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http://bhshhw.cn/upload/resources/image/2024/12/17/827232.png)
臨床檢驗主管技師考試涉及的內容繁多,為了幫助廣大考生學習,醫(yī)學教育網特將其中重點內容整理如下,希望對廣大考生有幫助!
乳酸增高的機制有兩種,生成增多與清除減少。
生成增多常見于如下4種情況,都圍繞著糖無氧氧化的生化過程。1 低氧、低灌注,線粒體內有氧代謝減少,丙酮酸聚集。2 維生素B1缺乏,丙酮酸轉化成CoA障礙,丙酮酸聚集。3 丙酮酸轉換成乳酸的細胞內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乳酸生成過多。4 糖酵解增加,丙酮酸增多。
乳酸增高的分類分為A、B兩型。
A型:多見于組織低氧、低灌注因素所見的休克(心源性、膿毒性、低血容量性、梗阻性)、局部低灌注(肢體、腸系膜缺血)、驚厥、寒戰(zhàn)。
B型:無組織缺氧、組織低灌注因素。根據病因分為B1、B2、B3型。B1型:(與基礎疾病相關)肝功能障礙、惡性腫瘤、糖尿病酮癥酸中毒。B2型:(藥物及毒素因素導致)二甲雙胍、腎上腺素、全腸外營養(yǎng)維生素B1缺乏、抗HIV病毒治療等。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B3型:(先天代謝障礙因素)如線粒體肌病、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癥;1,6-二磷酸果糖缺乏癥;丙酮酸羧化酶缺乏癥;丙酮酸脫氫酶缺乏癥;氧化磷酸化酶缺乏癥等。
乳酸濃度與患者預后呈負相關。根據多項臨床研究得出如下結論:無論是否合并休克,乳酸水平越高的患者死亡率越高,病死率正相關。血乳酸濃度恢復正常的時間與病人死亡率密切相關。24小時內恢復正常者,生存率為100%,24-48小時恢復正常者為78%,>48小時恢復正常者僅為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