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細胞的生成及造血器官
關于血細胞的生成及造血器官,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專門整理如下,請各位主管護師考生仔細查看。
血細胞主要在骨髓生成。骨髓源源不斷地輸出新生細胞,補充血液中衰老死亡的血細胞,形成動態(tài)平衡。血細胞起源于卵黃囊的中胚層造血干細胞,又稱多能干細胞,具有不斷自我更新與多向分化增殖的能力。
干細胞一分為二時,一方面仍保持干細胞的特性,另一方面則向各系細胞分化成為定向造血干細胞,即造血祖細胞。造血祖細胞在不同的集落刺激因子作用下,分別增殖分化成為淋巴細胞、漿細胞、紅細胞、血小板、單核細胞及各種粒細胞等。
胚胎成形后造血干細胞隨血流移居肝和脾,最后種植于紅骨髓內(nèi)。所以,在胚胎期24周前,胎肝為主要造血器官。嬰兒出生后,肝、脾造血功能迅速停止,紅骨髓成為主要造血器官,5~7歲以前的兒童全身骨髓都參與造血,隨著年齡的增長,長骨的紅骨髓逐漸被無造血功能的脂肪組織(黃骨髓)替代,僅留下髂骨、胸骨、肋骨、脊椎骨、顱骨和長骨近端骨骺處有活躍的造血功能,當機體需要時,黃骨髓又可轉(zhuǎn)變?yōu)榧t骨髓恢復造血功能。
在骨髓造血不能完全代償時,肝脾可恢復部分造血功能,稱為髓外造血,但成年人如果出現(xiàn)骨髓外造血,則是造血功能紊亂的表現(xiàn)。淋巴細胞在淋巴器官和淋巴組織增殖,成為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細胞和漿細胞。
想要了解更多2020年主管護師考試高頻考點歡迎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主管護師欄目!除了精煉的備考知識點以外,網(wǎng)校還提供高分學員備考經(jīng)驗技巧、實時政策動態(tài)變化等你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