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火的溫情
不知是不是每個人都會有這么一段經歷,在記憶中留下一段對黑暗很深的、難以忘懷的感觸,我把這種感觸叫做:“荒野無燈”。小時候怕黑,怕一個人呆在家里,怕窗外那些與神怪故事相連的響動。這種恐懼不是對黑暗本身,而是對藏在黑夜里的鬼怪的敬畏。長大了,常走夜路,在鄉(xiāng)間,在大山里,在海邊,一次又一次地強化了我對黑暗的印象。天地渾然于漆黑的夜幕之中,天上無星無月,有時飄灑一些無端的雨絲,黑影憧憧,或是濃云或是山影或是樹陰,黑暗在你面前悄然分開,又在你背后迅速合攏,只有路面上的水洼是亮的。這時候,我往往疾走如飛,目光朝著前方茫然地摸索,直至一盞燈像螢火蟲飛進心田,猛地點燃溫暖全身的火——一種熱愛和感激之情。
人生之旅,總會經常穿行于荒野無燈的境界,如火車會鉆進漆黑的隧洞。而疾病則是生命的陰暗面,疾病的出現(xiàn),讓我們對眼前的生活失去了可控性。平日在意氣風發(fā)地談論各種精神話題的時候,我們可能忘記了身體的存在,這時的身體默默無聞,配合工作。一旦哪天它出了錯,物質基礎受到了破壞,我們就不得不回到物質,回到實際。當病痛發(fā)生的時候,強大的思想和權勢是幫不上忙的,相反,病痛在很多時候會在交手中占上風。“病痛改變了你,你的思想和你的身體成了敵人,身體占上風。”除了破壞我們生存的物質基礎,疾病最終的殺傷力是把人們帶入一個失去和諧、失去平衡的精神狀態(tài)。疾病像只蛀蟲,侵蝕著我們在健康時原本積極輕松的狀態(tài),侵蝕著我們的精神面貌。- 重疾在身,內心便如同置身于荒野無燈之境,孤獨絕望之感悄然而生,孤絕是一種人生境界,它對我們所產生的影響,遠遠超過了獨行夜路所給我們的刺激。有時我身處鬧市,四周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兩旁是紅紅綠綠的彩燈,而我卻如處荒野,心里刮著凄冷的風。誰都可能產生這種體驗,你明明被這個世界緊緊摟著,然而內心卻感到自己是無人理睬的棄兒。無靠無助的感覺緊緊攫住你的心,從環(huán)境到心境,都真是:荒野無燈。- “愛心是一盞燈,在越黑暗的地方越光明。”對于身患重疾,尤其是癌癥病人來說,我們醫(yī)者所能給予的,已經遠遠超越了醫(yī)學技能本身,我們可以用三種方式來幫忙苦難的人: 藥,話語,手。藥,無法包治百病,很多時候,藥物給病人帶來的溫暖和安慰,遠不如一句溫情而貼心的問候,一種給人以希望和溫情的觸摸。“國際平民教育之父”晏陽初到協(xié)和醫(yī)院講課,他在演講中有這么一句話:“你們需要一個科學家的頭腦和一顆傳教士的心靈。”溫情的問候與觸摸,就猶如病人們無比黑暗的情感世界中點亮的一盞明燈,愈是黑暗便愈能反襯燈火的光明,愈是絕望之際就愈能體現(xiàn)其中傳遞溫情的意義。一個人不具備打開天堂的能力,一顆孤獨而得不到愛的心靈,只是地獄;只有地獄的互相敞開,只有當兩顆心靈彼此貼近彼此敞開之時,才可能朝向天堂。
愛是軟弱的時刻,是求助于他者的心情,不是求助于他者的施舍,是求助于他者的參與。愛,即分割之下的殘缺向他者呼吁完整,或者竟是,向地獄要求天堂。而可悲的是,愛卻艱難,世間的心靈多是彼此防御掩蔽的,因為心靈的敞開可能危險,可能受傷。但卻是人通往天堂,尋找幸福的唯一出路。- 而病人對于醫(yī)者,是人之特殊境地,其對愛的需求格外強烈,是人最軟弱,最需要求助于他者的時候,此時將不再習慣的戴著面具做人。這也給了我們醫(yī)者一個機會,一個別的職業(yè)所無法體會的幸運。同樣,不是施舍同情,而是有更多的機會,與其他心靈取得溝通,互相敞開,一同朝向天堂。這也是為什么當我們在與病人取得很好的溝通理解,幫助了病人同時獲得對方發(fā)自心靈的感激時,內心會有那種其他感覺無法比擬的成就感或是所謂的高峰體驗。那是借助于病人愿為你敞開的心靈,和病人一起體會到愛的真諦,共同感受到天堂的存在。點燃生命之燈,釋放希望之光,帶給黑暗之中幾近絕望之苦難者以溫情以希望,乃是我們醫(yī)者將職業(yè)與理想信仰的完美結合。- 溫情的燈火折射出人性的光芒。作為一名醫(yī)者,我們有機會通過各種各樣精細先進的儀器看見自己的體內;但是,請不要因為冰冷的儀器的阻隔而遠離了我們曾經火熱的內心。在這個醫(yī)學“科學主義”至上風行的今天,接近病人的溫情,可能是挽救冷漠、尷尬境地,改善醫(yī)患關系的藥方。國外的初級保健醫(yī)生有句口號:在任何時候,首先做一個朋友、一個心腹知己!請用我們的愛心跨越生死線,點燃生命之火,照亮他人,也照亮自己!-醫(yī)學“科學主義”至上風行的今天,接近病人的溫情,可能是挽救冷漠、尷尬境地,改善醫(yī)患關系的藥方。國外的初級保健醫(yī)生有句口號:在任何時候,首先做一個朋友、一個心腹知己!請用我們的愛心跨越生死線,點燃生命之火,照亮他人,也照亮自己!
上一條·工資單背后的醫(yī)學失落
下一條·先看病后付費可行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醫(yī)學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
4、聯(lián)系方式:
編輯信箱:mededit@cdeledu.com
電話:010-82311666
010 82311666
400 650 1888