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庫軟件:熱賣中
題庫設(shè)計緊扣考試大綱、考試教材、考試科目。符合衛(wèi)生高級職稱考試題型與考試科目,考試資料豐富,免費試用。
鑒定區(qū)別題:
外感與內(nèi)傷咳嗽的鑒別:主要依據(jù)病因和臨床特征兩方面。病因是外感咳嗽為六淫邪氣所致,其中尤以風、寒、燥、熱為多見;內(nèi)傷咳嗽為臟腑功能失調(diào)所致,其中尤以肺、脾、肝為主。臨床特征是,外感咳嗽以起病急,病情短,常伴有表證;內(nèi)傷咳嗽起病緩慢,病情較長,或反復(fù)發(fā)作,身無表證,多伴有臟腑功能失調(diào)的表現(xiàn)。
陽黃和陰黃的鑒別:陽黃的黃色鮮明如橘子色,多為肝膽或脾胃濕熱所引起。陰黃黃色晦暗色如煙熏,多由脾胃虛寒所引起。陽黃日久可轉(zhuǎn)化為陰黃。
黃疸、萎黃與黃胖的鑒別:黃疸具有傳染性病證,無問大小,皆相染易,癥狀相似。黃疸以目黃、身黃、小便黃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其中尤以目黃為標志;萎黃以皮膚萎黃為特點,病史一般較長,有慢性出血或脾胃虛弱的病史,常伴有納差、困倦、頭目眩暈等癥狀;黃胖除皮膚蒼黃外,還伴有頭面四肢虛浮,有寄生蟲感染的病史。
尿血和血淋的鑒別:尿血和血淋都是小便有血,尿色紅赤。但尿血無小便灼熱刺痛之感,而血淋常伴有小便淋漓灼痛、尿頻、尿急等癥。
中風和癇證、厥證的鑒別:都可出現(xiàn)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但是,中風昏迷時可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昏迷時間相對較長,清醒后多有后遺癥;厥證昏迷時多見面色蒼白,四肢厥冷,無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多在短時間內(nèi)蘇醒,醒后如常人;癇證昏迷時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發(fā)出異樣叫聲,無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多在短時間內(nèi)蘇醒,醒后如常人。
內(nèi)傷發(fā)熱和外感發(fā)熱的鑒別:1.病因病機:外感發(fā)熱:感受六淫外邪,疫毒之邪,正邪交爭;內(nèi)傷發(fā)熱:臟腑之陰陽氣血失調(diào),郁而發(fā)熱;2.癥候:外感發(fā)熱:實熱證,如面赤,口渴欲飲,尿赤,便秘,舌紅,苔黃,脈數(shù);內(nèi)傷發(fā)熱:虛證,如體形消瘦,神疲乏力,面色少華,氣短納呆,舌質(zhì)淡,脈數(shù)無力。3.熱勢:外感發(fā)熱:高熱;內(nèi)傷發(fā)熱:低熱或間歇熱。4.病程:外感發(fā)熱起病急,病程短;內(nèi)傷發(fā)熱起病緩,病程長。
病例分析題 辯證分型:
治法:
治則:
方藥:
煎服法:
咳嗽 :(以咳嗽、咯痰為主要表現(xiàn)的病癥,有聲無痰為咳,有痰無聲為嗽,難截然分開,故稱咳嗽。)(名解)
【診斷】1.咳逆有聲或伴喉癢咯痰。2.外感咳嗽多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惡寒發(fā)熱等表證;內(nèi)傷咳嗽多為久病,常反復(fù)發(fā)作,病程較長,常伴其他臟腑失調(diào)的癥狀。3.聽診可聞及兩肺呼吸音增粗,或伴有干濕啰音。4.血常規(guī)化驗,胸部X線檢查等有助于診斷。
【辯證要點】1.辨外感與內(nèi)傷;2.分清寒熱虛實。
【治療原則】外感咳嗽:宣肺散邪為主。內(nèi)傷咳嗽:驅(qū)邪治咳,扶正補虛,標本兼治,分清虛實主次處理。
外感咳嗽: (六淫外邪侵襲肺系引起的咳嗽,病性屬邪實。)(名解)
1.風寒襲肺:主癥:咳嗽聲重,氣急咽癢,咳痰稀薄,色白。
治法: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方藥: 三拗湯和止嗽散加減。
2.風熱犯肺:主癥:咳嗽頻劇,氣粗或咳聲音啞,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稠黃。
治法: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方藥:桑菊飲加減。
3.風燥傷肺:主癥:干咳,連聲作嗆,無痰或有少量粘痰,不易咯出。
治法:疏風清肺,潤燥止咳。 方藥:桑杏湯加減。
內(nèi)傷咳嗽: (臟腑功能失調(diào),內(nèi)邪干肺引起的咳嗽,病性有邪實、正虛。)(名解)
1.痰濕蘊肺:主癥:咳嗽痰多,咳聲重濁,痰白粘膩或稠厚或稀薄,每于晨間咳痰又甚,因痰而咳,痰出則咳緩。
治法:燥濕化痰,理氣止咳。 方藥:二陳湯和三子養(yǎng)親湯加減。
2.痰熱郁肺:主癥:咳嗽氣息粗促,或喉中有痰聲,痰多,質(zhì)粘厚或稠黃,咯吐不爽,或有熱腥味,或吐血痰。
治法:清熱化痰,肅肺止咳。 方藥:清金化痰湯加減。
3.肝火犯肺:主癥:氣逆作咳陣作,咳時面紅目赤,咳引胸痛,可隨情緒波動增減。
治法:清肺瀉肝,化痰止咳。 方藥:黃芩瀉白散合黛蛤散。
4.肺陰虧耗:主癥:干咳,咳聲短促,痰少粘白,或痰中夾血,或聲音逐漸嘶啞。
治法:養(yǎng)陰清熱,潤肺止咳。 方藥:沙參麥冬湯加減。
濕痰咳嗽的癥狀、治法、方藥:反復(fù)咳嗽,咳嗽發(fā)作時咳聲重濁,于早晨起床后或進食肥膩之品后咳甚痰多,色白粘稠,胸悶,脘痞,納呆,便溏,苔白膩,脈濡滑,治宜健脾燥濕,化痰治咳,選方宜用二陳湯、三子養(yǎng)親湯加減。
