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手機網(wǎng)
醫(yī)學教育網(wǎng)手機網(wǎng)

手機網(wǎng)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醫(yī)學百科類 > 中草藥 > 正文

蕨麻《中華本草》

2012-08-27 17:00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名稱

【拼音名】JuéMá

【英文名】Root of Silverweed Cinquefoil

【別名】延壽果、鹿跑草、人參果。

來源出處

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藥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蕨麻的塊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tentilla anserina L.

采收和儲藏:6-9月采挖,除去雜質(zhì),洗凈,曬干。

原形態(tài)

蕨麻多年生草本。根向下延長,在甘肅、青海、西藏,根下部膨大成紡錘形或橢圓形塊根。莖匍匐,在節(jié)處生根,常著地長出新植株,外被伏生或半開展疏柔毛或脫落近無毛?;~為間斷羽狀復(fù)葉。開花時明顯叢生,小葉6-11對,對生或互生,莖生葉很少或退化;葉柄被伏生或半開展疏柔毛,有時脫落近無毛;小葉無柄或頂生小葉有短柄,最上面一對小葉基部下延與葉軸匯合,基部小葉漸小呈附片狀;基生葉托葉膜質(zhì),褐色,和葉柄連成鞘狀,外被疏柔毛或脫落近無毛。莖生葉托葉革質(zhì),淡綠色,多深裂;小葉片通常橢圓形,長l-2.5cm,寬0.5-1cm,先端圓鈍,基部楔形或闊楔形,邊緣有多數(shù)尖銳鋸齒或呈裂片狀,上面綠色,被疏柔毛或脫落近無毛,下面密被銀白色絹毛。單花腋生;花梗被疏柔毛;花直徑1.5-2cm;萼片5,三角卵形,先端急尖或漸尖,副萼片5,橢圓形或橢圓披針形,全緣或有2-4齒,與萼片近等長或稍短;花瓣5,倒卵形,先端圓形,比萼片長1倍,黃色;花枝側(cè)生。瘦果卵形,具洼點,背部有糟?;ㄆ?-7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0-4100m的河岸、路邊、山坡草地及草甸。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及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根紡錘形、圓球形、圓柱形或不規(guī)則形,微彎曲,長0.5-3.5cm,直徑2-7mm;表面棕褐色,有縱皺紋。質(zhì)堅硬而脆,斷面平坦,類白色,有黃白相間的同心環(huán)紋,顯微鑒別 根橫切面:木栓層為3-5列細胞,棕黃色,栓內(nèi)層明顯,為2-3列類長方形細胞。皮層寬廣,占橫切面的絕大部分,有環(huán)狀裂隙,有的細胞含草酸鈣簇晶。韌皮部狹窄,細胞多角形,排列緊密;韌皮射線明顯。形成層成環(huán)。木質(zhì)部次生構(gòu)遷不發(fā)達,初生構(gòu)造發(fā)達,呈星角排列的導(dǎo)管群壓縮在形成層內(nèi)的兩個角隅處,導(dǎo)管多角形;木薄壁細胞含黃棕色物。髓小,細胞多角形,排列疏松。本品薄壁細胞含淀粉粒。

粉末特征:灰白色。①淀粉粒眾多,多為單粒,卵圓形或圓球形,層紋不明顯,臍點裂縫狀、點狀或叉狀,直徑10-25μm;復(fù)粒少,由2-10分粒組成。②網(wǎng)紋、環(huán)紋和螺紋導(dǎo)管直徑20-40μm。③草酸鈣簇晶稀少,直徑10-30μm。此外,有木栓細胞、薄壁細胞及少數(shù)韌型纖維。

化學成份

1.風干生藥含水分8.77%,灰分3.09%(水溶性灰分0.50 %,酸不溶性灰分2.51%),還原糖2.79%,蔗糖l,20%,淀粉3.30%,戊聚糖8.34%,蛋白質(zhì)6.19%,鞣質(zhì)10.76%,粗纖維15.42%,委陵菜貳(TormenLol)0.120%。含脂質(zhì)約2%,其脂肪酸部分中含花生酸、十四酸、油酸、亞油酸、亞麻酸;非皂化部分中含甾醇、蠟醇(Cerylaleoko1)、廿九烷(Nonaeosane)。除含上述鞣質(zhì)、委陵莢威和黃酮類外,不含生物堿和皂甙。

2.全草中含氨、膽堿、甜菜堿(Betaine)、組氨酸。葉含楊梅樹皮素(Myrieetin),無色飛燕草素(Leueodel-phinidin),(-)-表兒茶精〔(-)-Epieateehol], d-兒茶精(d一Cateehol)。

藥理作用

1.對平滑肌影響:含收縮及松弛平滑肌的兩種成分,但作用很弱。松弛或解痙的成分為甙類或含NH4的鹽類。增強平滑肌蠕動或提高張力(大鼠子宮及腸鼠小腸)之成分則為膽堿。有人報告在臨床上對月經(jīng)不調(diào)有良好功效,但對子宮無解痙作用。

2.強心作用:浸劑注入豚鼠頸靜脈,可引起心收縮期停止,與洋地黃有協(xié)同作用,故可能有強心成分。

【性味】甘;苦;寒

【歸經(jīng)】脾;胃經(jīng)

【功能主治】補氣血;健脾胃;生津止渴。主脾虛泄瀉;病后貧血;營養(yǎng)不良;水腫;風濕痹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

【摘錄】《中華本草》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相關(guān)資訊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dǎo)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