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理論 > 辨證論治 > 中醫(yī)診斷 > 正文

疝氣診斷要點

2019-07-01 17:40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技能繳費>> 搞分秘籍>> 大綱教材>>

疝氣,是指睪丸腫大,牽引小腹而痛的疾患。疝氣的病因,多系濕熱痰瘀,乘虛下流,復加外寒所束,以致經脈收引,相搏而痛。其病與任脈及肝腎有關。凡內外之邪所感,都能導致陰陽不和,陰偏勝則寒氣沖擊,陽偏勝則熱氣內壅,皆致任脈為疝。而肝佐任脈以化生,故疝病原于任,未有不及于肝的,因肝主筋下環(huán)陰器,故疝多與肝有關。

【診斷要點】

疝氣一般可據(jù)外候作出診斷。其特征是疝必睪丸先痛,次連小腹,次攻胸脅,亦有繞臍痛,或搶心痛的。總之,疝有自下而上的趨向。如為小腸氣,則僅臍旁灼痛,連及腰脊;如為膀胱氣者,則腫脹溺澀,手按有聲;腎氣脹者,則臍下繞身,撮急引痛,或連胯內。這三者之發(fā),必從腹而下及睪丸,有自上而下的趨向。疝氣為病,本熱標寒。疝氣屬寒者,遇寒即發(fā),二便清利,小腹腰脅清冷,陰囊緊縮,陰莖痿軟;疝氣屬熱者,遇熱即發(fā),二便赤澀,小便肛門俱熱,陽囊累垂,陰莖挺出。大抵外遇寒邪者,必兼頭痛發(fā)熱;內郁濕熱者,必帶陰囊紅腫;勞傷肝脾者,兼下血黃瘦;勞傷肝腎者,必腰酸遺濁;上下而痛者,多邪氣之沖逆;下墜而痛者,多元氣之下陷。又寒多則痛,熱多則腫,濕多重墜。然元氣下陷亦下墜,又當與濕多相區(qū)別。此外,古有七疝之分,又當明辨。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相關資訊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