肺陰虧耗型咳嗽與肺癆之異同:均有肺陰不足之表現(xiàn),如干咳、痰中帶血絲、低熱、午后顴紅、盜汗、舌質(zhì)紅,少苔,脈細數(shù);不同之處在于:肺癆是正氣不足,感染癆蟲所致,以咳嗽、咯血、潮熱、盜汗、消瘦為主要表現(xiàn),具傳染性,慢性消耗性疾??;肺陰虧耗型咳嗽是由久病勞欲,肺腎虛弱,氣陰耗傷所致,雖病程較長,反復(fù)發(fā)作,但不具傳染性。
哮病 :
【診斷】1.發(fā)作時喉中哮鳴聲,呼吸困難,甚則張口抬肩,不能平臥,或唇甲青紫。2.呈反復(fù)發(fā)作性。常因氣候突變、飲食不當、情志失調(diào)、勞累等因素誘發(fā)。發(fā)作前多有鼻癢、噴嚏、咳嗽、胸悶、情緒不寧等先兆。3.多有過敏史或家族史。4.兩肺可聞及哮鳴音,或伴有濕羅音。5.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shù)、痰液涂片、胸部X線檢查等有助診斷。
【辯證要點】1.辨已發(fā)未發(fā);2.辨證侯寒、熱、虛、實;3.辨痰性質(zhì)。
【治療原則】發(fā)時指標,平時治本為哮病治療基本原則。發(fā)時祛痰利氣“扶正氣者,須辨陰陽;攻邪氣者,須分微甚”
發(fā)作期:1.寒哮:主癥:呼吸急促,喉中哮鳴有聲,胸膈滿悶如塞。痰情稀呈泡沫狀,形寒怕冷。
治法:溫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藥:謝干麻黃湯。
2.熱哮:主癥:氣粗息涌,喉中痰鳴如吼,胸高脅脹。痰色黃或白,粘濁稠厚,不惡寒,汗出。
治法:清熱宣肺,化痰定喘。 方藥:定喘湯。
3.濁哮:主癥:喘咳胸滿,但坐不得臥,痰涎涌盛,喉如曳鋸,咯痰粘膩難出。嘔惡,納呆,胃脘痞悶,便溏。
治法:化濁除痰,降氣平喘。方藥:二陳湯合三子養(yǎng)親湯。
4.風哮:主癥:哮喘反復(fù)發(fā)作,時發(fā)時止,發(fā)時喉中哮鳴聲,呼吸急促不能平臥,止時有如常人。發(fā)前多有鼻、喉癢。
治法:疏風宣肺,化痰平喘。 方藥:華蓋散。
哮證與喘證的鑒別:都有呼吸急促的表現(xiàn),但哮必兼喘,而喘不兼哮;哮指聲響,喉中有哮鳴音,是一種反復(fù)發(fā)作的獨立性疾?。淮笟庀?,為呼吸氣促困難,是多種急慢性疾病的一個癥狀。
哮病緩解期:1.肺虛:主癥:氣粗聲低,咯痰清稀色白,喉中常有輕度哮鳴音,每因氣候變化而誘發(fā)。平素自汗。
治法:補肺固衛(wèi)。 方藥:玉屏風散。
2.脾虛:主癥:氣短不足以息,少氣懶言,每因飲食不當而引發(fā)。倦意乏力,面色萎黃。
治法:健脾化痰。 方藥:六君子湯。
3.腎虛:主癥:平素短氣息促,動則為甚,吸氣不利,勞累后喘哮易發(fā)。腰膝酸軟,或畏寒肢冷,或顴紅煩熱。
治法:補腎攝納。 方藥:金匱腎氣丸(助陽)或七味都氣丸(滋陰、納氣)。
熱哮:哮病發(fā)作期的一種證型,臨床為氣粗息涌,喉中哮鳴,咳嗆陣作,咯痰黃稠,排吐不利,煩悶不安,汗出,面赤,口渴喜飲,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
寒哮:由于陽氣不足而感受寒邪引起哮病發(fā)作,表現(xiàn)為呼吸急促,喉中有痰鳴音,喜喝熱飲,形寒怕冷,面色晦暗,舌苔白滑,脈弦緊。
喘證 :由肺失宣降,肺氣上逆,肺腎出納失常而致的以呼吸困難,張口抬肩,鼻翼煽動,不能平臥為特征的常見病證,嚴重者每致喘脫。
【診斷】
1.以喘促氣短,呼吸困難,甚至張口抬肩,鼻翼煽動,不能平臥,或口唇青紫為典型臨床表現(xiàn)。
2.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癆、心悸等疾病史,每遇外感、情志刺激及勞累而誘發(fā)。
3.兩肺可聞及干、濕羅音。 4.血常規(guī)、胸部X線片、心電圖等有助診斷。
【辯證要點】
1.辨虛實;2.辨寒熱;3.辨病位。
【治療原則】虛實為綱。1.實喘治在肺,法以驅(qū)邪利氣,區(qū)別寒熱痰氣之不同而用溫宣、清肅、祛痰、降氣等法。
2.虛喘治在腎,法以培補攝納,針對臟腑病機,采用補肺、納腎、溫陽、益氣、養(yǎng)陰、固脫等法。
3.虛實夾雜,上虛下實者,當驅(qū)邪與扶正并舉,分清主次有所側(cè)重。
實喘:
1.風寒閉肺:主癥:喘息,呼吸氣促,胸部脹悶。痰多稀薄色白,伴流清涕、無汗、惡寒,口不渴等。
治法:宣肺散寒。 方藥:麻黃湯。
2.表寒里熱:主癥:喘逆上氣,胸脹或痛,息粗,鼻煽。痰粘稠,形寒,無汗,舌質(zhì)紅。
治法:宣肺泄熱。 方藥:麻杏石甘湯。
3.痰熱遏肺:主癥:喘咳氣涌,胸部脹痛。痰粘稠色黃,或帶血,身熱,面紅,有汗,尿赤。
治法:清泄痰熱。 方藥:桑白皮湯。
4.痰濁阻肺:主癥:喘而胸滿悶窒,甚則胸盈仰息。痰多粘膩色白,咯吐不利,脘悶,嘔惡,不渴。
治法:化痰降逆。 方藥:二陳湯合三子養(yǎng)親湯。
5.肝氣乘肺:主癥:每遇情志刺激而誘發(fā),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氣憋。心煩易怒,不思飲食。
治法:開郁降氣平喘。 方藥:五磨飲子。
6.水凌心肺:主癥:喘咳氣逆,倚息難以平臥。痰稀白,心悸,面部肢體浮腫。
治法:溫陽利水,瀉壅平喘。 方藥:真武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
虛喘:
1.肺氣虛:主癥:喘促短氣,氣怯聲低,喉有鼾聲。痰吐稀薄,自汗畏風,或痰少質(zhì)粘,面色潮紅。
治法:補肺益氣。 方藥:補肺湯合玉屏風散。
2.腎氣虛:主癥:喘促日久,氣息短促,呼多吸少,動則尤甚,氣不得續(xù)。形瘦神憊,尿后余瀝,或干咳,面紅煩躁。
治法:補腎納氣。 方藥:金匱腎氣丸合參蛤散。
3.喘脫:主癥:喘逆劇甚,張口抬肩,鼻翼煽動,端坐不能平臥,稍動則喘劇欲絕。心慌動悸,面青唇紫,汗出如珠。
治法:扶陽固脫,鎮(zhèn)攝腎氣。 方藥:參附湯加紫石英、磁石、沉香、蛤蚧等。
肺脹 :(指多種慢性肺系疾患反復(fù)發(fā)作,遷延不愈,肺脾腎三臟虛損,肺管不利,肺氣壅滯,胸膺脹滿不能斂降。臨床表現(xiàn)為喘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滿、憋悶如塞、紫紺、心悸浮腫。重者可見昏迷、喘脫等危重癥候。)(名解)
