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兒科主治醫(yī)師 > 輔導精華

小兒循環(huán)系統(tǒng)解剖生理特點-兒科中級職稱考試

2014-08-22 11:25 醫(yī)學教育網
|

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搜集整理了兒科主治醫(yī)師考試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小兒循環(huán)系統(tǒng)解剖生理特點

(一)解剖生理特點

1.心臟的大小和位置新生兒心臟重量為20~25g,占體重的0.8%,4個心腔容積初生時為20~22ml.小兒心臟位置隨年齡而改變,新生兒和<2歲的幼兒心多呈橫位,以后逐漸轉為斜位。

2.血管特點小兒動脈相對成人粗,動靜脈內徑之比在新生兒為1:1,成人為1:2.

3.心率新生兒期每分鐘120~140次,1歲時約110~130次,2~3歲時100~120次,4~7

歲80~100次,8~14歲70~90次。

4.動脈血壓收縮壓新生兒平均70mmHg,1歲時約80mmHg.2歲以后按以下公式計算:收縮壓=(年齡×2)+80(mmHg)

舒張壓=收縮壓×1/3(mmHg)

收縮壓高于此標準20mmHg以上可考慮為高血壓,低于此標準20mmHg以下可考慮為低血壓。正常情況下,下肢比上肢血壓高20mmHg.

5.靜脈血壓學齡前兒童頸靜脈壓一般在40mmHg,學齡兒約為60mmHg.

(二)胎兒血液循環(huán)及出生后的改變

1.胎兒血液循環(huán)有兩個回路:

①左路:胎盤→臍靜脈→靜脈導管、門靜脈→下腔靜脈→右房→卵圓孔→左房→升主動脈→冠狀動脈及頭臂血管

②右路:上腔靜脈→右房→右室→肺動脈→動脈導管→降主動脈→臍動脈→胎盤

2.特點

⑴通過胎盤以彌散方式進行物質交換。

⑵除臍動脈是氧合血外,其他都是混合血,其肝血含氧量最高,心、腦、上肢次之,而下半身含氧量最低。

⑶只有體循環(huán),肺循環(huán)雖存在,但無氣體交換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⑷肺動脈壓高于主動脈壓。

⑸靜脈導管、卵圓孔及動脈導管是正常胎兒血液循環(huán)中的特殊通路。

3.出生后血液循環(huán)改變

⑴臍血管臍動脈→膀胱臍韌帶;臍靜脈→肝圓韌帶;靜脈導管→靜脈韌帶。

⑵卵圓孔關閉。

⑶動脈導管關閉。

題庫小程序

距2024年兒科主治醫(yī)師考試還有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費一 兒科主治醫(yī)師 免費試聽
    2024成績放榜慶功會

    主講:師資團 6月11日19:00

    詳情
    免費資料
    兒科主治醫(yī)師 備考資料包
    教材變動
    考試大綱
    高頻考點
    備考技巧
    立即領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