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高級職稱考試 > 復習資料 > 正文

2012年衛(wèi)生高級職稱護理學專業(yè)基本知識考點解析(醫(y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

2012-07-25 14:00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2012年衛(wèi)生高級職稱護理學專業(yè)基本知識考點解析(醫(y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

第七節(jié) 醫(y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

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有效控制醫(yī)院內(nèi)感染的關(guān)鍵措施為:清潔、消毒、滅菌、無菌技術(shù)、合理使用抗生素、隔離等,這些措施貫穿于醫(yī)療、護理工作全過程。

醫(yī)院感染定義(nosocomialinfections)又稱醫(yī)院內(nèi)獲得性感染(1aospitalacquiredinfection),是指患者、探視者和醫(yī)院職工在醫(yī)院受到感染并出現(xiàn)癥狀。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間發(fā)生的感染和在醫(yī)院內(nèi)獲得出院后發(fā)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開始或人院時已存在的感染。

(一)醫(yī)院感染的類型

醫(yī)院感染按其病原體來源分內(nèi)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1.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

外源性感染是指病原體來自于病人體外,通過直接或間接感染途徑,病原體由一個人傳播給另一個人而形成的感染。如病人與病人、病人與醫(yī)院工作人員之間的直接感染,或通過水、空氣、物品的間接感染。應用消毒、滅菌、隔離和屏障護理等技術(shù)措施,基本能預防和控制此類感染。

2.內(nèi)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內(nèi)源性感染是指病人自身攜帶的病原體引起的感染。寄居在病人體內(nèi)或體表的正常菌群或條件致病菌通常是不致病的,但當人體免疫功能低下時,或正常菌群發(fā)生移位時就可引起感染。

(二)醫(yī)院感染發(fā)生的原因

1.個體抵抗力下降

2.侵入性診療機會增加

3.抗生素濫用

4.醫(yī)院管理機制不完善

(三)醫(yī)院感染發(fā)生的條件

醫(yī)院內(nèi)感染的發(fā)生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即感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宿主,同時存在并相互聯(lián)系就構(gòu)成感染鏈(chainofinfection),導致感染。

1.感染源感染源即感染的來源,指病原微生物自然生存、繁殖及排出的場所或宿主(人或動物)。引起醫(yī)院內(nèi)感染的感染源主要有:已感染的患者及病原攜帶者、患者自身、動物感染源、環(huán)境儲源。

2.傳播途徑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從感染源傳到新宿主的途徑和方式。主要傳播途徑有:接觸傳播是外源性感染的主要傳播途徑。

(1)直接接觸傳播:由已感染的個體直接將病原體傳給易感宿主,如母嬰間皰疹病毒、沙眼衣原體、柯薩奇病毒等的傳播感染。

(2)間接接觸傳播:病原體通過媒介傳遞給易感宿主。最常見的傳播媒介是醫(yī)生和護士的手,還有共同媒介物(如水、食物、醫(yī)療設備)及生物媒介(如昆蟲)??諝鈧鞑タ諝鈧鞑ナ且钥諝鉃槊浇椋诳諝庵袔в胁≡⑸锏奈⒘W?,隨氣流流動,而造成感染傳播??諝鈧鞑ビ腥N形式:

(1)飛沫傳播:從感染源排出的液滴較大,在空氣中懸浮時間不長,只在易感者或患者近距離接觸時才發(fā)生感染。

(2)飛沫核傳播:從感染源傳出的飛沫,在降落前,表層水分蒸發(fā),形成含有病原體的飛沫核,能長時間浮游,長距離傳播。

(3)菌塵傳播:物體表面上的傳染性物質(zhì)干燥后形成帶菌塵埃,通過吸入或菌塵降落于傷口,引起直接感染;或菌塵降落于室內(nèi)物體表面,引起間接傳播。

注射、輸血傳播

飲水、食物傳播

生物媒介傳播

3.易感宿主易感宿主是指對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若把易感者作為一總體,則稱易感人群

(四)醫(y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措施

1.建立三級監(jiān)控體系

2.健全各項制度,并認真貫徹落實

管理制度:

監(jiān)測制度:

消毒質(zhì)控標準:

3.合理使用抗生素

4.醫(yī)院布局設施合理

5.人員控制

(五)清潔、消毒、滅菌的概念

1.清潔:是指用物理方法消除物品表面的污垢、塵埃和有機物,其目的是去除和減少微生物,但并非殺滅微生物。2.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清除或殺滅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數(shù)量減少到無害程度的過程。

3.滅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殺滅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微生物,以及細菌芽胞的過程。滅菌方法被廣泛用于醫(yī)療護理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六)消毒、滅菌的方法