1.外寒里飲:主癥:咳逆喘滿不得臥,氣短氣急,咯痰白稀量多,呈泡沫狀,胸部膨滿。口干不欲飲,惡寒,無汗。
治法:溫肺散寒,滌痰降逆。 方藥:小青龍湯。
2.痰濁阻肺:主癥:胸滿,咳嗽痰多,色白粘膩或呈泡沫,短氣喘息,稍勞即著。怕風易汗,脘腹痞脹。
治法:化痰降逆。 方藥:二陳湯合三子養(yǎng)親湯。
3.痰熱郁肺:主癥:咳逆喘息氣粗,胸滿,咯痰黃或白,粘稠難咯。身熱,煩躁,溲黃。
治法: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方藥:越婢加半夏湯。
4.痰蒙神竅:主癥:意識朦朧,表情淡漠,嗜睡,或煩躁不安,或昏迷,譫妄,撮空理線?;虺榇?,咳逆喘促,痰鳴。
治法:滌痰,開竅,熄風。 方藥:滌痰湯、安宮牛黃丸或至寶丹。
5.肺腎氣虛:主癥:呼吸淺短難續(xù),甚則張口抬肩,倚息不能平臥,咳嗽,痰白如沫,咯吐不利,胸滿悶窒。
治法:補肺納腎,降氣平喘。 方藥:補虛湯合參蛤散。
6.陽虛水泛:主癥:喘咳不能平臥,咯痰清稀,胸滿氣憋。面浮,下肢腫,甚則一身悉腫,腹脹有水,尿少。
治法:溫腎健脾,化飲利水。 方藥:真武湯合五苓散。
肺脹的治則:感邪時偏于標實,標實者根據(jù)病邪的性質(zhì),分別采取驅(qū)邪宣肺(辛溫、辛涼),降氣化痰(溫化、清化),溫陽利水(通陽、淡滲),活血祛瘀。甚或開竅、熄風、止血等法。本虛者,當以補養(yǎng)心肺,益腎健脾為主,或氣陰兼調(diào),或陰陽兼顧。
心悸 :指氣血陰陽虧虛,或痰飲瘀血阻滯,致心失所養(yǎng),心脈不暢,心神不寧,引起心中急劇跳動,驚慌不安,不能自主為主要表現(xiàn)的一種病證。
【治則】補虛瀉實,調(diào)理陰陽。虛證當益氣養(yǎng)血,調(diào)理陰陽,配合養(yǎng)心安神之品;實證宜化痰、滌飲、活血化瘀,配合重鎮(zhèn)安神之品。
1.心虛膽怯:主癥:心悸不寧,善驚易恐,稍驚即發(fā),勞則加重。胸悶氣短,惡聞聲響。
治法:鎮(zhèn)驚定志,養(yǎng)心安神。 方藥: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砂。
2.心脾兩虛:主癥:心悸氣短,失眠多夢,思慮勞心則甚。神疲乏力,納少腹脹,便溏。
治法:補血養(yǎng)心,益氣安神。 方藥:歸脾湯。
3.肝腎陰虧:主癥:心悸失眠,眩暈耳鳴。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腰膝酸軟。
治法:滋補肝腎,養(yǎng)心安神。 方藥:一貫煎合酸棗仁湯加山萸肉。
4.心陽不振:主癥:心悸不安,動則尤甚,形寒肢冷。胸悶氣短,面色晄白,伴心痛。
治法:溫補心陽。 方藥: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5.水飲凌心:主癥:心悸眩暈,肢面浮腫,下肢為甚,甚者咳喘,不能平臥。胸脘痞滿,渴不欲飲,形寒肢冷。
治法:振奮心陽,化氣利水。 方藥:苓桂術(shù)甘湯。
6.血瘀氣滯:主癥:心悸,心胸憋悶,心痛時作。兩脅脹痛,善太息,爪甲青紫。
治法:活血化瘀,理氣通絡(luò)。 方藥:桃仁紅花煎。
7.痰濁阻滯:主癥:心悸氣短,胸悶脹滿。食少腹脹,惡心嘔吐,溲赤。
治法:理氣化痰,寧心安神。 方藥:導痰湯。
8.邪毒犯心:主癥:心悸,胸悶,氣短,左胸隱痛。發(fā)熱,惡寒,咳嗽,神疲乏力,口干渴。
治法:清熱解毒,益氣養(yǎng)陰。 方藥:銀翹散或生脈散加減。
怔忪:心悸的一種,其內(nèi)因久病體虛,氣血耗傷,心神失養(yǎng)引起,臨床以無驚而悸,心中惕惕,悸動不已,稍勞即發(fā)為特征。
驚悸:心悸的一種,其外因偶受驚恐惱怒,氣機逆亂,心神不安引起,臨床以因驚而悸,善驚易恐,坐臥不安為特征
心痛 :(因心脈攣急或閉塞引起的膻中部位及左胸膺部疼痛為主癥的一類病證。輕者感胸悶如窒,呼吸欠暢;重者突然疼痛如刺、如灼、如絞,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四肢不溫者,謂之心痛。)
【病因病機】
1.寒邪內(nèi)侵;2.飲食不節(jié);3.情志內(nèi)傷;4.肝腎虧虛;5.消渴、眩暈等病人亦可引發(fā)心痛。
【診斷】膻中及左胸膺部突發(fā)憋悶而痛,(悶痛、灼痛、絞痛、刺痛、隱痛)。疼痛可竄及肩背、前臂、咽喉、胃脘部等,甚至可沿手少陰、手厥陰經(jīng)循行部位竄至中指或小指,呈發(fā)作性或持續(xù)不懈。伴心悸氣短,自汗,甚則喘息不得臥。因情緒波動、寒冷刺激、飽餐之后、勞累過度而誘發(fā)。
【辯證要點】1.辨疼痛性質(zhì);2.辨氣、血、陰、陽虛;3.辨氣滯、血瘀、痰阻、寒凝;4.辨真心痛舌苔脈象;5.辨真心痛病情順逆。
【治則】補、通。先治其標,后顧其本,必要時標本同治。
1.心血瘀阻:主癥: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加重。胸悶心悸。
治法:活血化瘀,通脈止痛。 方藥:血府逐瘀湯。
2.痰濁內(nèi)阻:主癥:胸悶痛如窒,痛引肩背。肢體沉重,痰多。
治法:通陽泄?jié)幔硖甸_結(jié)。 方藥:瓜蔞薤白半夏湯。
3.陰寒凝滯:主癥:胸痛如絞,時作時止,感寒痛甚。四肢不溫。
治法:辛溫通陽,開痹散寒。 方藥:瓜蔞薤白白酒湯加減;寒盛痛重者,烏頭赤石脂湯送服蘇合香丸。
4.氣陰兩虛:主癥:胸悶隱痛,時作時止。氣短,頭暈,或手足心熱。
治法:益氣養(yǎng)陰,活血通絡(luò)。 方藥:生脈散合人身營養(yǎng)湯。
5.心腎陰虛:主癥:胸悶痛或灼痛,心悸心煩。不寐,盜汗,腰膝酸軟。
治法:滋陰益腎,養(yǎng)心安神。 方藥:左歸飲。
6.心腎陽虛:主癥:胸悶痛氣短,遇寒加重。腰痠乏力,畏寒肢冷,面浮足腫。
治法:益氣壯陽,溫絡(luò)止痛。 方藥:參附湯合右歸飲。
