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手機網
手機網

手機網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cdel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婦產科職稱考試 > 主任復習資料 > 正文

外陰腫瘤的檢查化驗

2019-06-13 22:00 醫(yī)學教育網
|

外陰腫瘤的檢查化驗是婦產科主任醫(yī)師考試大綱要求熟練掌握的內容,醫(yī)學教育網為各位婦產科主任醫(yī)師考生搜集整理了相關資料,便于各位同學復習備考!

外陰腫瘤的診斷首要重視臨床前驅癥狀和局部病變。對于外陰瘙癢、白斑、尖銳濕疣等經一般治療無效,尤其是發(fā)生小結節(jié)、潰瘍或乳頭狀贅生物等,應警惕有發(fā)展或已成為外陰腫瘤的可能。因此,必須及時行局部活組織檢查,以明確診斷。病理組織切片檢查是外陰腫瘤診斷的主要依據,取材時務必得當,宜在可疑腫瘤組織的非壞死處活檢,以免遺漏診斷。對于活檢結果可疑者,應再次取較深部組織檢查。為了提高活檢陽性率,晚近國內外采用1%甲苯胺藍溶液涂抹外陰部,待2~3分鐘干燥后再用1%醋酸脫色,如有非典型增生,原位腫瘤或浸潤癌,則甲苯胺藍與活躍細胞核內DNA結合,而使病變區(qū)域呈紫藍而不脫色。在不脫色區(qū)作活檢可提高早期診斷及多發(fā)中心性腫瘤診斷的陽性率。但此種方法對良性潰瘍可致假陽性;而對非典型病變區(qū)表面角化亢進者,經醋酸洗后可脫色而得假陰性結果。外陰白色病變、外陰潰瘍、外陰乳頭狀瘤、外陰硬化性萎縮性苔癬、外陰肉芽腫、外陰結核等,大體與外陰腫瘤不易鑒別,須在甲苯胺藍染色后進行活檢,明確診斷以資鑒別。

常規(guī)陰道細胞學涂片檢查,有助于發(fā)現外陰腫瘤患者是否伴發(fā)陰道癌、宮頸腫瘤或宮體癌。而細胞學涂片檢查對外陰腫瘤的診斷約有50%的陽性率,直接從病變部位刮取材料或局部組織印片作細胞學檢查可提高陽性率。32P(700毫居里于生理鹽水中)靜脈注射,由于病變部位濃度較高,上皮內癌及浸潤癌的計數較高,有助于診斷。

以上就是醫(yī)學教育網為各位婦產科主任醫(yī)師考生整理的相關知識點,更多婦產科主任醫(yī)師的相關醫(yī)學的知識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

相關資訊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題庫軟件
婦產科學職稱題庫軟件(中/高級)

題庫軟件:熱賣中

題庫設計緊扣考試大綱、考試教材、考試科目。符合考試題型與考試科目,考試資料豐富,免費試用。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