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正保婦幼課堂 > 嬰幼兒疾病診治和保健系列課程 > 正文

新生兒出現哪些行為證明可能是反應力低下?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    打印 | 收藏 |
字號

| |

對于“新生兒出現哪些行為證明可能是反應力低下?”的問題,許多新手媽媽都有著這樣的疑問,今天醫(yī)學教育網就為大家整理了以下信息,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新生兒反應低下的癥狀

不同原發(fā)疾病引起的反應低下癥狀各不相同。因此,首先醫(yī)生會根據癥狀表象判定其嚴重程度,然后借助必要的輔助檢查,根據癥狀檢測結果來分析并確定原發(fā)疾病。

1.意識障礙

(1)先后給予患兒使用不同程度的痛覺刺激。輕搖胸部或手指彈腳底,如果患兒無反應再用針刺。

(2)然后觀察新生兒對不同刺激反應情況:

a.很容易喚醒則是嗜睡,但難以保持覺醒狀態(tài)。

b.非疼痛刺激可以喚醒則是遲鈍。但不能立刻完全清醒,且難以保持覺醒狀態(tài)。

c.疼痛刺激才能喚醒則是淺昏迷或昏睡,但醒后答非所問,停止刺激后立即熟睡。

d.疼痛刺激也不能喚醒則是昏迷,須及時治療。

2.肌張力減退

(1)首先查找病因:神經系統(tǒng)或肌肉病變、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受抑制。

(2)然后觀察癥狀:胳膊松軟,雙腿外展,四肢在做被動運動時無反應。另外患兒肘膝關節(jié)活動范圍會增大。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

a.牽拉反應時,從躺下到坐起過程中,頭不能跟著身體直線移動,反而會后垂;

b.直立托起時,肢體肢無力,頭搖晃難以垂直;

c.水平托起時,肢體松軟,頭搖晃下垂。

3.體格檢查

(1)檢查體溫、心率、呼吸、血壓等基本生命體征。

(2)檢查神經系統(tǒng)。比如呼吸節(jié)奏、眼球運動時瞳孔大小以及對光反應等等。若有需要,要進一步檢查眼底,觀察其是否有水腫、出血情況。

(3)檢查重點。比如呼吸衰竭、休克、高燒、體溫不升等,另外還有神經系統(tǒng)檢查。

以上關于“新生兒出現哪些行為證明可能是反應力低下?”的信息由醫(yī)學教育網整理,了解更多醫(yī)學信息,請點擊醫(yī)學教育網!

退出
特別推薦
官方微信公眾號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官方微信
  • 第一步:微信掃二維碼關注“正保醫(yī)學教育網”;
  •  
  • 第二步:點擊公眾號推送的圖片,并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
歡迎合作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