厥心痛 亦稱胸痹心痛,為心痛之輕證。(指胸部悶痛,甚則胸痛徹背,短氣,喘息不得臥為主癥。)救急時均要口服芳香溫通藥,如冠心蘇合香丸1丸口含服;或速效救心丸15粒口含服。復(fù)方丹參滴丸10粒;麝香保心丸2粒。
真心痛 亦稱心厥。(胸痹的進一步發(fā)展出現(xiàn)的危重癥候,以左胸劇烈疼痛,持續(xù)不解,伴汗出肢冷,面白唇青,手足青至節(jié),脈微細為特征。)因心脈閉塞,故屬臨床急危重癥,應(yīng)做如下救治:1.立即吸氧;2.絕對臥床;3.救治原則以通為主,兼顧正氣(含服冠心蘇合香丸1丸或速效救心丸5粒)4.因心脈閉塞,氣滯血郁,要及時通便。5.肺氣郁滯,化熱灼津生痰,當清熱解毒,止咳化痰。
胸痹與胃脘痛的異同:胸痹不典型者,疼痛可在胃脘部。多數(shù)在左胸部,病位在心,常有心病史,呈發(fā)作性胸悶胸痛,伴心悸氣短,喘息,脈結(jié)代。胃脘痛疼痛部在胃脘部,病位在胃,常有胃病史,發(fā)病表現(xiàn)為胃脘痛,伴納呆,噯氣,呃逆,泛酸等。
胸痹與懸飲的鑒別:胸痹以左胸悶痛為主證,懸飲飲停左胸脅者也以左胸疼痛為主癥,故當鑒別。胸痹病位在心,疼痛部在左側(cè)心前區(qū)與胸骨后;懸飲病位在胸脅,疼痛部位在左側(cè)而胸脅部。胸痹常于勞累、飽餐、受寒、情緒激動后突然發(fā)生,歷史短暫,休息或用藥后緩解,伴心悸氣短,喘息,脈結(jié)代等。懸飲胸脅脹痛持續(xù)不解,咳嗽、轉(zhuǎn)側(cè)、呼吸時疼痛加重,多伴有咳嗽、氣喘,咯痰,發(fā)熱等。
血證 :(凡由多種原因引起火熱熏灼或氣虛不攝,致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諸竅,或下泄于前后二陰或滲出于肌膚,所形成的疾患,統(tǒng)稱為血證。)
【辨證要點】1.辨病證之不同;2.辨病位之不同;3.辨證候之虛實。
【治則】1.治火;2.治氣;3、治血。 初期:“止血”;血止后用“寧血”;善后用“補虛”。同時兼顧“消瘀”。
鼻衄:
1.熱邪犯肺:主癥:鼻燥流血,血色鮮紅。身熱口干。
治法:清肺瀉熱,涼血止血。 方藥:桑菊飲。
2.肝火上炎:主癥:鼻衄目赤,煩躁易怒??诳喽Q。
治法:清肝瀉火,涼血止血。 方藥:梔子清肝湯加減。
3.胃熱熾盛:主癥:鼻血鮮紅,胃痛口臭。煩躁便秘。
治法:清胃瀉火,涼血止血。 方藥:玉女煎。
4.氣血虧虛:主癥:鼻衄或肌衄、齒衄,血色淡紅。心悸神疲,氣短乏力。
治法:益氣攝血。 方藥:歸脾湯。
齒衄:
1.胃火內(nèi)熾:主癥:齒衄血色鮮紅,齒齦紅腫疼痛??诳视?,口臭便秘。
治法:清胃瀉火,涼血止血。 方藥:加味清胃散。
2.陰虛火旺:主癥:齒衄血色淡紅,齒搖齦浮微痛。腰痠耳鳴。
治法:滋陰降火,涼血止血。 方藥:知柏地黃丸合茜根散。
咳血:
1.燥熱犯肺:主癥:咳嗽痰血,鼻燥口干。發(fā)熱喉癢,咳痰不爽。
治法:清熱潤肺,寧絡(luò)止血。 方藥:桑杏湯。
2.肝火犯肺:主癥:咳嗽陣作,痰中帶血,胸脅牽痛。煩躁易怒,目赤口苦。
治法:清肝瀉肺,涼血止血。 方藥:黛蛤散合瀉白散。
3.陰虛肺熱:主癥:咳嗽少痰,痰中帶血,經(jīng)久不愈。血色鮮紅,兩顴紅赤,潮熱盜汗。
治法:滋陰潤肺,降火止血。 方藥:百合固金湯。
吐血:
1.胃中積熱:主癥:胃脘灼熱作痛,吐血色紅或紫暗。口臭,便秘。
治法:清胃瀉熱,涼血止血。 方藥:瀉心湯合十灰散。
2.肝火犯胃:主癥:吐血色紅或紫暗,脘脹脅痛。煩躁易怒,寐少夢多。
治法:清肝瀉火,涼血止血。 方藥:龍膽瀉肝湯加減。
3.氣虛血溢:主癥:吐血纏綿不止,時輕時重,血色暗淡。神疲乏力,氣短聲低。
治法:益氣攝血。 方藥:歸脾湯。
便血:
1.腸道濕熱:主癥:便血伴大便穢膩不暢。腹痛不適,口粘而苦。
治法:清熱化濕,涼血止血。 方藥:地榆散。
2.脾胃虛寒:主癥:便血紫暗或黑色,脘腹隱隱作痛,喜溫喜按。怯寒肢冷,納差便溏。
治法:溫陽健脾,養(yǎng)血止血。 方藥:黃土湯。
尿血:
1.下焦熱盛:主癥:小便黃赤灼熱,尿血鮮紅。面赤口瘡。
治法: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方藥:小薊飲子。
2.陰虛火旺:主癥:小便短赤帶血。顴紅潮熱,腰痠耳鳴。
治法:滋陰降火,涼血止血。 方藥:知柏地黃丸。
3.脾不統(tǒng)血:主癥:久病尿血,食少乏力。面色蒼白,或見皮膚紫斑、齒衄。
治法:補脾益氣生血。 方藥:歸脾湯。
4.腎氣不固:主癥:尿血日久不愈,血色淡紅,腰痠耳鳴。神疲乏力,頭暈?zāi)垦!?/p>
治法:補益腎氣,固攝止血。 方藥:無比山藥丸。
紫斑:
1.熱盛迫血:主癥:感受風熱或火熱燥邪后,肌膚突發(fā)紫紅后青紫之斑點或斑塊。發(fā)熱口渴,煩躁不安。
治法: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方藥:清營湯。
2.陰虛火旺:主癥:肌膚出現(xiàn)紅紫或青紫斑點或斑塊,時作時止。手足心熱,潮熱盜汗。
治法:滋陰降火,寧絡(luò)止血。 方藥:茜根散。
3.氣不攝血:主癥:紫斑反復(fù)出現(xiàn),經(jīng)久不愈,神疲乏力。面色蒼白或萎黃。
治法:補脾益氣攝血。 方藥:歸脾湯。
血溢:《內(nèi)經(jīng)》稱各種出血為血溢,有血溢脈外之意。
紫斑:亦名紫癜或肌衄,由多種原因?qū)е缕は录∧w出血,皮膚青紫,壓之而不退色。
紫斑與皮疹的鑒別:紫斑壓之不退色,一般無瘙癢、發(fā)熱等癥,常伴有口腔牙齦等部位出血;而皮疹壓之褪色,且多伴有瘙癢或發(fā)熱等癥。
咳血與嘔血的鑒別:從病史、先兆癥、出血顏色、伴隨癥等方面進行鑒別??妊嘤蟹伟A、久咳、喘證等病史;有喉癢、胸悶、口有血腥味、咳嗽等出血前征兆;血色鮮紅,常混有泡沫痰涎;出血后可有數(shù)天痰中帶血,大便顏色多無異常。吐血多有胃痛、積聚等病史;有惡心、胃脘不適、頭暈、心慌等出血前征兆;血色暗紅或呈咖啡色,?;煊惺澄餁堅?;無痰中帶血,但出血后大便呈黑色。臨床鑒別還可借助X光、纖維胃鏡等檢測。
