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記憶口訣匯總:
1、辛溫解表藥
荊防麻桂紫蘇姜,香白羌細辛夷蒼。
麻黃發(fā)汗治傷寒,利水痹痛與咳喘。桂枝溫胃善助陽,溫經通絡化水強。紫蘇散寒兼中寬,氣脹解毒胎能安。荊芥祛風解肌表,癢疹出血及感冒。防風辛散表里風,勝濕療痹止痛痙。羌活祛風寒濕氣,太陽頭疼上肢痹。白芷通竅陽明疼,燥濕止帶消癰膿。細辛祛風通鼻竅,諸班寒痛肺飲消。
2、辛涼解表藥
蔓荊牛蒡二子涼,薄荷蛻豆飲菊桑,葛根生柴兼升陽。
薄荷清利頭目咽,散熱透疹又疏肝。牛蒡散熱利二便,解毒透疹消腫瘡,宣肺利咽痄腮強。蟬蛻疏風透癢疹,明目息風痙開音。桑葉清肺兼平肝,止血燥咳目昏眩。菊花疏散外感熱,明目平肝熱毒解。柴胡解熱又疏肝,升舉陽氣治下陷。葛根解肌治頸項,透疹生津升泄陽。升麻發(fā)表又透疹醫(yī)學教育網編輯整|理,清熱解毒升陷陽。蔓荊清利頭目熱,止痛祛風在經絡。
更多記憶口訣盡在醫(yī)學教育網
下一篇:北京地壇醫(yī)院陳志海
1、凡本網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醫(yī)學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
4、聯系方式:
編輯信箱:mededit@cdeledu.com
電話:010-82311666
010 82311666
400 650 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