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11月1日 19:30-21:00 俞慶東
詳情
11月1日 19:30-20:30 程 牧
詳情至今未完全明了。多數(shù)病人食管壁肌層間神經節(jié)發(fā)生變性或數(shù)目減少,膽堿能功能減退,食管蠕動減弱或消失,賁門不能松馳,以至食物瘀積,食管擴張肥厚。有時粘膜充血、炎癥,甚至潰瘍,長期食物瘀積,食管擴張及肥厚。
該病發(fā)病緩慢,具有以情緒波動和辛辣飲食為誘因的特點。根據(jù)針刀醫(yī)學的原理,情緒性損傷和飲食不節(jié)造成的疲勞性損傷和刺激性食物等引起的侵害性損傷,使賁門處的組織發(fā)生慢性軟組織損傷的病理改變(粘連、疤痕、攣縮、堵塞),使該處組織的電生理線路的電流量減小,正常蠕動減弱或消失;或由軀干的疲勞性損傷、暴力損傷、不良姿態(tài)引起的積累性損傷、隱蔽性損傷等因素使脊柱區(qū)帶范圍的慢性軟組織損傷和骨關節(jié)移位(第6~8胸椎)等,使支配賁門部位的自主神經受牽拉和卡壓,引起功能紊亂(交感神經電生理線路電流量過強,而迷走神經電流量不足或缺失)。
【治療】
一、針刀治療
(一)如屬于第6~8胸椎處有骨關節(jié)移位的,按下法治療:
病人俯臥位,以移位椎體的棘突為中心,在其與上一椎骨下一椎骨棘突連線的中點各定一點,刀口線與人體縱軸平行,針體與進針刀點平面垂直刺入,達椎管外3mm,然后刀口線調轉90°,使刀口線與人體縱軸垂直。用切開剝離法,將棘間韌帶松解1~3刀。再在這兩進針刀點的兩側旁開1.5cm,選四個點,刀口線與人體縱軸平行,針體與背部平向垂直刺入,深度達肋橫突關節(jié)囊,微微轉動刀口線,將肋橫突囊切開2~3刀,然后六支針刀一齊拔出,貼好創(chuàng)可貼后,用手指按壓2~3分鐘。如還同時合并有其相鄰的上、下椎體位置改變,可按此方法定點一并治療。
經過一至兩周的臥床休息結束以后,需拍X光片復查,了解骨關節(jié)是否徹底復位,如未徹底復位,可隔一周或根據(jù)具體情況安排下一次治療,目的是使骨關節(jié)移位得到徹底糾正。
(二)第6~8胸椎的上、下、左、右脊柱區(qū)帶范圍內有壓痛、或結節(jié)、或條索時,按如下方法治療:
病人取俯臥位,在其壓痛點、或結節(jié)、或條索處定若干點,在各點處進針刀,刀口線均和人體縱軸平行,深度可達肋橫突關節(jié)骨面,如在橫突之間深度也不得超過肋骨的外側面,如在棘突之間深度達椎管外3mm以上,各點針刀達到相應深度后,在壓痛點進行縱行剝離法和橫行剝離法即可,有結節(jié)和條索者則進行縱行切開法或疤痕刮除法。
在治療期間,一般一周需復診一次,仔細檢查,又新發(fā)現(xiàn)的及上一次經過治療的各個部位的壓痛、結節(jié)、條索,還未徹底消除的需繼續(xù)治療,直至其消失為止。
(三)經檢查胸椎既無位置變化,又無周圍軟組織異常表現(xiàn)的,屬于電生理線路功能紊亂,選以下3點為進針刀點進行治療。
1.在前臂前面下端正中腕橫紋上二寸,掌長肌與橈側腕屈肌之間,刀口線與肌腱平行,針體與進針刀點平面垂直刺入1~1.5cm,縱行剝離2~3下,速度宜快。
2.在足內側緣第一跖骨底前下方的凹陷處,刀口線與足縱軸平行,針體與進針刀點部位皮膚平面垂直刺入0.3~0.5cm,縱行剝離2~3下。
3.在胸骨劍突尖下二寸,針體與進針刀點部位皮膚平面垂直刺入0.60cm,縱行剝離2~3下,速度宜快。
(四)如見食管梗阻,吞咽困難,受情緒而波動者,加用:
1.在小腿前外面的中部、外踝上八寸,脛骨前脊與腓骨外側面之中外三分之一的交點,刀口線與下肢縱軸平行,針體與進針部位皮膚表面垂直刺入,橫行剝離2~3下,速度宜快。
2.仰頭,在頸前部之正中線,喉結之上凹陷中,刀口線與人體縱軸平行,針尖向上,針體與喉結以下皮膚平面呈45°角,刺入0.3cm,縱行剝離2~3下,速度宜快。
(五)如見胸膈疼痛,便秘消瘦,則加用下列部位:
1.在第7~8胸椎棘突連線的中點左右旁開1.5寸,刀口線與人體縱軸平行,針體與背部皮膚平面垂直刺入1cm,縱行剝離2~3下,速度宜快。
2.小腿前內側面的下部,在內踝上緣以上三寸脛骨內側緣后方凹陷處,刀口線與下肢縱軸平行,針體與皮膚平面垂直刺入1~1.5cm,縱行剝離2~3下,速度宜快。
(六)如見面部浮腫,四肢冰冷加用:
在髕韌帶外側凹陷處以下三寸,脛骨外一橫指處,刀口線與人體縱軸平行,針體與皮膚平面垂直進針,橫行剝離2~3下,速度宜快。
二、手法治療
(一)屬于骨關節(jié)移位的,用胸椎手法,參見第九章“針刀醫(yī)學手法學”。
(二)屬于脊椎區(qū)帶軟組織損傷的,用拇指在出針點上按壓20秒鐘,以促進微循環(huán),使電生理線路恢復。
(三)單純電生理功能紊亂者,無需手法。
三、中藥治療
枳殼10g 生地10g 天麥冬各10g 制大黃10g
川厚樸10g 半夏10g 生姜20g
水煎服,每日一帖。滴水不進者,以筷子蘸藥汁往患者口內滴,3小時將100毫升藥汁滴完。藥汁服完即可不吐。
四、康復治療
情緒勿激動,軟食調養(yǎng),忌生、冷、辛辣飲食。
五、護理
(一)按此病常規(guī)護理。
(二)如屬于骨關節(jié)移位針刀治療后,絕對臥床一周。
【注意事項】
如屬于骨關節(jié)移位引起的賁門痙攣,作胸椎復位手法時應輕柔,以防造成新的損傷。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更多資料請大家持續(xù)關注。。。
11月1日 19:30-21:00 俞慶東
詳情11月1日 19:30-20:30 程 牧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