遠血與近血的鑒別:遠血與近血之說源于張仲景的《金匱要略》,是以出血部位與肛門的距離來劃分的,距肛門近者為近血,距肛門遠者為遠血?!毒霸廊珪?。血證》:“血在便前者,其來近。近者或在廣腸,或在肛門。血在便后者,其來遠。遠者或在小腸,或在于胃。”臨床上還要根據(jù)出血的顏色、伴隨癥狀、既往病史等方面加以鑒別。遠血顏色黯黑或呈柏油樣,血和大便均勻混合;近血則為鮮紅色,一般先有大便后出血或純血鮮紅。遠血者多有反復(fù)發(fā)作的胃痛史和黃疸、鼓脹病史等,近血多有痔瘡等病史。遠血多由脾胃虛寒引起,近血多因腸道濕熱所致。
胃痛 :(凡由于脾胃受損,氣血不調(diào)所引起的胃脘部疼痛,稱之胃痛,又稱胃脘痛。)
【病因病機】1.外邪犯胃;2.飲食不節(jié);3.情志不暢;4.脾胃虛弱。
【辯證要點】1.辨寒熱;2.辨虛實;3.辨氣血;4.辨在胃、在肝、在脾。
【治則】理氣和胃止痛為基本原則,但須審癥求因,審因論治。
【通則不痛】散寒、消食、理氣、泄熱、化瘀、除濕、養(yǎng)陰、溫陽等法均可起到“通”的作用。不單指“通下”。
1.胃氣壅滯:主癥:胃脘脹痛,食后加重,噯氣。或有傷食史,或有感外邪病史。
治法:理氣和胃止痛。 方藥:香蘇散化裁。
2.肝胃氣滯:主癥:胃脘脹痛,連及兩脅,攻撐走竄,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
治法:疏肝和胃,理氣止痛。 方藥:柴胡疏肝散加減。
3.胃中蘊熱:主癥:胃脘灼熱,得涼則減,得熱則重??谏嗌彙?/p>
治法:清胃瀉熱,和中止痛。 方藥:瀉心湯合金鈴子散。
4.肝胃郁熱:主癥:胃脘灼痛,痛勢急迫。煩躁易怒。
治法:清肝瀉熱,和胃止痛。 方藥:肝熱移胃用化肝煎加減;灼痛、口苦、惡心明顯時小柴胡湯化裁。
5.瘀血阻滯:主癥:胃脘疼痛,狀如針刺或刀割,痛有定處而拒按。病程日久。
治法:理氣活血,化瘀止痛。 方藥:失笑散合丹參飲。
6.胃陰不足:主癥:胃脘隱痛或隱隱灼痛。嘈雜似饑,饑不欲食。
治法:滋陰養(yǎng)胃,理氣止痛。 方藥:益胃湯合芍藥甘草湯加減。
7.脾胃虛寒:主癥:胃脘隱痛,遇寒或饑時痛劇,得溫熨或進食則緩,喜暖喜按。食少便溏。
治法:溫中健脾。 方藥:黃芪建中湯加減。
心下痞:心下是心口下,胃的位置,心下痞是指胃脘部滿悶痞塞不適感,但按之虛軟不痛。多見慢性胃炎所引起不適。
胃痛與真心痛的鑒別:從病位,疼痛的程度,特征以及預(yù)后鑒別。胃痛病位在上腹胃脘近心窩處,以隱痛、脹痛為主,勢緩,常伴有惡心嘔吐,反酸嘈雜,任何年齡均可患病,預(yù)后較好。真心痛病位在左胸前,極少部分在胃脘,以壓榨感疼痛,劇痛為主,勢急,常伴有心悸氣短,汗出,中老年人多見,預(yù)后較差。
胃痛虛證和實證的鑒別:實證起病急,痛而拒按,脹痛、刺痛為主,治療較易收效。虛證起病緩,病程長,隱痛為主,痛而喜按,病情纏綿,往往難愈。
胃痛與胃痞的鑒別:二者部位相同,均在心下胃脘。但胃痞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滿悶,觸之無形,按之不痛,以滿為患,且病及胸膈為特征;胃痛以痛為主,可有壓痛,二者不難鑒別。
濕熱中阻胃痛與肝胃郁熱胃痛的臨床特點、治法及主方有何不同:濕熱中阻胃痛的臨床特點為胃脘脹痛,嘈雜灼熱,口干口苦,渴不欲飲,頭重肢倦,納呆惡心,小便色黃,大便不暢,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治療大法為清熱化濕,理氣和胃。主方為清中湯;肝胃郁熱胃痛的臨床特點為胃脘灼痛,痛勢急迫,心煩易怒,泛酸嘈雜,口干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治療大法為疏肝理氣,泄熱和胃。主方為丹梔逍遙散。
嘔吐 :指胃失和降,氣逆于上,胃內(nèi)容物經(jīng)食道、口腔吐出的一種病證。有物有聲為嘔,有物無聲為吐,無物有聲為干嘔。嘔和吐常同時發(fā)生,難截然分開,故并稱為嘔吐。
【病因病機】1.外邪犯胃;2.飲食不節(jié);3.情志失調(diào);4.脾胃虛弱。(胃失和降,胃氣上逆)
【辨證要點】1.辨實與虛;2.辨嘔吐物;3.辨可吐與止嘔;4.辨可下與禁下。
【治則】和胃降逆為本。分清虛實。實者重在驅(qū)邪,以解表、消食、化痰、理氣之法,輔以和胃降逆。虛者重在扶正,以益氣、溫陽、養(yǎng)陰之法,輔以降逆止嘔,以求正復(fù)胃和嘔止之功。虛實夾雜應(yīng)適當兼顧治之。
1.外邪犯胃:主癥:發(fā)病急驟,突然嘔吐,有發(fā)熱惡寒,頭身疼痛。伴胸脘滿悶,不思飲食。
治法:解表疏邪,和胃降逆。 方藥:藿香正氣散。
2.飲食停滯:主癥:嘔吐酸腐,脘腹脹滿,噯氣厭食,得食益甚,吐后反快。
治法:消食導滯,和胃降逆。 方藥:保和丸。
3.痰飲內(nèi)停:主癥:嘔吐多為清水痰涎,頭眩心悸。
治法:溫化痰飲,和胃降逆。 方藥:小半夏湯合苓桂術(shù)甘湯。
4.肝氣犯胃:主癥:嘔吐吞酸,噯氣頻作。情志不遂更甚。
治法:疏肝理氣,和胃止嘔。 方藥:半夏厚樸湯合左金丸。
虛證:
1.脾胃虛寒:主癥:飲食稍有不慎,即易嘔吐,大便溏薄,時作時止。
治法:益氣健脾,和胃降逆。 方藥:理中丸。
2.胃陰不足:主癥:嘔吐反復(fù)發(fā)作,時作干嘔。
治法:滋養(yǎng)胃陰,降逆止嘔。 方藥:麥門冬湯。
反胃:反胃也有嘔吐的臨床表現(xiàn),故屬嘔吐范疇,多由脾胃虛寒,胃中無火,難于腐熟,食入不化所致。臨床表現(xiàn)為食飲入胃,滯停胃中,良久盡吐而出,吐后轉(zhuǎn)舒。即所謂“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嘈雜:指胃中空虛,似饑非饑,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莫可名狀,時作時止的病癥。病機有胃熱、胃虛、血虛之不同。
