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腹癥-護士資格考試指導:
一、現病史:應客觀地采集病史,要全面,大的方面不能遺漏,以腹部為重點。
1.腹痛的誘因:
(1)飲食:如膽囊炎、膽石癥常發(fā)生于進油膩食物后;急性胰腺炎常與暴飲暴食有關;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多在飲食后。
(2)劇烈活動:面引起腸扭轉。
(3)驅蟲不當:可誘發(fā)膽道蛔蟲癥。
2.腹痛的部位:不同的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階段,腹痛的部位亦不同。一般來說疼痛開始的部位或最顯著的部位往往與病變的部位一致。
(1)內臟性疼痛:是由內臟神經感覺纖維傳人引起的疼痛。其特點是:
1)內臟感覺纖維分布稀少,纖維較細,興奮的刺激閾較高,傳導速度慢,支配的范圍又不明顯。
2)疼痛特點:痛覺遲鈍,對刺、割、灼等刺激不敏感,一般只對較強的張力(牽拉、膨脹、痙攣)及缺血、炎癥幾類刺激較敏感。
3)疼痛過程:緩慢、持續(xù),常伴有焦慮、不安、恐怖等情緒或精神反應。
4)痛感彌散,定位不準確。如空腔臟器絞痛,部位不精確,且難以忍受;實質性臟器內雖無痛覺,但急性腫脹使包膜承受一定張力而致痛,部位固定且彌散,常呈持續(xù)性。
(2)軀體性疼痛:指腹部即腹壁痛。主要是壁層腹膜受腹腔病變(血液、尿液、消化液、感染等)刺激所致。是由軀體神經痛覺纖維傳入的。
特點:對各種疼痛刺激表現出迅速而敏感的反應,能準確反映病變刺激的部位,常引起反射性腹肌緊張。如急性化膿性闌尾炎,當波及壁層腹膜時,可出現明確的麥氏點疼痛和右下腹局限性腹膜刺激征表現。
(3)牽涉性疼痛:指某個內臟病變產生的痛覺信號被定位于遠離該內臟的身體其他部位。其原因是有關痛覺的內臟傳人纖維和牽涉痛區(qū)傳人纖維進人了脊髓的同一節(jié)段,并發(fā)生突觸聯系,從而使大腦判斷錯誤。如急性膽囊炎出現右上腹或劍突下疼痛的同時常伴有右肩背部疼痛;急性胰腺炎的上腹痛同時可伴有左肩至背部疼痛等。
3.腹痛發(fā)生的緩急:若開始時輕,以后逐漸加重,多為炎癥性病變;若突然發(fā)生,迅速惡化,多為實質臟器破裂或空腔臟器穿孔、急性梗阻、絞窄、扭轉等,如急性腸扭轉、絞窄性腸梗阻等。
4.腹痛性質:腹痛性質也反映了腹腔內臟器病變的性質,可分為三類:
(1)持續(xù)性鈍痛或隱痛:多表示炎癥性病變和出血性病變的持續(xù)性刺激所致醫(yī)|學教育網整理。如闌尾炎、胰腺炎、肝破裂出血等。但麻痹性腸梗阻以持續(xù)性脹痛為特征。
(2)陣發(fā)性腹痛:多表示空腔臟器發(fā)生痙攣或阻塞性病變。如機械性腸梗阻、輸尿管結石等。膽道蛔蟲病常表現間歇性劍突下“鉆頂樣”劇痛。
(3)持續(xù)性腹痛伴陣發(fā)性加重:多表示炎癥和梗阻并存。如腸梗阻發(fā)生絞窄、膽結石合并感染。
上述不同規(guī)律的腹痛在同一疾病的不同病程中,可以互相轉化。
5.腹痛的程度:一般情況下,某種疾病的腹痛加劇常提示病情加重,但由于個體對疼痛的敏感性和耐受性不同而有差異。一般炎癥性刺激引起的較輕;空腸臟器的痙攣、梗阻、嵌頓、扭轉或絞窄、缺血、化學性刺激所產生的較重,難以忍受。
二、伴隨癥狀
1.嘔吐
2.腹脹
3.大便
4.發(fā)熱
5.黃疸
6.血尿或尿頻、尿急、尿痛等
三、體征:
1.觀察腹部形態(tài)及腹式呼吸運動
2.有無腹部壓痛
3.腹部包塊
4.肝濁音界
5.腸嗚音
6.直腸指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