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庫血液質量體系的建立需要階段?”相信是準備參加采供血機構人員崗位培訓的朋友比較關注的事情,為此,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內容如下:
建立一個質量體系必不可少地包含哪幾個階段:
四個階段:
①確定為達到穩(wěn)定的質量而需要做什么。
②計劃需要采取的行動并確定最優(yōu)的執(zhí)行方式。
③完成所需要的變化,包括建立監(jiān)督系統(tǒng)和控制系統(tǒng)。
④為評價系統(tǒng)運行好壞以及確定為保證現(xiàn)行質量而需進一步的任何改變,必須對該系統(tǒng)進行監(jiān)控。
實驗室質量體系的文件化記錄通常有哪些內容?
對任何質量體系而言,最本質的是各種程序的文件化并能檢驗之。例如,在檢測失?。ɑ蝈e誤)的情況下,因為有完整詳盡的記錄,因此可以對各步驟進行改進。實驗室工作的許多方面能用文件記錄下來并形成質量體系的基礎,包括:
①對每次檢測的(所有)標本進行核對及記錄它們在微量板中的位置
②記錄每份樣品所在的整批樣品的量
③標本采集日期
④標本檢測日期
⑤試劑盒制造商、產品批準文號、批號或批量及有效期
⑥檢測者及主管的姓名
⑦檢測步驟
⑧獲得的結果(如果有必要的話,肉眼觀察及描述性的結果)
⑨實驗室配置的檢測試劑或緩沖液的準備
⑩檢測儀器的準備和保養(yǎng)。如使用恒溫箱,則還應做溫度校準⑾溫度監(jiān)控記錄,包括工作區(qū)(如需要室溫孵育,進行溫度監(jiān)控很重要)、孵育箱、恒溫槽和貯存檢測試劑的冷藏箱等
移液器的保養(yǎng)和校準記錄⒀所有陽性血的銷毀記錄,包括追蹤該血和由該血制備的血液成分和銷毀該血的詳細過程。
以上是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的“血庫血液質量體系的建立需要階段?”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采供血機構人員崗位培訓知識及內容,請點擊醫(y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