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索引:
1.【問題】抗惡性腫瘤藥按化學結構和來源分類的總結。
2.【問題】抗病毒藥分類的總結。
3.【問題】四環(huán)素類藥物不良反應的總結。
具體解答:
【解答】(1)穿入和脫殼抑制劑 金剛烷胺、金剛乙胺、恩夫韋地、馬拉韋羅。
(2)DNA多聚酶抑制劑 阿昔洛韋、更昔洛韋、伐昔洛韋、泛昔洛韋、膦甲酸鈉。
(3)反轉錄酶抑制劑 ①核苷類:拉米夫定、齊多夫定、恩曲他濱、替諾福韋、阿德福韋酯;②非核苷類:依法韋倫、奈韋拉平、地拉韋定。
(4)蛋白酶抑制劑 沙奎那韋、利托那韋、英地那韋、奈非地韋和安普那韋等。
(5)神經氨酸酶抑制劑 奧司他韋、扎那米韋。
(6)廣譜抗病毒藥 利巴韋林、干擾素。
3.【問題】四環(huán)素類藥物不良反應的總結。
【解答】(1)胃腸道反應 如惡心、嘔吐、上腹不適、腹脹、腹瀉等。
(2)肝臟損害 長期大量口服或靜脈給予大劑量,可引起嚴重肝臟損害。
(3)對骨、牙生長的影響 由于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能與新形成的骨、牙中所沉積的鈣相結合,所以妊娠l 5個月以上的孕婦服用這類藥,出生的幼兒乳牙可出現(xiàn)熒光、變色、牙釉質發(fā)育不全、畸形或生長抑制。2個月至8歲的幼兒服用四環(huán)素可能造成恒牙黃染。四環(huán)素也能沉積在胚胎和幼兒的骨骼中。早產兒使用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能抑制腓骨生長速度,但停藥后可迅速恢復。
(4)變態(tài)反應 可引起藥熱和皮疹等變態(tài)反應,但不多見。變態(tài)反應中較多見的是蕁麻疹、多形性紅斑、濕疹樣紅斑等,血管神經性水腫、丘皰疹、固定性紅斑及輕度剝脫性皮炎少見。
(5)二重感染 正常情況,人的口腔、鼻咽、腸道等處均有微生物寄生,菌群間維持平衡的共生狀態(tài),長期服用廣譜抗生素,使敏感菌受到抑制,而不敏感菌乘機在體內生長繁殖,造成二重感染,又稱菌群交替癥。
醫(yī)學教育網-初級藥師《答疑周刊》2019年第40期.doc
〖醫(yī)學教育網版權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 · 醫(yī)學教育網初級藥師:《答疑周刊》2024年第25期
- · 醫(yī)學教育網初級藥師:《答疑周刊》2024年第7期
- · 醫(yī)學教育網初級藥師:《答疑周刊》2024年第6期
- · 醫(yī)學教育網初級藥師:《答疑周刊》2024年第5期
- · 醫(yī)學教育網初級藥師:《答疑周刊》2024年第4期
- · 醫(yī)學教育網初級藥師:《答疑周刊》2024年第3期
- · 醫(yī)學教育網初級藥師:《答疑周刊》2024年第2期
- · 醫(yī)學教育網初級藥師:《答疑周刊》2023年第31期
- · 醫(yī)學教育網初級藥師:《答疑周刊》2023年第30期
- · 醫(yī)學教育網初級藥師:《答疑周刊》2023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