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wǎng)校內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毒物的化學結構決定毒物的理化性質和毒物的化學活性,后兩者又決定毒物的毒性,因此化學結構的改變可引起毒性作用的變化。有機毒物在這方面表現(xiàn)比較有規(guī)律。
例如:
1、苯具有麻醉作用和抑制造血機能的作用,當苯環(huán)中的氫被甲基取代后(成為甲苯或二甲苯)抑制造血機能的作用即不明顯。苯環(huán)中的氫被甲基取代后,其作用性質有很大改變,具有形成高鐵血紅蛋白的作用。
2、烷、醇、酮等碳氫化合物,碳原子愈多,則毒性愈大(甲醇與甲醛除外)。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但碳原子數(shù)超過一定限度時(一般為7~9個碳原子),毒性反而下降(如戊烷毒性作用<己烷<庚烷,但辛烷毒性迅速減低。
3、烷烴類的氫若為鹵族元素取代時,其毒性增強,對肝的毒作用增加;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且取代愈多,毒性愈大,如CCl4>CHCl3>CH2Cl2>CH3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