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考點:血液的組成及其化學成分和功能
一、血液的組成
血液(全血)(blood)是由液態(tài)的血漿與混懸在其中的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有形成分組成。 正常人血液的pH為7. 35-7. 45,比重為1.050-1.060,比重的大小取決于所含有形成分和血漿蛋白質的量,血液的粘度為水的4—5倍,37℃時的滲透壓為6.8個大氣壓。離體血液加適當的抗凝劑后離心使有形成分沉降,所得的淺黃色上清液為血漿(plasma),約占全血體積的55%-60%.如離體血液不加抗凝劑任其凝固成血凝塊后所析出的淡黃色透明的液體即為血清(serum)。在臨床醫(yī)療工作中,經常要采取全血、血漿、血清三種血液標本,它們的主要區(qū)別及制備方法是:
全血=血漿+有形成分(制備時需加抗凝劑)
血漿=全血—有形成分(制備時需加抗凝劑,全血樣品離心后吸取上層清液)
血清=全血—有形成分—纖維蛋白原
=血漿—纖維蛋白原(制備時無需加抗凝劑)
血漿與血清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參與血液凝固的成分在量和質上的區(qū)別。
二、血液的化學成分
正常人血液化學成分可簡要概括為下列三類:
(一)水: 正常人全血含水約81%一86%,血漿中含水達93%——95%.
(二)氣體:氧、二氧化碳、氮等。
(三)可溶性固體:分為有機物與無機鹽兩大類。其中有機物包括:蛋白質(血紅蛋白、血漿蛋白質及酶與蛋白類激素)、非蛋白含氮化合物、糖及其他有機物和維生素、脂類(包括類固醇激素)。無機物主要為各種離子如Na+,K+,CL- -等。
三、血液非蛋白含氮化合物
血液中除蛋白質以外的含氮物質,主要是尿素(urea)、尿酸(uric acid)、肌酸(creatine)、肌酐(creatinine)、氨基酸、氨、肽、膽紅素(bilirubin)等,這些物質總稱為非蛋白含氮化合物而這些化合物中所含的氮量則稱為非蛋白氮(non-protein-nitrogen,NPN),正常成人血中NPN含量為143——250mmol/L這些化合物中絕大多數為蛋白質和核酸分解代謝的終產物,可經血液運輸到腎隨尿排出體外。當腎功能障礙影響排泄時會導致其在血中濃度升高,這也是血中NPN升高最常見的原因。此外,當腎血流量下降,體內蛋白質攝入過多,消化道出血或蛋白質分解加強等也會使血中NPN升高,臨床上將血中NPN升高稱之為氮質血癥。
尿素是非蛋白含氮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一種物質,正常人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含量占血中NPN總量的l/2-1/3,故臨床上測定血中BUN與測定NPN的意義基本相同。
尿酸是體內嘌呤化合物分解代謝的終產物,當機體腎排泄功能障礙或嘌呤化合物分解代謝過多如痛風、白血病、中毒性肝炎等疾病均可使血中尿酸升高。
肌酸是肝細胞利用精氨酸、甘氨酸和S-腺苷甲硫氨酸(SAM)為原料而合成的(圖18-1),主要存在于肌肉和腦組織中,正常人血中含量為228.8—533.8μmol/L,肌酸和ATP反應生成磷酸肌酸是體內ATP的儲存形式。肌酐是由肌酸脫水或由磷酸肌酸脫磷酸脫水而生成且反應不可逆。因此它是肌酸代謝的終產物,正常人血中肌酐的含量為88 4~176.8μmol/L,肌酐全部由腎排泄,且食物蛋白質的攝入量不影響血中肌酐的含量,故臨床檢測血肌酐含量較尿素更能正確地了解腎功能。
正常血氨濃度為5.9—35.2umol/L,氨在肝中合成尿素,當肝功能障礙時,血氨升高,血中尿素含量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