物理消毒滅菌法

1.熱力消毒滅菌法:是應用最早、效果可靠、使用最廣泛的方法。其殺滅微生物的機制主要是利用高熱破壞微生物的蛋白質(zhì)、核酸、細胞壁和細胞膜。熱力可滅活一切微生物,包括細菌繁殖體、真菌、病毒和細菌的芽胞。

(1)干熱消毒滅菌:干熱是指相對濕度在20%以下的高熱。干熱消毒滅菌所需溫度高、時間長、傳熱速度較慢,將熱能均勻散布在物體表面,靠物品的傳導使熱力透人物體內(nèi)部,達到摧毀微生物的目的。一般細菌繁殖體在干熱80~100℃,經(jīng)1小時可被殺滅;芽胞需160~170℃,經(jīng)2小時方可殺滅。

1)燒焚法:臨床上常用于某些特殊感染(如破傷風芽胞梭菌、氣性壞疽芽胞梭菌、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敷料處理;其他已污染且無保留價值的物品,如污紙、醫(yī)用垃圾、病理標本等,可直接投入點燃的焚燒爐內(nèi)焚燒。

2)燒灼法:即直接用火焰滅菌。常用于微生物實驗室接種環(huán)的消毒滅菌;某些耐高溫的器械,如金屬類、搪瓷類,在急用或無條件用其他方法消毒時,可用燒灼法消毒。

3)熱空氣消毒滅菌法:用熱空氣消毒滅菌箱通電加熱,加熱后的空氣在一定空間內(nèi)不斷對流,產(chǎn)生均一效應的熱空氣直接穿透物體。當箱內(nèi)溫度達140℃,經(jīng)10~15分鐘能殺滅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箱溫達180℃,經(jīng)20~30分鐘能殺滅芽胞、病毒。也可根據(jù)不同箱型和物品,選擇適當溫度和時間。

4)微波消毒滅菌法:

(2)濕熱消毒滅菌:水無論是氣態(tài)或液態(tài)對其他物質(zhì)都有相當大的穿透力,能均勻地把熱散布或傳導到欲消毒、滅菌的物品內(nèi)部。濕熱消毒滅菌是由空氣和水蒸氣導熱,傳熱速度快,穿透力強,濕熱滅菌法比干熱滅菌法所需溫度低、時間短1)煮沸消毒法:將水煮沸至100℃,保持5~10分鐘可殺滅細菌繁殖體;一般保持1~3小時可殺滅細菌芽胞。在水中加入碳酸氫鈉使之成1%~2%濃度時,沸點可達105℃,除增強殺菌作用外,還有去污防銹作用。2.壓力蒸氣滅菌法:是熱力滅菌中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一種醫(yī)院首選的滅菌法。當壓力達102.97~137.30kPa,溫度達121.3~126.2℃,15~30分鐘可殺滅一切微生物,包括芽胞,達到滅菌目的。適用于耐高溫、耐高壓、耐潮濕的醫(yī)用器械和物品的滅菌。敷料、手術(shù)器具及物品、各種穿刺針、注射器等首選壓力蒸氣滅菌;不能用于凡士林等油劑和粉劑的滅菌;銳利器械用快速壓力蒸氣滅菌,亦可用預真空壓力滅菌。壓力蒸氣滅菌應注意:①無菌包不宜過大(依據(jù)不同鍋型安排),不宜過緊,各包間要有間隙,使蒸氣能對流,易滲透到包裹中央。②待滅菌物品填裝量不得超過室內(nèi)容量80%,并避免與鍋壁上方或左右兩側(cè)接觸。③市售鋁飯盒與搪瓷盒,不得用于裝放待滅菌物品,應用帶通氣孔的器具裝放,并在滅菌前打開儲槽或盒的通氣孔,有利于蒸氣流通,以及排氣時使蒸氣能迅速排出,以保持物品干燥。④消毒滅菌完畢,關(guān)閉儲槽或盒的通氣孔,以保持物品的無菌。⑤布類物品放在金屬類物品之上,否則蒸氣遇冷凝聚成水珠,使包布受潮,阻礙蒸氣進入包裹中央,影響滅菌效果。被滅菌物品應待干燥后,才能取出備用。

