(一種淀粉)大量累積。
最嚴重的糖原貯積癥是糖原貯積癥Ⅱ型(龐珀?。?,通常在1歲內發(fā)病。糖原蓄積于肝、肌肉、神經及心臟,使其不能正常工作。舌、心、肝長大?;純喝鐙雰喊丬浫跚疫M行性無力,有呼吸及吞咽困難。龐珀病是不可治愈的,大多數患兒2歲時死亡。不嚴重的龐珀病可累見于年長兒童及成人,造成上、下肢肌無力及深呼吸功能減退。
其他類型糖原貯積癥患者有痛性痙攣及肌無力,通常出現于運動后,癥狀輕重不一。避免運動可使癥狀消退。
肌肉的損害導致肌球蛋白釋放入血。由于肌球蛋白從尿排泄,因此可用尿檢查,診斷糖原貯積癥。肌球蛋白對腎臟有害,限制運動可降低肌球蛋白水平,大量飲水,尤其在運動后,可稀釋肌球蛋白。肌球蛋白水平高時,可用利尿劑防止腎臟損害。肝移植對糖原貯積癥有效但對龐珀病無效。
周期性癱瘓是一組相對較少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它常造成突發(fā)的無力和癱瘓。
當周期性癱瘓發(fā)作時,肌肉對正常神經沖動無反應,甚至對電子儀器的人工刺激也不反應。發(fā)作與癲癇不同之處在于患者完全清醒。不同的家族疾病發(fā)生的形式不同。一些家族,癱瘓與高血鉀有關(高鉀血癥);另一些則與低血鉀有關(低鉀血癥)。
. 癥狀
在過度運動后第二天醒來時,患者會感到某一肌肉或手腳無力。無力持續(xù)1~2天。高鉀血癥類型,癥狀常出現于10歲,每次癥狀一般持續(xù)半小時到4小時。低鉀血癥型,通常首發(fā)于20~30歲,癥狀持續(xù)時間長而嚴重。一些低鉀型患者在進食高碳酸化合物后一天易出現癱瘓,但饑餓同樣也可誘導發(fā)作。
. 診斷
患者對典型發(fā)作的描述是診斷的重要線索。如有可能,醫(yī)生最好在發(fā)作期檢查血鉀水平,通常要作甲狀腺功能及其他檢查以確定血鉀異常不是由其他原因所致。
. 預防和治療
醋氮酰胺可通過提高血酸度來預防血鉀過高或過低所致的癱瘓發(fā)作。發(fā)作時血鉀降低者可服用非糖性氯化鉀溶液。癥狀通常在1小時內改善。
低鉀癱瘓者應避免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飲食及過度活動。高鉀者可通過經常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和低鉀的飲食來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