實證嘔:嘔吐由外邪、飲食、七情所引起,表現(xiàn)為發(fā)病急驟,病程短,嘔吐量多,嘔吐物多酸腐臭穢,或伴有表證,脈實有力。
虛證嘔:指嘔吐由脾胃虛寒、胃陰不足等因素引起,表現(xiàn)為起病緩慢,病程長,嘔而無力,時作時止,吐物不多,酸臭不甚,伴有精神萎靡,倦意乏力,脈弱無力等癥。
呃逆與干嘔的鑒別:呃逆是喉間呃呃連聲,聲短而頻,令人不能自制的病癥,病位在膈,病機是胃氣上逆動膈;干嘔是病人有惡心欲嘔之感,但有聲無物,病位在胃,由胃氣上逆所致。兩者在臨床表現(xiàn)與病機病位上不同。
噎膈與反胃的不同:噎膈是噎塞格拒,甚至閉塞不通。輕者食物難下,水飲可入,重則水飲不進,或食入即吐。病位在食道,病情重,預(yù)后差。反胃的特點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完谷不化,為脾胃虛弱引起,病位在胃,病情較輕,預(yù)后較好。
辨嘔吐物的疾病性質(zhì):嘔吐物的性質(zhì)反映病變的寒熱虛實、病變臟腑等,如酸腐難聞,多為食積內(nèi)腐;黃水味苦,多為膽熱犯胃;酸水綠水,多為肝氣犯胃;痰濁涎沫,多為痰飲中阻;泛吐清水,多屬胃中虛寒,或有蟲積;粘沫量少,多屬胃陰不足。
泄瀉 :(以排便次數(shù)增多,糞便稀溏,甚至瀉出如水樣為主癥的病證,多由脾胃運化功能失職,濕邪內(nèi)盛所致。)
【辨證要點】1.辨暴瀉與久瀉;2.辨虛實;3.辨寒熱;4.辨證候特征。
【治則】病機為脾病濕盛,故治則為運脾化濕。急性暴瀉以濕盛為主,著重化濕,溫化寒濕、清化濕熱、清暑祛濕;慢性久瀉以脾虛為主,健運脾氣為主,佐以化濕利濕;肝郁配合抑肝扶脾;腎陽虛衰者,宜補火暖土
1.寒濕泄瀉:主癥:瀉下清稀,甚至如水樣,有時如鶩溏。
治法:芳香化濕,疏表散寒。 方藥:藿香正氣散。
2.濕熱泄瀉:主癥:腹痛即瀉,瀉下急迫,勢如水注,或瀉而不爽,糞色黃褐而臭。
治法:清熱利濕。 方藥:葛根芩連湯。
3.暑濕泄瀉:主癥:夏季盛暑之時,腹痛泄瀉,瀉下如水,暴急量多,糞色黃褐。
治法:清暑化濕。 方藥:黃連香薷飲。
4.食滯腸胃:主癥:腹痛腸鳴,瀉后痛減,瀉下糞便臭如敗卵,夾有不消化之物。
治法:消食導滯。 方藥:保和丸。
5.肝氣乘脾:主癥:腸鳴攻痛,腹痛即瀉,瀉后痛緩,每因抑郁惱怒或情緒緊張而誘發(fā)。
治法:抑肝扶脾。 方藥:痛瀉要方。
6.脾胃虛弱:主癥:大便時溏時瀉,反復(fù)發(fā)作。稍有飲食不慎,大便次數(shù)即增多,夾見水谷不化。
治法:健脾益胃。 方藥:參苓白術(shù)散。
7.腎陽虛衰:主癥:每于黎明之前,臍腹作痛,繼則腸鳴而瀉,完谷不化,瀉后則安。
治法:溫腎健脾,固澀止瀉。 方藥:四神丸。
五更瀉:由于腎陽虛衰,不能溫養(yǎng)脾胃,每天早晨黎明之前,出現(xiàn)腹部作痛,腸鳴即瀉,完谷不化,伴形寒肢冷,腰膝酸軟,舌淡,脈沉細為特征的病證。
痢疾與泄瀉的鑒別 :痢疾與泄瀉兩者多發(fā)生于夏秋季節(jié),病變均在腸胃,皆由外感時邪,內(nèi)傷飲食而發(fā)病。均有大便次數(shù)增多,腹痛的特點。但病機和臨床特征不同。泄瀉的病機主要是脾虛濕盛,臨床特征是瀉下爽利或完谷不化,腹痛與腸鳴同見;而痢疾的病機主要是腸中有壅滯之邪,氣血凝滯,腐敗化為膿血,臨床特征是便而不爽,滯澀難下,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膿血,腹痛與里急后重同具。治療上,泄瀉可以分利,通過利小便而實大便,痢疾不可分利,主要是調(diào)氣行血。
黃疸 :指因肝失疏泄,膽汁外溢,或血敗不華于色,引發(fā)以目黃、身黃、小便黃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病證。
【病因病機】病因為外感濕熱疫毒,內(nèi)傷飲食勞倦或繼發(fā)于他病之后。病機關(guān)鍵在于“濕”。時邪外侵,或自內(nèi)生,壅阻中焦,脾失健運,肝膽失于疏泄,膽汁外溢,則發(fā)為黃疸。濕以熱化,濕熱交蒸,發(fā)為陽黃,由于濕、熱偏盛,又有熱重于濕、濕重于熱之分。疫毒偏重,內(nèi)陷心肝,侵入營血,卒然發(fā)黃,稱為急黃。濕從寒化,寒濕郁滯則為陰黃。病位主要在脾、胃、肝、膽。
【辨證要點】1.辨陽黃、陰黃、急黃、虛黃;2.辨陽黃之濕熱輕重;3.辨陰黃之寒濕與血瘀。
【治則】初期實證,攻逐邪氣;中末期重在健脾疏肝、活血化瘀,防止轉(zhuǎn)生積聚、鼓脹,先安未受邪之地。
陽黃,清熱利濕,通利二便。急黃以清熱解毒涼血為主,隨證擇用攻下、開竅法。虛黃以健脾生血柔肝為原則。
陽黃:1.熱重于濕:主癥:身目俱黃,黃色鮮明。發(fā)熱口渴。
治法:清熱利濕,佐以瀉下。 方藥:茵陳蒿湯。
2.濕重于熱:主癥:身目俱黃,然不及熱重于濕者鮮明。頭身困重,胸脘痞悶,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脹,便溏,
治法:利濕化濁,佐以清熱。 方藥:茵陳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減。)
急黃:主癥:發(fā)病急驟,,黃疸顏色如金并迅速加深。伴高熱煩渴,脅痛腹?jié)M,皮膚出現(xiàn)瘀斑。神昏。
治法:清熱解毒,涼血開竅。 方藥:犀角散。
陰黃:1.寒濕阻遏:主癥:身目發(fā)黃而晦暗。脘悶腹脹。
治法:溫化寒濕,健脾退黃。 方藥:茵陳術(shù)附湯。
2.血瘀肝郁:主癥:身目發(fā)黃而晦暗,面色黧黑。脅下或有癥塊或隱痛不休。
治法:活血化瘀,疏肝解郁。 方藥:鱉甲煎丸。
虛黃:主癥:面目肌膚發(fā)黃,黃色較淡。氣短乏力,納呆便溏。
治法:補氣養(yǎng)血,健脾柔肝。 方藥:小建中湯。
疫癘:指具有強烈傳染性的疫毒邪氣,能引起黃疸或者急黃的發(fā)生,來勢兇猛異常。
陽黃與陰黃各自特點:陽黃的黃色鮮明如橘子色,多為肝膽或脾胃濕熱所引起。陰黃黃色晦暗色如煙熏,多由脾胃虛寒所引起。陽黃日久可轉(zhuǎn)化為陰黃。