3.紫外線燈消毒法:紫外線屬電磁波,消毒滅菌使用的多為c波紫外線,其波長范圍200~275nm,最佳殺菌波段250~270nm。紫外線殺菌的機制主要是破壞菌體蛋白質(zhì)中的氨基酸,使菌體蛋白光解變性;促使微生物的DNA失去轉(zhuǎn)化能力;降低細菌體內(nèi)氧化酶的活性,使氧化能力喪失;使空氣中氧電離產(chǎn)生具有極強殺菌作用的臭氧。每10㎡地面面積安裝30W紫外線燈管1支,有效距離不超過2m,照射時間不少于30分鐘。物品表面消毒最好使用便攜式紫外線消毒、近距離照射,也可采用紫外線燈懸吊式照射,小件物品可放入紫外線消毒箱內(nèi)照射;消毒物品時,將物品攤開或掛起,以擴大照射面,有效距離為25~60cm,照射時間不少于30分鐘。

(2)注意事項:紫外線消毒的適宜溫度20~40℃,相對濕度40%~60%,過高或過低或空氣中有水霧和灰塵,均可影響其消毒效果。保護眼睛及皮膚,防止發(fā)生角膜炎、結(jié)膜炎及皮膚紅斑,照射時囑病人勿直視紫外線光源,可戴墨鏡或用紗布遮蓋雙眼,肢體用被單遮蓋。保持紫外線燈管清潔,用乙醇棉球輕輕擦拭,一般每2周1次。發(fā)現(xiàn)燈管表面有灰塵、油污后隨時擦拭。消毒時間須從燈亮5~7分鐘開始計時,關(guān)燈后須間歇3~4分鐘再開啟,照射后房間應通風換氣。定期檢測燈管照射強度和滅菌效果。

(3)紫外線燈管照射強度監(jiān)測:凡使用時間累計超過1000小時,則應更換燈管。定期進行空氣培養(yǎng),以檢查殺菌效果。

4.自然凈化:大氣、地面、物體表面和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常不經(jīng)人工消毒亦可逐步達到無害,這就是大自然的凈化作用,醫(yī)院常用的枕芯、床墊、被褥、毛毯、書籍等物品在直射日光下曝曬6小時,定時翻動。

5.機械除菌:

(七)化學消毒滅菌法

1.其選擇原則是

①滅菌的效果:可迅速殺死細菌、芽胞和病毒(尤其是肝炎病毒)。②無腐蝕性:對消毒物品不會腐蝕破壞而減少使用期限。③無刺激性:與皮膚接觸不起刺激過敏反應。④經(jīng)濟:成本低,可大量采用。⑤穩(wěn)定性:與其他物質(zhì)接觸不改變原來性質(zhì)。⑥可穿透油脂薄膜:物品未完全清洗表面之油脂薄膜時可被穿透,達到消毒效果?,F(xiàn)有的化學消毒劑根據(jù)其功能強

2.化學消毒滅菌劑的使用原則:

(1)根據(jù)物品的性能及微生物的特性,選擇合適的消毒劑。

(2)嚴格掌握消毒劑的有效濃度、消毒時間和使用方法。

(3)消毒劑應定期更換,易揮發(fā)的消毒劑要加蓋,并定期檢測、調(diào)整其濃度。

(4)浸泡前將消毒物品先洗凈擦干,再浸沒在消毒液內(nèi),注意打開物品的軸節(jié)或套蓋,管腔內(nèi)注滿消毒液。

(5)浸泡過的物品,使用前需用無菌蒸餾水或無菌生理鹽水沖凈,以免消毒劑刺激人體組織。

3.常用化學消毒滅菌法:

(1)浸泡法:是化學消毒滅菌中最常用的方法。將被消毒物品洗凈擦干后,完全浸沒于消毒劑內(nèi),在標準濃度與一定的時間內(nèi),達到消毒滅菌作用。適用于人體體表、銳利器械、化學纖維制品、精密器材等。

(2)噴霧法:是借助于噴霧器的作用,使消毒劑產(chǎn)生微粒氣霧彌散在空間,進行空氣和物品表面(如墻壁、地面)的消毒,在標準濃度和一定時間內(nèi)達到消毒作用。

(3)擦拭法:選用易溶于水、穿透性強、無顯著刺激、標準濃度的消毒劑,擦拭物品表面,如桌椅、地面、墻壁、廁所等,達到消毒作用。

(4)熏蒸法:將消毒劑加熱或加入氧化劑而使消毒劑呈氣體,在標準的濃度與時間內(nèi),對室內(nèi)物品、空氣或精密貴重儀器,不能蒸煮、浸泡的物品進行消毒滅菌。

(八)無菌概念

1.無菌技術(shù)(aseptictechnique):是指在醫(yī)療、護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人人體和防止無菌物品、無菌區(qū)域被污染的操作技術(shù)。