為何說陽黃易治而陰黃難治:陽黃多為新病暫病,病史不長,主要是肝膽脾胃濕熱所引起,臟器未虛,故易治;陰黃多為久病,病史長,多為脾胃陽虛,臟氣已虧,故難治。
為何說:“黃家所得,從濕得之”:張仲景在《金匱要略。黃疸病脈證并治篇》里指出:“諸病黃家,從濕得之”。一語道破了黃疸發(fā)病的關(guān)鍵所在。主要因為膽汁外溢所引起的。而膽汁的外溢又是因為肝膽的疏泄功能失常所致。六淫中濕邪最容易阻遏中焦,導致脾胃運化失調(diào),肝膽疏泄失常,以至膽汁外溢。無論是濕從熱化導致陽黃,還是濕從寒化導致陰黃,或者濕邪化熱內(nèi)陷心營導致急黃,都與濕邪有關(guān)。古云“從濕得之”。
頭痛 :頭部靜脈絀急或失養(yǎng),清竅不利所引起的頭部疼痛為特征的一種病證。分太陽、少陽、陽明、厥陰、全頭痛。
【病因病機】1.外感六淫;2.內(nèi)傷不足;3.久病入絡(luò),跌仆腦損。“風、火、痰、瘀、虛”。
【診斷】1.以頭痛為主癥,或全頭痛,或局部疼痛,性質(zhì)分劇痛(外邪)、隱痛(虛)、脹痛(肝陽亢)、搏動痛(風火)。
2.外感頭痛起病急,病程短,內(nèi)傷頭痛兼有內(nèi)傷證候,起病緩,反復(fù)發(fā)作。(辨外感內(nèi)傷;所屬部位;疼痛性質(zhì)。)
【治則】頭痛是由于脈絡(luò)痹阻或輕竅失養(yǎng)而成,治以調(diào)神利竅、緩急止痛為原則。外感祛風散邪為主;內(nèi)傷補虛為要。
太陽:羌活、蔓荊子、葛根;陽明:葛根、白芷;少陽經(jīng):柴胡、川芎;
厥陰經(jīng):藁本、吳茱萸;太陰:蒼術(shù);少陰:細辛。久痛不愈選用搜風通絡(luò)之蟲類藥。
外感頭痛: ( 突然發(fā)作,其痛如破,痛無休止,脹痛、跳痛、灼痛。)證候特征
1.風寒頭痛:主癥:全頭痛,痛勢較劇烈,痛連項背,常喜裹頭。惡風寒,口淡不渴。
治法:疏風散寒。 方藥:川芎茶調(diào)散。
2.風熱頭痛:主癥:頭痛而脹,甚則如裂。發(fā)熱惡風,口渴喜飲。
治法:祛風清熱。 方藥:芎芷石膏湯加減。
3.風濕頭痛:主癥:頭痛如裹。肢體困重,身熱不揚。
治法:祛風勝濕。 方藥:羌活勝濕湯。
內(nèi)傷頭痛: (緩慢發(fā)病,痛勢綿綿,時痛時止,空痛、昏痛、隱痛。多與“肝、心、腎、三臟有關(guān)”。)證候特征
1.肝陽頭痛:主癥:頭脹痛,或抽掣而痛,頭痛多為兩側(cè)。頭暈?zāi)垦?,心煩易怒?/p>
治法:平肝潛陽。 方藥:天麻鉤藤飲。
2.氣虛頭痛:主癥:頭痛隱隱,時發(fā)時止,遇勞加重。氣短懶言。
治法:益氣升清。 方藥:順氣和中湯。
3.血虛頭痛:主癥:頭痛隱隱,纏綿不休。面色少華,心悸怔忡。
治法:滋陰養(yǎng)血。 方藥:加味四物湯。
4.腎虛頭痛:主癥:頭痛而空。腰膝酸軟,眩暈耳鳴畏寒肢冷(腎陽虛)或無心煩熱(陰虛)。
治法:補腎填精。大補元煎。陽虛加鹿茸、鹿角膠;陰虛加女貞子、旱蓮草。
5.痰濁頭痛:主癥:頭痛昏蒙重墜。胸脘痞悶,納呆嘔惡。
治法:燥濕化痰,降逆止痛。 方藥: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
6.瘀血頭痛:主癥:頭痛劇烈,或刺痛,經(jīng)久不愈,痛處固定不移。日輕夜重。
治法: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方藥:通竅活血湯。
不獨外感頭痛,內(nèi)傷頭痛亦是多配伍治風藥。如川芎、荊芥等。久病及腎,補腎。久病入絡(luò),配蟲類藥。
頭痛與眩暈的區(qū)別:均屬內(nèi)科雜病,頭痛是以病人自覺頭部疼痛為特征,病因由外感或內(nèi)傷引起;偏于實證者居多。眩暈以頭暈眼花為特征,病因以內(nèi)傷為主;偏于虛證者居多。頭痛與眩暈可單獨出現(xiàn),亦可同時并見。
中風 : 又名卒中,由于陰陽失調(diào),氣血逆亂,上犯于腦所引起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斜,語言不利,偏身麻木為主要表現(xiàn)。老年人多見。分中臟腑和中經(jīng)絡(luò)。(本虛標實、上盛下虛之證)
【病機特點】虛、火、風、痰、氣、血、
【辯證要點】1.中經(jīng)絡(luò)和中臟腑;2.辨分期(急性期、恢復(fù)期、后遺癥期);3.辨病勢順逆;4.辨閉證與脫證。
中經(jīng)絡(luò): (中風的一種類型,指病情較輕,有半身不遂,語言不利,口眼歪斜,無神志改變者。)
1.肝陽暴亢:主癥:半身不遂,肢體強痙,口舌斜,言語不利。眩暈頭脹痛。
治法:平肝熄風潛陽。 方藥:天麻鉤藤飲。
2.風痰阻絡(luò):主癥:半身不遂,肢體拘急,口舌斜,語言不利,肢體麻木。頭暈?zāi)垦!?/p>
治法:化痰熄風通絡(luò)。 方藥:化痰通絡(luò)湯。
3.痰熱腑實:主癥:半身不遂,肢體強痙,言語不利,口舌斜。腹脹便秘。
治法:通腑泄熱化痰。 方藥:星蔞承氣湯。
4.氣虛血瘀:主癥:半身不遂,肢體癱軟,言語不利,口舌斜。氣短乏力,偏身麻木。
治法:益氣活血通絡(luò)。 方藥:補陽還五湯。
5.陰虛風動:主癥: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語不利。五心煩熱,眩暈耳鳴。
治法:滋陰潛陽,鎮(zhèn)肝熄風。 方藥:鎮(zhèn)肝熄風湯。
中臟腑: (中風的一種類型,指病情嚴重,有神志不清,不省人事者。)(名解)
1.風火閉竅:主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體強痙,口舌斜。兩眼斜視或直視,面紅耳赤。
治法:清熱熄風,醒神開竅。 方藥:天麻鉤藤飲配合紫雪丹或安宮牛黃丸鼻飼。
2.痰火閉竅:主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體強痙拘急,口舌斜。鼻鼾痰鳴,或見抽搐,躁擾不寧。
治法:清熱滌痰,醒神開竅。 方藥:羚羊角湯配合至寶丹或安宮牛黃丸鼻飼。