2.無菌物品(asepticsupply):指經(jīng)過物理或化學方法滅菌后,保持無菌狀態(tài)的物品。

3.無菌區(qū)(asepticarea):指經(jīng)過滅菌處理且未被污染的區(qū)域。

4.非無菌區(qū)(non-asepticarea):指未經(jīng)過滅菌處理,或經(jīng)過滅菌處理但又被污染的區(qū)域。

(九)無菌技術(shù)操作原則

1.環(huán)境清潔:無菌操作前30分鐘通風,停止清掃地面及更換床單等,減少人群走動,以降低室內(nèi)空氣中的塵埃。

2.人員整潔:工作人員修剪指甲,洗手,戴好帽子、口罩,必要時穿無菌衣,戴無菌手套。

3.物品保管:無菌物品和非無菌物品應分別放置,標志明顯,無菌物品貯存在離地高于20cm,離頂50cm,離墻遠于5cm處,以減少來自地面、屋頂、墻的污染。無菌物品必須存放在無菌容器或無菌包內(nèi),無菌包外要注明物品名稱、滅菌日期,粘貼化學指示膠帶,無菌物品按滅菌日期先后順序安放。無菌包在未污染的情況下,保存期一般以7天為宜,過期或包布受潮均應重新滅菌。

4.取無菌物品:進行無菌操作時,操作者身體應與無菌區(qū)保持一定距離;用無菌鉗取無菌物品,操作者面向無菌區(qū)域,手臂須保持在腰部或治療臺面以上水平,不可跨越無菌區(qū)域。無菌物品一經(jīng)取出,即使未使用,也不可放回無菌容器內(nèi)。

5.保持無菌:無菌操作時,不可面對無菌區(qū)講話、咳嗽、打噴嚏。如無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應予以更換,并重新滅菌。

6.一物一人:一套無菌物品,僅供一位病人使用,防止醫(yī)院感染。

(十)隔離定義

隔離(isolation)是將傳染病病人、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的地方,暫時避免和周圍人群接觸,借以達到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染途徑,同時保護易感人群免受感染。隔離是防止醫(yī)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其目的是切斷感染鏈中的傳染途徑,防止感染擴散并最終消滅或控制感染源。為了達到隔離目的而實行的一系列設施和操作統(tǒng)稱為隔離技術(shù)。

(十一)一般隔離消毒原則

1.根據(jù)隔離種類,應在病室門前及病床床尾懸掛隔離標志,門口放消毒液浸濕的擦腳墊,門外設隔離衣懸掛架(柜或壁櫥)、手刷、泡手設施及消毒用具,另備避污紙。

2.工作人員進入隔離單位應按規(guī)定戴口罩、帽子,穿隔離衣。穿隔離衣前,必須備齊所用物品,不易消毒的物品放人塑料袋內(nèi)避免污染。穿隔離衣后,只能在規(guī)定范圍內(nèi)活動。

3.一切操作嚴格遵守隔離規(guī)程,每接觸一位病人或污染物品后必須消毒雙手。

4.病室每日用紫外線進行空氣消毒1次,或用消毒液噴霧;每日晨間護理后,用消毒液擦拭床、床旁桌椅。

5.病人接觸過的物品或落地的物品應視為污染,消毒后方可給他人使用;病人的衣物、稿件、票證等熏蒸消毒后才能交家人帶回;病人的嘔吐物、分泌物、排泄物及各種引流液按規(guī)定消毒處理后方可排放;需送出病室處理的物品,置于污物袋內(nèi)。

6.嚴格執(zhí)行陪伴和探視制度,必須陪伴、探視時,應向病人、陪伴、探視者宣傳、解釋有關(guān)隔離要求和重要性。

7.滿足病人心理需要,解除病人因隔離而產(chǎn)生恐懼、孤獨、自卑等心理反應。

8.傳染性分泌物3次培養(yǎng)結(jié)果均為陰性或已渡過隔離期,醫(yī)生開出醫(yī)囑后,方可解除隔離。

(十二)終末消毒處理

終末消毒處理(terminaldisinfection)是對出院、轉(zhuǎn)科或死亡病人及其所住病室、用物和醫(yī)療器械等進行的消毒處理。

1.病人的終末處理:

(1)病人轉(zhuǎn)科或出院前洗澡,換清潔衣服。個人用物須消毒后方能帶出。

(2)病人死亡,用消毒液作尸體護理,必要時用消毒液棉球填塞口、鼻、耳、肛門等孔道,傷口處更換敷料,然后用一次性尸單包裹尸體,送傳染科太平間。

2.單位的終末處理:

關(guān)閉門窗,打開床旁桌,攤開棉被,豎起床墊,用消毒液熏蒸空氣和室內(nèi)物品;用消毒液擦拭家具、地面、墻壁;體溫計用1%過氧乙酸浸泡30分鐘,連續(xù)2次,也可用0.1%有效碘溶液浸泡30分鐘;血壓計、聽診器、手電筒等用甲醛熏蒸或環(huán)氧乙烷氣體消毒或消毒劑擦拭;臉盆、痰杯、餐具、便器用含有效氯為1000mg/L的消毒劑溶液浸泡1~2小時或煮沸l(wèi)小時;暖瓶外表用含有效氯為300mg/L的消毒劑溶液擦拭,瓶塞煮沸5分鐘;書報、信件、錢幣用甲醛箱消毒3小時,也可用高強度紫外線消毒器消毒15分鐘或壓力蒸氣滅菌;衣服、床單、被套等布類放人污物袋內(nèi)送洗衣房煮沸消毒,或500mg/L有效氯溶液浸泡30分鐘后洗滌。烈性傳染病病人用過的上述物品先用壓力蒸汽滅菌后再洗滌;床墊、被、褥和不耐高溫的化纖、毛料用甲醛薰蒸消毒或600-800mg/L環(huán)氧乙烷作用4小時,或日光曝曬6小時以上,或用紫外線消毒;排泄物、分泌物用漂白粉消毒;痰盛于蠟紙盒內(nèi)焚燒;剩余食物煮沸30分鐘后倒掉;垃圾無害化處理或焚燒。

(十三)隔離種類

1.嚴密Ij鬲離(strictisolation)是為預防高度傳染性及致命性強毒力病原體感染而設計的隔離,以防止經(jīng)空氣和接觸等途徑的傳播。適用于炭疽、霍亂、鼠疫等烈性傳染病

2.接觸隔離(contactisolation)是為預防高度傳染性并經(jīng)接觸途徑(直接或間接飛沫)傳播的感染而設計的隔離類型。采取這類隔離的疾病主要有:新生兒膿皰病、狂犬病、破傷風、氣性壞疽、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等。

3.呼吸道隔離(respiratorytractisolation)是為防止經(jīng)飛沫短距離傳播的傳染病而設計的隔離。屬這類隔離的疾病有:肺結(jié)核、流腦、百日咳、流感等。

4.腸道隔離(digestivetractisolation)的目的是阻斷糞-口傳播途徑,適合于通過間接或直接接觸感染性糞便而傳播的疾病,如細菌性痢疾、傷寒、病毒性胃腸炎、脊髓灰質(zhì)炎等

5.血液、體液隔離(1Mood-bodyliquidisolation)這是為防止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染性血液和體液的感染而設計的隔離。適用于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6.凡以昆蟲(蚊、虱、螨等)為媒介而傳播的疾病應實施昆蟲隔離(insectisolation)。

7.保護性隔離(protectiveisolation)也稱反向隔離,是為防止高度易感者受周圍環(huán)境中的微生物感染而設計的隔離。適用于抵抗力特別低下者,如大面積燒傷、早產(chǎn)兒白血病、器官移植、免疫缺陷等病人。

(十四)洗手指征

進入和離開病房前;接觸干凈或無菌物品前;使用廁所前后;進行診療、護理操作(包括無菌操作)前后;與病人長時間和密切接觸后;在病區(qū)中由污染區(qū)進入清潔區(qū)之前;同一病人當從污染操作轉(zhuǎn)為清潔操作之間;接觸不同病人前后;戴口罩及取下口罩前;穿隔離衣前;脫手套后;工作人員接觸自己臉、口、頭發(fā)前;離開工作單位前。

(十五)手消毒指征

①實施侵入性診療操作前后;②診察、治療、護理每例免疫力低下病人和新生兒前后;③接觸破損的皮膚、黏膜和傷口前后;④接觸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和被其污染的物品后;⑤接觸每例具有傳染性或感染性或可能攜帶具特殊臨床意義或流行病學意義的微生物的病人及被其污染的物品之后;⑥接觸同一病人不同感染部位之后;⑦離開隔離病房和脫隔離衣后;⑧手直接接觸污染物品后。

(十六)標準預防

標準預防是綜合普遍預防和體內(nèi)物質(zhì)隔離的許多特點形成的。是針對所有在醫(yī)院中治療的病人,即認定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傳染性,須進行隔離,不論是否有明顯的血跡污染或是否接觸非完整的皮膚和黏膜,接觸上述物質(zhì)者,必須采取防護措施。以降低醫(yī)務人員和病人之間、病人與病人之間微生物傳播的危險性。

衛(wèi)生資格考試公眾號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