3.痰濕蒙竅:主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體松懈,口舌斜。痰涎涌盛,
治法:燥濕化痰,醒神開竅。 方藥:滌痰湯配合蘇合香丸鼻飼。
脫證:元氣衰敗:主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汗出如珠,目合口張,肢體癱軟,手撒肢厥。瞳神散大。
治法:益氣回陽,扶正固脫。 方藥:參附湯。
后遺癥:
1.半身不遂:主癥:偏身癱軟不用,伴肢體麻木,屈伸不利,甚則感覺完全喪失;口舌斜。少氣懶言,
治法:益氣活血,化瘀通絡(luò)。 方藥:補陽還五湯。
2.語言不利:主癥:言語謇塞或失語。舌強,口舌斜,口角流涎。
治法:祛風化痰,宣竅通絡(luò)。 方藥:解語丹。
真中風:中風的一種類型,指因外邪侵襲而引發(fā)的中風。
類中風:中風的一種類型,指無外邪侵襲而發(fā)病的中風。
卒中: 中風的別稱,因中風常突然發(fā)生,故名。
中風與厥證、癇證的鑒別:三者都可出現(xiàn)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中風昏迷時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昏迷時間相對較長,清醒后多有后遺癥;厥證昏迷時多見面色蒼白,四肢厥冷,無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多在短時間內(nèi)蘇醒,醒后如常人;癇證昏迷時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發(fā)出異樣叫聲,無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多在短時間內(nèi)蘇醒,醒后如常人。
中風閉證與脫證證治不同處:閉證主要癥狀是突然昏迷,不省人事,牙關(guān)緊閉,口噤不開,兩手握固,大小便閉,肢體強痙,治療以開閉驅(qū)邪,治標為主;脫證的主要癥狀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張,鼻鼾息微,手撒肢冷,二便自遺,肢體癱軟,治療以固脫扶正,治本為主。
郁病 : (由情志不舒,氣機郁滯所引起的一類病證,表現(xiàn)為心情抑郁,情緒不寧,脅肋脹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異物梗阻,失眠等各種復(fù)雜癥狀。) (辨所郁臟腑;辨證候虛實)(理氣開郁、怡情易性是治則)
1.肝氣郁結(jié):主癥:精神抑郁,情緒不寧。胸脅滿悶脹痛,脘悶噯氣。脈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氣暢中。 方藥:柴胡疏肝散。
2.氣郁化火:主癥:性情急躁易怒,胸脅脹痛。目赤耳鳴,或嘈雜吞酸。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瀉火。 方藥:丹梔逍遙散。
3.血行郁滯:主癥:精神抑郁,脅肋刺痛。性情急躁,頭痛失眠、健忘;或身體某部有發(fā)熱或發(fā)冷感。
治法:理氣解郁,活血化瘀。 方藥:血府逐瘀湯。
4.痰氣郁結(jié):主癥:精神抑郁,咽中異物感。胸部悶塞,脅肋脹痛,咽中異物咽不下、咯不出。
治法:行氣開郁,化痰散結(jié)。 方藥:半夏厚樸湯。
5.心陰虧虛:主癥:情緒不寧,心煩而悸,口咽干燥。健忘,失眠多夢,無心煩熱,盜汗,腰膝酸軟。
治法:滋陰養(yǎng)血,補心安神。 方藥:天王補心丹。
6.心脾兩虛:主癥:多思善疑,納差神疲。頭暈健忘,心悸失眠,少氣懶言,自汗,食后腹脹。
治法:健脾養(yǎng)心,補益氣血。 方藥:歸脾湯。
7.肝陰虧虛:主癥:情緒不寧,目干畏光。急躁易怒,視物不明,筋惕肉瞤.
治法:滋養(yǎng)陰精,補益肝腎。 方藥:滋水清肝飲。
8.心神惑亂:主癥:精神恍惚,心神不寧。多疑易驚,悲憂善哭,喜怒無常。
治法:甘潤緩急,養(yǎng)心安神。 方藥:甘麥大棗湯加味。
梅核氣:由于氣滯痰郁所致,表現(xiàn)為自覺咽中不適,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但吞咽正常的病證稱之。
臟躁: 由于 憂郁傷神所致,表現(xiàn)為精神恍惚,心神不寧,悲憂善哭,時時欠伸的病證,稱臟躁。
臟躁與癲病的鑒別:都與情志有關(guān)。但,臟躁由于憂郁傷神所致,多見于中年女子,表現(xiàn)精神抑郁,情緒不寧,悲憂善哭,時時欠伸,不發(fā)作時可如常人。癲病由于痰氣郁結(jié),閉塞心竅所致,男女均可發(fā)病,臨床表現(xiàn)精神失常,情緒抑郁,表情淡漠,癡呆自語,語無倫次,喜怒無常,病程遷延,極少自行緩解。
為何六郁之中以氣郁為先:按照朱丹溪對郁證的分類,郁證可分為氣郁、血郁、痰郁、濕郁、熱郁及食郁等六類,故稱六郁。六郁中以氣郁為先。是因為郁證的發(fā)生是由于情志所傷,郁怒、思慮、悲哀、憂愁,導致肝失疏泄,肝氣郁結(jié),形成氣郁而發(fā)病。故郁證初起,總屬情志所傷,氣分郁結(jié)。氣為血帥,氣行血行,氣滯血瘀。氣郁日久及血,使血運不暢,瘀血阻絡(luò),形成血郁;“氣有余便是火”。氣郁日久化火,肝火內(nèi)熾,形成熱郁。肝氣郁結(jié),橫逆犯胃克脾,導致胃氣不和,脾失健運,水谷不化,食積不消則成食郁。水濕內(nèi)停則成濕郁;濕聚成痰,則成痰郁。由于氣郁導致臟腑陰陽氣血失調(diào),逐步形成其他五郁。故言六郁之中以氣郁為先。
郁證治療關(guān)鍵在于疏通氣機,除用藥物外,精神治療極為重要。
題庫軟件:熱賣中
題庫設(shè)計緊扣考試大綱、考試教材、考試科目。符合衛(wèi)生高級職稱考試題型與考試科目,考試資料豐富,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